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一个人的人生也可以比作长征的。有失败的痛苦与反思,有胜利的欢欣鼓舞的。人生七十岁以后也是个小长征呀!</p><p class="ql-block">我的出生,也是在不平凡的年代里。那时候,建国才五六年呢。一九五六年,农村还是比较贫穷落后的。我出身于贫农的家庭里。人口有七八人,大共家。据听我的奶奶讲,妈妈养我,我出娘胎,比猫子大不了多少,没有足月,是个早产儿。放在毛</p><p class="ql-block">窝子里没得满。是个小萝卜头,也是个火柴棒子。瘦弱多病。老姑奶奶经常朝我家跑。用银簪子刮我口中的口糜,还上口疮药。</p><p class="ql-block">读书上学十多年。教书生涯四十二年。改制后,实行招聘制,我由于放浪形骸,恃才放旷,不拘小节,不时地被推到生活的死角。坎坎坷坷,学习班上是常客,天生一个犟脾气,不服输,硬骨头不低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所谓恃才放旷,也不过会写写通讯报道,会写写一般应用文。有些文学基础。长处嘛,仗义疏财,喜欢交朋友,为人正直,快人快语。</p><p class="ql-block">在我五十岁左右,为了让位子,我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提前离了岗。</p><p class="ql-block">退休也已经十年了,今年虚岁七十岁了。</p><p class="ql-block">我想,六十岁时,即使失去生命,不属于夭折身亡。好比一个小学生考试,六十分及格了。六十岁以后的每一天都是我赚的。如今七十岁了,生与死是无所谓的了。</p><p class="ql-block">人的生死要看淡些的。七十岁了难道还畏惧死亡吗?七十岁是古稀之年了。七十岁的年龄要有十七岁的心态。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永葆于美妙之青春,青春如火,年轻健旺,充满年轻的活力。乐观向上,永不颓靡,而积极进取,就会有所作为的。关于生死。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关键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人的死亡一般是死于病症的,也有特殊原因非正常死亡的。当然也有自然衰老的。</p><p class="ql-block">人们啊!福禄寿喜财,不是五福齐全的。五福齐全的人是很少的。有些人富可敌国,但是有财不是没有福分,就是没有寿命的。有些人多子多福,但是没有金银财宝。有的人多寿命,但是膝下无子孙。或多或少总要缺个角的。一个人是一个人命运,人的命运各不相同的。凡事要想得开,心胸要开阔,肚量要大,心胸如宽阔的海洋的。不能小肚鸡肠的。</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记吃不记打。一般情况下不记仇。工作上的口角之争,一点半点的红过脸,就放在板脂油上,闻过则记,那么我的头脑中不是都记的是仇恨吗?</p><p class="ql-block">我这个人,我一般都记着别人对我的好处。不记住别人的过失。因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我的处事为人的原则。</p><p class="ql-block">七十岁生日时,我的人生在深刻地思考。也许是一次人生的转折点吧!</p><p class="ql-block">我的几次震惊。触及了灵魂,反复地思考。浑浑噩噩地大半辈子,真正头脑清醒过来的是戒除了老酒和小赌赌。重新振作了起来。真正地扬眉吐气了,挺直腰杆为人处世了。但是,有了一些钱财以后,我没有财大气粗看不起人。我还是非常低调的。</p><p class="ql-block">一般人母凭子贵,夫贵妻荣。如果我也财大气粗看不起人,有没有这个资本呢?完全有这个能力和资本的。但是我是不能瞧不起别人的,我不能财大气粗的。我知道自己的几斤几两的,我的出身卑微,不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的。我的祖祖辈辈是个文盲,十几代的老祖先几乎没有一个是富贵人家的,全是贫民百姓。仅仅从我的父亲开始才初识几个字。真正跳出农门也不超过三代吧!我们怎能忘本变质呢?读书可以改变人生的。我的子女如果不通过读书,儿子远走高飞,也只是读了九八五吧!能够远涉重洋,到海外去谋生,没有一些能力和本事怎么可以在世界上打拼和安身立命呢?一代更比一代强.,关键在于读书成才!</p><p class="ql-block">在七十岁的今天,要问我有啥想法。我还想读些书,家中的藏书还没有读完呢。古典文学是我的最爱,还有待于研究的。读书读个一年半载,三年五年还是必要的。也要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的。扬长避短。我的喜好是喜欢音乐和玩一些民族乐器的。与书友,乐器友交流交游,学习人家的长处而提高自己。同伴一起不比高低,而关键在于同心同德!</p><p class="ql-block">在持家方面,除了家吃家用门面开支而外,略有节余,也要暂时存着,晴天防雨天,留由他用。说起来儿女们不要父母辈的一分钱,真正父母辈到老了两手空空似乎不那么好吧!对儿女们没有一点交代,自己从良心上说不过去的。辛勤劳累一辈子,结果什么也没有,做父母的也是受到良心的谴责的。一个人家如果给儿女一千八百的或者几十万有些是上百万元的。真正换位意识,反过来叫儿女晚辈们掏个几十万或者上百万,那就不一样了。有一些人家,树林子大了各种鸟都有,为了老父母的养老钱,弟兄姊妹闹得头破血流而仇人一样的也有。我们的养老金即使有些余款,也留着以后之用的。夫妻二人总有走的一前一后的,不可能一起走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后走的,也要过个安乐的晚年的。吃穿住用行,晚年的生活起居,假设到了体弱多病,能说不能行,不能说也不能行的那一天,一切都要人照料了,没有钱财行吗?这个长计划短安排还是必需的。</p><p class="ql-block">过去,积谷防荒养儿防老。中国社会,几千年是农耕社会。一家一户总指望有个儿子养老或者传承香火的。而今传承香火的意识逐渐淡化了。生男生女一个样。但是也有不一样的。有些人家生了五六胎女儿,到养了一个儿子才放手的。</p><p class="ql-block">我有一女一子,老后指望儿子吗?儿子在几万里的国外呢!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靠锅的饼先糊。女儿靠得近,肯定女儿女婿对我们要关照得多些。至于我的家产的继承,退休金的节余部分如何支配,待到将来再说。</p><p class="ql-block">七十岁以后的每一天就是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平平安安地过好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