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10月15日,连日秋雨洗练校园,今日暖阳终于破云而来,为这场深耕教育的跟岗之旅铺就明亮底色。学员走进黄官寨实验学校,与该校领导漫步于晨光洒满的校园,以教育者的视角对话环境、以专业者的思考碰撞理念,在轻松而深刻的交流中,正式开启了本次聚焦实践、探寻育人真谛的学习征程。</p> 早读观摩 亮点纷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的校园浸润在朝气之中,早读课堂更显活力。随着指令响起,学生们迅速起身站立,双手端正捧书,将目光聚焦于书页之上。一时间,朗朗书声响彻教室,清亮而洪亮的诵读声交织成晨光里最动人的旋律,尽显少年意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上,“站立读书、双手捧书、声音洪亮”的要求落到实处,教师同步推进“盯背过关”环节,通过一对一检查、小组互查的方式,确保每位学生扎实掌握所学内容,让早读不仅有“声量”,更有“质量”,为全天学习筑牢坚实基础。</p> 听课评课 共研教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年级语文课上,《回忆我的母亲》在师生间铺展深情画卷。课堂以“读文识人”为始,循着文字脉络深析朱德母亲勤劳俭朴、宽厚坚韧的品格,读懂平凡农妇身上的精神力量。继而“对比品爱”,在不同文学形象的碰撞中,明晰母爱共通的无私底色。最终“提笔忆亲”,将文中感动化作笔下心声,让对母爱的感悟从文本走向生活,在书写中沉淀最真挚的亲情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年级数学课上,《田忌赛马》的智慧从一副扑克牌中悄然展开。老师以“扑克比大小”游戏为引,师生对决,在“赢”与“输”的尝试中发现:常规出牌常陷入困境,而调整顺序却能逆转局势。这一趣味导入,巧妙搭建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让学生直观感知“优化策略”的核心——并非强则必胜,而是善用资源、合理布局。随后过渡到田忌赛马典故,学生更易理解其中的数学逻辑,让抽象的策略思想在实践体验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评课活动步入分组研讨环节,各小组围绕课堂实例展开深度对话。成员们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度、环节设计巧思与学生互动实效,既肯定课堂中“以生为本”的亮点,也坦诚提出可优化的细节——从提问梯度的搭建,到重难点突破的方式,再到课堂生成资源的捕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观点在探讨中深化。大家以“学习者”的视角反思,用“研究者”的眼光剖析,让评课不止于“评价”,更成为共享经验、凝聚智慧、探索高效教学路径的成长契机。</p> 集智备课 同研教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年级数学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冯亚娟老师以《同心教研 聚力成长》为主题分享,从团队协作、课堂深耕、学生素养培养等维度,勾勒出数学组共研共进的路径,为活动锚定专业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的集体备课展示聚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老师们围绕新课标解读、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分层教学设计展开热议:从几何语言的精准表述,到辅助线添加的多元思路,再到生活实例的融入巧思,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集体智慧,让备课不仅是备“知识”,更是备“育人”,尽显数学教研的深度与温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尾声,曹文杰主任以《项目式教研的探究与实践》为题,带来深度分享。他从传统教研的痛点切入,结合具体案例阐释项目式教研的核心——以真实教学问题为导向,将“零散研讨”转化为“系统项目”,让教研从“听评课”延伸到“问题解决、成果落地”的全链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项目选题的精准定位,到团队分工的协同推进,再到成果转化的路径方法,曹主任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在场教师打开了教研新视野,也为后续教研工作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指明了方向。</p> 交流沉淀 感悟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总结环节,学员们结合全天所学踊跃发言,话语间满是收获与思考。有人提及早读观摩时,被“站立捧书、盯背过关”的扎实学风触动;有人分享听评课时,对“以生为本”的课堂设计有了新认知;更有学员聚焦项目式教研与集体备课,感慨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备课细节到项目式教研的实践路径,不仅学到了具体教学方法,更领悟到“协同研教”的深层价值。每一份分享都是思想的沉淀,也让这场跟岗学习的意义在交流中愈发厚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