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梁金宝</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7日,我偕老伴儿从延安租车前往延川县,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p><p class="ql-block"> 汽车穿行在陕北黄土高原沟壑蜿蜒的公路上,起伏的山丘之间,一条刚完成拓宽修整的柏油路蜿蜒向前,直通梁家河村,我们首站抵达梁家河知青旧址,这里曾经是总书记和北京知青插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走进总书记住过的窑洞,仿佛穿越回1969年——土炕、煤油灯和老照片无声诉说着艰苦与奋斗。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油灯下彻夜读书的身影;只有黄土与汗水交织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村史馆里故事满满,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知青们开荒种地、筑坝淤地、打井栽树、建设乡村的点点滴滴。尤其那口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象征创新与希望,让人重温“变废为宝”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一张张黑白照片、一本本学习笔记、一件件劳动工具、一段段感人故事,都无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在梁家河村干净的村道上,仿佛看到总书记2015年春节返乡时与村民亲切交谈的画面,那份“不忘本”的情怀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他曾经说过:“1969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来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p><p class="ql-block">他又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第二故乡。这么多年来,家乡每一点发展变化都让我感到高兴,家乡每一次灾难事故也都让我牵肠挂肚”。</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梁家河村已焕然一新:校舍整洁、窑洞修葺一新、坝田里玉米金灿灿,近千亩果园实现智能化种植,年旅游收入达600多万元,村民生活蒸蒸日上。</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驱车至文安驿古镇。这里以“修旧如初”为理念,古镇风貌被精心复原——青石板路、古朴的窑洞院落和老槐树流淌着时光的静谧,淳朴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不只是一次旅行,是与一段厚重的历史对话,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从梁家河的奋斗史诗到文安驿的恬淡生活,延安精神在变迁中永恒赓续</p><p class="ql-block">其实,历史从未走远,它就藏在每一口窑洞、每一块砖瓦里,提醒我们应珍惜当下。</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故事,是青春与土地的共生,是理想在磨砺中扎根。或许,国庆的意义不止于欢庆,更在于铭记:每一代人的奋斗,终将汇成山河锦绣。</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游览时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文字编写/梁金宝</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5日于巴彦淖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