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我们从福岛喜多方市出发,驱车前往长野上田市,专程探访当地著名的信州人参——御种人参的产地。一路上细雨绵绵,车窗外的山色朦胧,仿佛被水汽浸透的水墨画。可就在穿过最后一个隧道的瞬间,天光乍现,云开雾散,湛蓝的天空与洁白的云朵扑面而来,像是大地突然为我们揭开了面纱。那一刻,连日奔波的疲惫仿佛也被阳光晒干了,心情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车子飞驰在山间高速上,远处的山脉层叠起伏,云雾如轻纱般缠绕在山腰,仿佛有仙人隐居其间。近处的护栏与路标提醒着我们仍在现实的轨道上,可眼前的景色却让人恍若置身梦境。阳光洒在挡风玻璃上,车内后视镜里映着我忍不住上扬的嘴角——这趟旅程,才刚刚开始,已足够令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沿途尽是宁静的乡野风光,稻田如金色的绸缎铺展在山谷之间,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大地致谢。这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土地最慷慨的时刻。我们一路穿行在这片金黄之中,仿佛也被染上了一层暖意。</p> <p class="ql-block">偶尔有山风拂过,路边的树叶轻轻摇曳,几片早红的叶子在阳光下如火焰般跳跃。秋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不张扬,却处处留下痕迹。那一抹红,像是季节悄悄写下的批注,提醒我们时光正缓缓流转。</p> <p class="ql-block">终于抵达目的地——长野上田市的长兴社信州人参中心协同组合。负责人早已在门口等候,笑容温和,像这片土地一样踏实。走进院落,一块蓝字标牌静静立着:“長興社 信州人蔘センター協同組合”,背后是传统的日式屋舍,瓦顶青苔斑驳,门前绿植修剪得整整齐齐,透着一股岁月沉淀下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门口那棵石榴树格外引人注目,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有的甚至已经裂开,露出晶莹如宝石的籽粒。阳光穿过叶隙洒在果皮上,亮得几乎能照进人心。这满树的红,像是在为我们此行预兆着收获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路边不起眼的打碗花也开得热闹,紫色的花瓣在风中微微颤动,中心一点白,像极了少女羞涩的笑靥。它们不争不抢,却用最娇艳的姿态,为这朴实的乡间小院添了一抹灵动。</p> <p class="ql-block">走进加工区,真正的重头戏才刚开始。工人们正忙碌地操作设备,蓝色的塑料筐里堆满了刚采收的人参,根须交错,泥土未净,散发着大地最原始的气息。有人手持一根新鲜人参,淡黄的根身带着自然的分叉,像是大地伸出手来与我们对话。</p> <p class="ql-block">清洗、分拣、加工,每一步都井然有序。湿漉漉的地面映着金属墙的反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植物混合的清香。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机器低沉的运转声和工人们专注的身影,仿佛在进行一场对土地的虔诚仪式。</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被米黄色布料包裹的人参,静静地躺在容器中,像是被细心珍藏的宝物。布料略显陈旧,却透着一种古朴的温情——这是代代相传的手艺,是时间与耐心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桌上铺着白布,几盘中药材整齐陈列,颜色从浅黄到深褐,形态各异,像是大地的语言,沉默却有力。它们即将成为药膳或药材,继续在人间流转,疗愈身心。</p> <p class="ql-block">在干燥车间,蓝色金属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干燥人参,网格托盘利于通风,每一根都被温柔对待。有人轻轻触碰其中一根,那干燥而坚韧的质感,仿佛诉说着它从泥土中挣扎而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货架层层叠叠,托盘上贴着“特大参”等标签,工业化中不失细致。这里不再是田间地头的粗放,而是现代与传统交融的智慧结晶。信州人参的每一步,都被认真记录、精心呵护。</p> <p class="ql-block">临别时,负责人站在门口送我们,笑容依旧温和。他没说太多,只是点头道别,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真诚。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上车,回望那间朴素的协同组合,它安静地伫立在青山之间,像一位默默耕耘的长者。</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已过午,我们在附近一家小店落脚,点了一份日式咖喱。没想到,这顿饭竟藏着彩蛋——咖喱里的肉竟是鹿肉,鲜嫩微韧,带着山野的清香。我们相视而笑,这意外的滋味,像是长野给我们的又一份礼物。</p> <p class="ql-block">四人围坐,饭菜热气腾腾,笑容在脸上自然流淌。窗外是寻常街景,屋内却像被温暖包裹。那一刻,食物不仅是果腹之物,更是旅途中最真实的情感联结。</p> <p class="ql-block">饭后,我们顺路前往美ヶ原高原美術館,想在艺术与自然的交汇处再添一笔记忆。</p> <p class="ql-block">可刚一进山,雾气便如潮水般涌来,层层叠叠,将整片山林笼罩。能见度越来越低,远处的树影只剩轮廓,仿佛走进了一幅未完成的水墨。我们只能在入口处停下,拍下几张朦胧的照片,当作“到此一游”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树木在雾中若隐若现,枝干上覆着厚厚的苔藓,像是披着古老的故事。雾气无声流动,整个森林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这里没有展览,却比任何美术馆都更像艺术本身——自然用雾与光,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即兴的演出。</p> 留些遗憾下次再来吧。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长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车站建筑在夜色中熠熠生辉,玻璃幕墙映着城市的光影,现代而整洁。行人匆匆,车流不息,这里是旅途的终点,也是另一段故事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一家小馆门口,巨大的黄色灯笼写着“小町”,一排白色灯笼温暖地亮着,像是在说:欢迎回来。我们没有进去,只是驻足片刻,感受这份属于长野的夜晚温度。</p> <p class="ql-block">另一家名为“住州長屋酒場”的店,彩色灯笼高挂,布帘轻扬,热闹中透着人情味。我们终究没有推门而入,但那一片灯火,已足够照亮归途的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