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踏秋寻红学思践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西岗区香炉礁小学开展金秋红色研学之旅</b></p> <p class="ql-block"> 秋阳铺锦,风携桂香。2025年10月15日,西岗区香炉礁小学全体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奔赴金州区开启“踏秋寻红·知行合一”主题研学之旅。从庄园里的农俗探索到展馆中的军事溯源,从纪念馆内的庄严宣誓到课堂外的秋日跨学科探究,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触摸历史温度、解锁自然与人文奥秘,度过了充实而深刻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庄园探农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解锁秋日自然与农科奥秘 </b></p><p class="ql-block"> 师生们首先抵达首站——金州区薰衣草庄园,开启“农耕文化探源”之旅。走进庄园,成片的薰衣草虽已过盛花期,但紫色花穗仍随风轻摆,仿佛在以温柔姿态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庄园内的农俗文化展览馆,成了孩子们解锁农耕历史与科技变迁的第一扇门。馆内,锈迹斑斑的犁耙静静倚在墙角,编织精巧的竹筐叠放成垛,木质水车模型的轮轴还留着手工打磨的光滑痕迹,每一件老物件都沉淀着岁月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大家看这把老式镰刀,几十年前农民伯伯靠它收割庄稼,一亩地要弯腰劳作大半天;现在有了大型收割机,一小时就能完成几十亩地的收割,这就是农耕科技的神奇力量!”讲解员手持镰刀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围上前,有的轻轻抚摸镰刀刀刃,感受时光留下的钝感;有的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面对一台手摇式脱粒机,孩子们纷纷提出疑问,讲解员笑着点头,当场摇动手柄,随着“嘎吱嘎吱”的转动声,金黄的稻谷从出料口簌簌落下,孩子们纷纷伸手捧起,掌心的颗粒感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直观感受到农耕工具从人力到机械的巨大跨越。</p><p class="ql-block"> 随后,孩子们打卡了庄园的动物养殖区和欢乐游乐园。养殖区里,温顺的小羊甩着尾巴啃食青草,雪白的小兔子缩成一团啃胡萝卜,孩子们拿着工作人员准备的饲料,小心翼翼地递到小动物嘴边,有的还轻轻摸了摸小羊的绒毛,观察着秋季动物的进食状态与毛发变化;阳光洒在游乐园的草坪上,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滑梯前排着小队伍,一个个像小炮弹似的“嗖”地滑下;跷跷板两端一上一下,传来阵阵欢呼;秋千荡得老高,衣角在风里飘成小旗子;红军桥上,孩子们手拉手慢慢走,小心翼翼又满是兴奋,每样游戏都藏着满满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展馆溯军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回望古今军事技术变迁 </b></p><p class="ql-block"> 结束薰衣草庄园的行程,师生们来到第二站——军事博览馆,开启“军事历史溯源”之旅。推开展馆大门,墙上挂满的黑白老照片瞬间将时光拉回过去,从古代的青铜剑、铁戟,到近代的步枪、火炮,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军事史。讲解员指着一张清末士兵操练的照片介绍:“大家看,这是一百多年前清军使用的抬枪,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发射,射程近、火力弱;再看旁边这张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战士们用的步枪虽然比抬枪进步,但打一枪就要装一次子弹。”孩子们凑在照片前,眼神专注地观察着武器的细节,有的还忍不住用手指轻轻描摹照片里步枪的轮廓,在对比中理解军事技术的迭代历程。</p><p class="ql-block"> 走到“古代防御武器”展区,一张描绘城防工事的老照片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这是古代的城墙和箭楼,士兵们会在箭楼里射箭,抵御敌人进攻。”讲解员指着照片里的箭孔说,“那时候没有先进的武器,人们只能靠智慧建造坚固的工事保护自己。”面对孩子们关于古代弓箭射程的疑问,讲解员耐心解答,孩子们一边听一边点头,在历史与技术的碰撞中拓宽认知边界。</p><p class="ql-block"> 展馆角落里,一张泛黄的“武器制造手稿”照片格外醒目,上面用毛笔绘制着简单的火炮结构图。“这是近代工匠画的火炮设计图,虽然很简陋,但能看出当时人们想制造更厉害武器的努力。”讲解员的话让孩子们深受触动,大家轻声交流着对国家军事发展的感慨,话语里满是对国家的关切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纪念馆悟初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红色思政课与庄严宣誓 </b></p><p class="ql-block"> 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师生们走进关向应纪念馆,上了一节生动的思政大课。推开纪念馆的大门,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让喧闹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大家自觉放慢脚步,跟着讲解员沿着展区缓缓前行。“从满族少年到革命战士”展区里,关向应同志青年时期的照片定格着坚毅的神情;“在党中央领导岗位上”展区里,泛黄的手稿上字迹工整,记录着他为革命事业奔走的痕迹;“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身”展区里,一段段视频资料重现了他带病工作的场景。当听到关向应同志在病重时仍坚持写下革命誓言的事迹时,孩子们纷纷红了眼眶,眼神中满是崇敬与感动。</p><p class="ql-block"> 展览厅结尾处,关向应雕塑静静矗立,四周悬挂着历代国家领导人对关向应同志的题词,字里行间满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赞颂。孩子们整齐列队,面向雕塑肃立,少先队辅导员高举右拳,带领全体少先队员庄严宣誓:“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嘹亮的誓言在展厅内久久回荡,与墙上的题词相映,深深烙印在每个孩子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缤纷金秋融多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跨学科探究秋日研学价值</b></p><p class="ql-block"> 本次研学课程特别以“缤纷金秋”为核心,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任务,打破学科界限,让秋日研学既是知识探索,也是综合能力的锻炼:</p><p class="ql-block">- <b>科学与自然学科:</b>一年级开展“秋日叶色大发现”,收集庄园植物叶片,观察颜色变化与叶绿素分解的关联;三年级聚焦“秋季作物成熟研究”,结合农俗知识分析光照、温度对玉米、红薯成熟的影响,用测量数据记录作物生长规律。</p><p class="ql-block">- <b>语文与艺术学科:</b>二年级以“秋日庄园小日记”为主题,用文字记录与小羊、兔子的互动场景,配上简笔画描绘秋日庄园景致;五年级结合关向应纪念馆参观体验,撰写“致革命先烈的秋日寄语”,将红色感悟与秋日情思结合。</p><p class="ql-block">- <b>数学与社会学科:</b>四年级在研学途中开展“秋日气象数据统计”,定时记录气温、风力,用数学图表呈现秋季昼夜温差特点;六年级围绕“农耕与军事的秋日关联”,分析古代秋收后军事活动规律,理解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b>劳动与德育学科:</b>各年级结合薰衣草庄园体验,开展“秋日劳动小实践”,低年级学习整理观察工具,高年级协助清理参观区域垃圾,在劳动中培养责任意识,呼应“讲卫生、爱自然”的研学要求。</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跨学科任务中边观察、边思考、边实践,既探索了秋日的自然奥秘,也深化了对红色历史、农耕文化的理解,真正实现“一课多学、学以致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尾声</b></p><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大巴车上的孩子们依旧兴致盎然,有的分享叶色观察笔记,有的展示“秋日寄语”手稿,有的讨论气象数据图表。此次红色研学之旅,既让孩子们在历史熏陶中厚植家国情怀,又通过跨学科探究激发综合素养,为秋日成长留下了多元而深刻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季节特色+主题研学”为抓手,设计更多“缤纷四季”系列跨学科活动,让孩子们在走出校园的过程中,既传承文化基因,又提升综合能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