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晴<br>浙西十门峡旅行·第五天<br><br>旅行来到第五天,生物钟已经和清晨的阳光同步,七点准时坐在早餐桌前时,还意外发现餐盘里多了一个圆滚滚的鸡蛋——这是领队贴心为大家送上的福利。知道今天要走古道,特意帮我们多补点能量。</h3> <h3>八点整,客车准时出发前往永来村。原以为还要走许久,没成想十分钟就到了浙川村的村口牌坊,接下来的路便要靠双脚丈量。跟着同行的人往永来村走,心里还惦记着微杭古道的门票,到了入口处才想起,年过七十就能免费进入,工作人员笑着挥手让我们进去,省了登记的功夫,反倒多了几分轻松。</h3> <h3>走进徽杭古道景区入口,开始一段古道已被公路取代,沿着公路走了1、2公里后走捷径过溪到达对面古道入口。古道入口只有一座路廊和简单的路标,引导人们进入山间古道。沿着古道前行,途中搭设许多休息亭。</h3> <h3>这条古道,是几十年前一条由驴友穿越的古道被发现,它起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止于浙江杭州临安区清凉峰镇永来村,全长约20公里。古道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徽杭古道是一代代徽州人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在那全靠肩扛背驮的岁月,修筑这样一条古道,是多么不可想象的事情,也充分展现徽州人那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h3> <h3>这条古道它见证了徽商经济繁盛的经营历史,镌刻着徽州灿烂历史文化走出大山,铸就了“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的美谈。古徽州第一伟人汪华、抗倭名臣胡宗宪、红顶商人胡雪岩、一代文豪胡适、徽商胡炳衡就是从这条古道上走出山门而光耀天下。</h3> <h3>整条古道依山傍河,为绩溪县主要风水龙脉,古道逍遥河更是新安江源头。 千百年来古道历尽沧桑,为谋生、求学、为官、经商的行人南来北往而生生不息。今日古道风景独特、古韵犹存,也成为户外经典的徒步路线,也是需要购买门票进入的4A级景区。<br></h3> <h3>可以说徽杭古道既是一条充满神奇和灵气的文化古道;又是一条记载徽商兴衰发展的历史古道。走在这徽杭古道,用你的身心去体验:当你穿越江南第一关,倘祥在逍遥谷,伫立在蓝天凹,你会感觉到徽州文化的厚重和博大,感受到历史的洗礼和再现。</h3> <h3>有人说,这是一条神奇的“丝绸之路”;有人说,这是一条风光绝美的风景画廊;有人说,这是记录徽商走出大山走出人生辉煌的历史诉说。它就是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的徽杭古道。</h3> <h3>大家在两省界牌前纷纷留影纪念。</h3> <h3>中午十点半,大伙都陆续回到下车点集合。坐车返回住处。</h3> <h3>在冷亭休息</h3> <h3>在皖浙交界的崇山峻岭间,永来村如一颗遗落的明珠,静卧于徽杭古道的东端。这里曾是徽商“走出大山”的最后一站,如今却成为徒步者追寻历史足迹的起点。永来村隶属安徽绩溪县伏岭镇,却与浙江临安清凉峰镇毗邻,地理的模糊性恰似其历史的双重性——既是徽文化的终点,也是浙商文化的起点</h3> <h3>丰富的午餐</h3> <h3>十一点坐车返回住处。结束了今天的体验徒步者的朝圣之路旅程。了解山水间的文化密码。看到了从商道到文旅的蜕变。永来村古道,是地理的界碑,更是精神的丰碑。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提醒世人:那些被山阻隔的,终将被脚步丈量;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终将被文化唤醒。</h3> <h3><br>下午五点三十分,晚餐准时开席,这也是这次旅游的最后一餐,还是热闹的大会餐。<br><br>每桌摆了14个菜,荤素搭配得刚好,还有酒水和各种饮料,丰盛得让人忍不住惊叹。吃饭时大家聊着天,说着这几天的趣事,也忍不住提离别,嘴上说着“以后再约着一起玩、再聚一餐”,心里却藏着舍不得。<br><br>中途有人主动献歌,歌声里满是暖意,才熟悉起来,转眼就要各奔东西。<br>明天就要返程了,这次旅游真正做到玩好、吃好、休息好。渡过了一个愉快的休闲的假期。期待下次再相聚。</h3> <h3>说明:古道照片选自网络照片。视频是队友拍摄。</h3> <h3> 2025/10/15。晚于临安浙川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