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孩子上一年级了,从幼儿园的宝宝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老师变了,环境变了,身份也变了。昨天学校要求开家长会,这是我第一次以小学生家长的身份参加家长会。出发前同事说:以前是你给别人的孩子开家长会,现在是作为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开家长会。听到这句话,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之前在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站在讲台上,反馈着孩子的近况。诉说着与孩子沟通的注意事项:要放手但不能完全放手,生活上要放手让他们自立自强,学习上要帮忙,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要敲打又不能过度敲打,不敲不打不抗压,猛敲猛打会灰心。我在讲台上讲的苦口婆心,家长在台下听的漫不经心。</h3> <h3>如今我坐在台下听老师讲,不在是老师而是家长。老师在台上劝说着要对孩子学习细心、专心、要有耐心。对成长要用心、精心、充满信心。不要急于求成,要尊重他们的发展过程,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待成长,要用放大镜找优点,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而童年是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在本该犯错的年龄犯错,是他们的生长规律。犯错不可怕,但要有发现错误的能力,直面错误的勇气,改正错误的决心。我在台下听着,五分入耳五分随风去。也有反思,五分愧意三分悔意还有两分随我心意。当初劝别人,现在听人劝,真应了那句别人的话好说,自己的事难做。对孩子一言不合就发怒,缺了用心少了耐心。我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家长,更谈不上称职。从妈妈的孩子变为孩子的妈妈,在不断的犯错中纠正自己的言行,也在不断变化。<br></h3> <h3>儿子每一年都有新的变化,长高了,变重了、晒黑了,认识的字多了,会照顾人了,贪玩了,有主见了,每一天一个变化,变着变着就长大了。孩子现在每天做的事好像都差不多:起床、上学、放学、回家、做作业、吃饭、睡觉,一天结束了。貌似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事,没有多大变化,每天学习的内容都有变化,上课的状态有变化,作业上写的字也有变化。大体相同,细微之处见变化。<br></h3> <h3>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不同的自己。时间在变,身份在变,称谓在变,想法在变,观念在变。我们都在变化中不断成长。唯一不变的是我的名字,那是原始的自己,是坚守的初心,是不变的信念,也是时间的祭奠:祭奠被时间遗忘的过去,被变化丢弃的自己,被成长改变的坚守。在不断变化中成长,在不断成长中变化。我的名字,始终如一,到老去,到死去,那是唯一的不变的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