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后沟古村测绘第三天

一组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后沟,被一层薄薄的雨雾笼罩。青石板路泛着湿润的光泽,远处的山峦隐在朦胧之中。不同于前两日的晴空万里,今天的古村向我们展示了它静谧、深沉的一面。细雨毛毛,并未阻挡我们测绘的脚步,反而为这次测绘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诗意与挑战。</p> <p class="ql-block">上午,我们的主要测绘区域集中在村落的核心公共空间——古戏台、农家乐及文昌阁一带。</p> <p class="ql-block">  古戏台: 站在戏台下,仿佛能听到昔日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我们仔细丈量了它的台基、柱网和开间。每一寸斑驳的木板,每一道精美的雕花,都曾是无数悲欢离合的见证。我们手中的测距仪和卷尺,正是在与这段凝固的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  农家乐与街巷: 这里的建筑是活态的,新旧交融。我们记录了传统民居改造为农家乐的尺度与形式,同时也精准测绘了连接它们的街巷宽度与高差。这些数据,是理解古村空间序列与生活流线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  午后,我们向着更具神秘感的避难窑,特别是“窑中窑” 进发。这里是后沟先民智慧与生存哲学的集中体现。</p> <p class="ql-block">  踏入窑洞,一股凉意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潮湿形成鲜明对比。复杂的内部空间结构是对我们测绘技术的极大考验。我们不仅测绘了主窑洞的尺寸,更深入探究了“窑中窑”这一独特构造——如何通过巧妙的洞中开洞,形成多层级的防御与储藏空间。我们笔下的线条,正一点点解开这座地下迷宫的空间密码。</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我们在阴雨与窑洞的深邃中,触摸了后沟古村更为立体和内敛的肌理。身体虽疲惫,但内心却因收获而丰盈。</p><p class="ql-block"> 明天,测绘工作将继续深入。期待我们用专业的工具和炽热的心,继续解码这座古老村落的更多秘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