2025中秋川西六日行(第五篇 4200米天空之城及月子西)

江元学

<p class="ql-block">2025中秋川西六日行:翻山越岭,不负千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中秋,我们用一场跨越两千七百多公里的川西之旅,把圆圆的月色装进了山川湖海。这趟行程里,有每天十三、十四个小时的长途奔袭,车轮碾过清晨的薄雾与深夜的星光;也有雪山日落与高原明月的不期而遇,风景撞进眼底时,所有疲惫都成了铺垫。辛苦与愉悦交织的六天,最终酿成了最难忘的假日记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0月5日:奔赴川西的第一程,从晨曦到星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清晨九点,瓮安的薄雾还未散尽,我们已载着满心期待出发。车轮沿着湄潭的茶海绿道、绥阳的层叠山影、桐梓的蜿蜒山路向前延伸,汽车穿过了贵州最长的公路遂道:大娄山十八公里长的遂道。窗外的风景从熟悉的田园,慢慢染上川西的苍茫底色。正午时分,綦江服务区的烟火气驱散了旅途的初乏,简单的自己动手煮饭配着欢笑声,成了最接地气的午餐。稍作休整后继续向西,傍晚六点多,成都青白江服务区的灯光亮起,暖黄的光晕里,一碗热汤下肚,晚餐后又攒足了奔赴夜色的力气。</p><p class="ql-block"> 夜色渐浓时再踏征程,车窗外的黑暗越来越沉,只有车灯劈开一条光路,朝着理县的方向前行。夜晚将近十点,甘堡藏寨的轮廓终于在夜色中浮现,提前订好的格桑布达民宿透出暖光,推开门的瞬间,旅途的第一份温暖如约而至——这一天,我们在车里度过了十三个小时,疲惫却鲜活,因为知道,真正的风景,从明天才刚刚开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0月6日:藏寨晨光与中秋月,温柔撞满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晨光中的甘堡藏寨,是被时光偏爱的模样。石板路带着露水的微凉,碉楼群的棱角在朝阳下泛着古朴的光,寨子里的藏民随处可见,这里是旅游的胜地,不平的坡坎上下,到处都是开民宿的。我们慢悠悠逛了一圈,镜头里装下了雕花的窗棂、半山腰的经幡、墙角盛放的格桑花,一条河水发出哗啦啦的流水声在村子里回荡……</p><p class="ql-block"> 随后驱车前往毕棚沟,沿途的秋意渐浓,金黄的杨树林、火红的槭树,像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泼洒在群山之间。进沟后,雪山与湖泊的组合更是让人失语:湛蓝的天空下,白云像棉花糖般悬在雪山顶上,湖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碎石与枯木,偶尔有微风拂过,湖面便泛起细碎的光。行至飞龙瀑布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有了具象的模样,水流撞击岩石的轰鸣与游客的赞叹声交织,反而让山谷更显幽静。</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五点过钟,我们抵达阿坝州府马尔康市,我们先在市区转了一圈又一圈,傍晚十分,我们来到了市中心地段,广场上正在上演庄锅舞的旋律,人们唱啊跳啊,不知不觉中,一轮圆满的中秋明月正从天际缓缓升起,清辉洒在城市的屋顶与远处的山尖,连空气都变得温柔。在异乡的河边赏着这样的月色,正八点,家乡友人也同频传来了我们共同的明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客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共祝美好人生的暖意瞬间漫上心头,原来美好,从来不止一种模样。随后我们还在市区转了转,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由文旅局组织的节目也在上演锅庄舞,旁边有一个大大的铁锅里盛着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我们也品尝了免费的酥油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0月7日:红色佛国与星空房,心灵的双重洗礼。</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是向着“红色佛国”色达出发的日子。早上八点多启程,车子在川西的山路间蜿蜒,时而穿过云雾,时而贴着河谷,窗外的海拔不断攀升,连空气都渐渐变得稀薄。直到下午一点半,一片绛红色的木屋群终于出现在山坳间——色达,我们到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随即买观光车票前往色达佛学院参观。站在山脚下抬头望,数万间绛红色僧舍依山而建,形如蜂巢,与僧袍同色,在阳光下汇成一片壮观的红色海洋,比西江千户苗寨更多了几分肃穆与虔诚。这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学院之一,平均海拔3900米,属藏传佛教宁玛派,从1880年的修行处,到1980年法王扩建的学经点,再到1997年正式获批,百年时光里,这里始终是修行者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路往上走,核心建筑大经堂里传来诵经声,低沉而悠远;最高处的坛城前,藏民与僧侣正顺时针转经,转经筒的“咕噜”声里,藏着最纯粹的信仰。我们轻轻走过,不敢打扰这份宁静,只在心里记下:这里的课程以“五明”为核心,显密双修的学制里藏着治学的严谨;这里的僧侣严守戒律,“觉姆”与“扎巴”的僧舍严格分隔,日常的诵经、辩经与禅修,还有冬季的“百日闭关”,都是对信仰的坚守。这里的红房子建筑是简陋的,来这里修行的僧众的心灵是纯洁的。这里还有人类最神秘的天葬台。</p><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登高远观色达县城,余辉映照,色达县城更显宁静。放归心灵的金色牧场,拥抱岁月的温柔晴朗。</p><p class="ql-block"> 夜晚我们入住的“秘境色达牧星空野奢”民宿,单是名字就足够让人期待。三角状的玻璃房立在一片草坪上,远远望去像童话里的小城堡。推开门,暖意瞬间包裹全身:地暖将寒气隔绝在外,吸氧机静静立在角落,三个房间的床铺都铺着柔软的藏式花纹被褥。最惊喜的是,每个房间的窗帘一拉开,就是毫无遮挡的星空视角,拉开窗帘躺在床上,明月悬在头顶,星星仿佛伸手就能触碰,连呼吸都变得轻缓——这一天,心灵被红色佛国的虔诚洗礼,又被高原星空的浪漫治愈,圆满得不像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0月8日:4200米的硬核浪漫,雪山与星辰共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旅程中最“硬核”也最浪漫的一天,从清晨的色达到深夜的鱼子西,每一刻都充满了惊喜与挑战。清晨离开色达时,山间还飘着薄雾,车子一路向南,沿途有好几个地方在路边都看到有猴子在路边玩耍,有一地方路边的猴子更是成群结队,我们把事先买有放车上的李子撒给猴哥们去争抢……中午在炉霍县城吃了牦牛肉绞子,还有牦牛肉纯土豆,牦牛肉炒粉条,剩了蛮什多,异地的口味还是吃不来。到达餐馆我们下车后,让车子自所倒车入位,无人的驾驶室里方向盘左转转,右转转,最后稳稳当当的进入停车位,让路过的一位藏族美女看得目瞪口呆……午饭后又继续向着“格底拉姆·天空之城”出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傍晚将近六点,挑战正式开始:4200米的海拔让空气越来越寒,坑坑洼洼的土路颠得人五脏六腑都在“跳舞”,车里的人笑着吐槽“快散架了”,却没人说要放弃。终于,车子驶上山顶的那一刻,所有抱怨都被咽了回去——夕阳正把远处的雪山染成金红色,从山顶到山脚,一层一层晕开,像一幅流动的油画。余晖渐渐退后,明月又准时喷薄而出,清冷的月光洒在雪山上,与残留的霞光交织,美得让人屏住呼吸。</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山顶支起炉灶准备晚餐,寒风呼啸着带走温度,连点燃燃气灶都费了好大力气,煮饭更是慢得让人着急。可当第一口热汤下肚时,所有的艰难都有了意义——在4200米的山顶,就着雪山明月吃晚餐,这样的经历,一辈子或许只有一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夜晚将近九点,我们又驱车上路,在更颠簸的山路上驶向“鱼子西”。这里果然是赏月观星的绝佳地,没有一丝城市灯光的干扰,明月悬在雪山之巅,像被精心安放的玉盘;星辰铺满整片夜空,银河的轮廓清晰可见,仿佛伸手就能摸到星星的温度。我们站在山顶,任凭寒风刮过脸颊,却舍不得移开视线。</p><p class="ql-block"> 前往康定市的路上,车里很安静,每个人都还在回味刚才的星空。这一天,行程再次拉满十四个小时,深夜十一点过钟才到达康定市区入住,身体疲惫到极致,心里却被浪漫填得满满当当——原来最难忘的风景,往往藏在最艰难的跋涉之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0月9日:故地重游与贡嘎遗憾,都是旅程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康定,空气中飘着“康定情歌”的旋律。我们先去了康定情歌广场,干净整洁的街道顺着山势起伏,一条清澈的河水从广场中央欢快流过,“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的歌声在耳边响起,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p><p class="ql-block"> 告别康定后,我们向着大渡河边出发。上午十一点,熟悉的大渡河铁索桥出现在眼前——六年前的国庆,我也曾站在这里,望着湍急的河水,感受着“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阔。如今故地重游,铁索桥依旧,河水依旧,只是身边的同行人换了,时光的感慨悄悄漫上心头。我们走上铁索桥,脚下的木板微微晃动,河水在桥下奔涌,风里都是岁月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我们再次向贡嘎山方向前行。六年前曾领略过贡嘎山的圣洁巍峨,可当年摆渡车的记忆早已模糊,这次才真正体会到“险”与“远”:摆渡车先是直下河谷,再沿着陡峭的山坡盘旋而上,路边就是悬崖,坐在窗边的人忍不住攥紧了扶手;途中先后钻了四个长长的隧道,黑暗与光明交替,将近一个小时后,才抵达索道入口。</p><p class="ql-block"> 每人花135元坐上索道,心随着缆车的上升渐渐提起——多想再看看贡嘎山“若隐若现、时而金碧辉煌、时而含羞隐去”的壮观。可抵达山顶时,天公却不作美,雾霭环绕四周,别说主峰,连近处的山景都模糊不清。我们在山顶等了许久,云雾始终没有散去,心里难免有些遗憾。可转念一想,或许这就是旅程的意义:不是所有风景都能如约而至,遗憾也是一种馈赠,为下一次重逢留足期待。</p><p class="ql-block"> 傍晚八点,途经天全服务区短暂休息,夜色中继续向东。将近十一点,终于抵达自贡市,入住陆港明悦酒店时,第一次体验了酒店内送早餐上门的贵宾之感,头一天晚上线上点的豆浆、牛奶、酸奶、煮鸡蛋,煎蛋,面条,红糖馒头,胃口好的我好像可以和猪八戒结伴了,第二天早晨在房间内慢慢享用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启动车子导航时,发现离“家”越来越近了。这一天,有故地重游的温暖,有美景错过的遗憾,却都成了旅程里独一无二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0月10日:归程与圆满,把川西的故事带回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旅程进入尾声,归心似箭的路程显得格外轻快。早上九点多,我们从自贡出发,车窗外的风景从川西的苍茫,慢慢变回熟悉的田园与城镇。同行人聊着这六天的经历,从甘堡藏寨的酥油茶,到色达的星空房,再到鱼子西的星辰,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如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车子稳稳驶入瓮安。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熟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才真正觉得“旅途圆满”。这六天,我们走过两千七百多公里的路程,从藏寨到雪山,从明月到星空,川西的壮阔与温柔,都刻进了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或许旅游本就是这样:有舟车劳顿的辛苦,才有遇见美景时的加倍愉悦;有偶尔的遗憾,才有念念不忘的牵挂。而那些翻山越岭的时光,那些与美景不期而遇的瞬间,终会成为往后回忆里最亮的光——2025年的中秋,我们把川西的月亮装进了心里,这趟旅程,不负千里,不负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