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辞

护花使者

<p class="ql-block">昵称: 护花使者</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1304056</p><p class="ql-block">照片: 护花使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暮色果然开始四合了。水面的光渐渐柔和,西边的云彩被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橘红,像是少女羞赧的颊。我总爱站在这样的时刻里,看昼与夜在天地间交接,仿佛目睹一场无声的告别。风掠过水面,荡起细碎的波纹,像是时光在织一张网,将过往的碎片都轻轻拢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幼时住在老宅,每到黄昏,祖母总会坐在廊下择菜。她的手指灵巧地翻飞,将枯黄的叶与鲜嫩的茎分开,如同在梳理一段段往事。那时的我总爱缠着她讲故事,她却总是笑而不语,只将择好的菜放进竹篮里。直到某一天,我发现她的手背爬满了皱纹,像被风吹皱的湖面,才惊觉时光原是这般无情。它从不言语,却将一切悄然改变,如同暮色中的云,一点点染上别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边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我伸手触碰,指尖传来细微的刺痛。这痛感让我想起去年深秋,在异乡的街头遇见一位卖花的老妇。她的花篮里只剩几枝残菊,花瓣蜷缩着,像是被岁月揉皱的信笺。我买了两枝,她却执意要再塞我一枝,说“三枝好,三枝是团圆”。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告别并非结束,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就像暮色中的昼与夜,看似分离,实则共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边的橘红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紫灰。这颜色让我想起父亲的书房,那里总飘着淡淡的墨香。他爱在黄昏时分练字,狼毫蘸饱了墨,在宣纸上游走,仿佛在书写时光的轨迹。我常站在一旁看他,看他笔下的字从生涩到圆润,从拘谨到洒脱。后来他病了,手再握不稳笔,却仍坚持在纸上画线。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像极了我们人生中那些未能走直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面上的光更暗了,倒映出岸边柳树的轮廓。柳枝垂落,像是女子梳洗时散落的长发。我忽然想起母亲,她最爱在黄昏时对镜梳妆。她的发髻总是梳得一丝不苟,簪子上镶着的玉珠在暮色中泛着温润的光。有一次我帮她梳头,发现了几根白发,她却笑着说:“白发我们一般,在某个时刻不得不告别?它们或许在白天也存在着,只是被阳光掩盖了光芒。就像我们生命中的许多人,平日里各自忙碌,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比如这样的黄昏——才会想起彼此的存在。这种思念不激烈,却如暮色般绵长,渗入生活的每一个缝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更凉了,我紧了紧衣襟。远处的山峦已融进夜色,只余下模糊的轮廓。这让我记起祖父的背影,他晚年时常在黄昏时独自上山。我们劝他不要去,他却说:“山里的暮色美,能看见许多平日看不见的东西。”后来他走了,葬在半山腰。每年清明去扫墓,站在他的坟前,看暮色从四面八方涌来,才明白他说的“看不见的东西”是什么——那是时光的褶皱里藏着的温柔,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无声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面的光彻底暗了下去,夜的气息悄然弥漫。我不再觉得这交替有何感伤。昼与夜的交接,原是自然最温柔的安排。就像我们生命中的那些告别,看似是失去,实则是为了腾出双手,去拥抱新的相遇。那些逝去的时光,那些离开的人,都化作了暮色中的一部分,温暖而静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站直了身子,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转身时,衣角扫过一丛野菊,它们在暮色中静静开放,不争不抢。这多像我们的人生啊,不必总是追逐光明,有时在暮色中停留,也能发现别样的美。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感谢,都在这样的时刻里变得清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归途上,路灯次第亮起,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这影子让我想起所有在暮色中与我擦肩而过的人,他们的面容已模糊,却都曾在某个黄昏,与我共享过同一片天空。生命原是这般奇妙,我们不断遇见,又不断告别,却始终被某种无形的线牵连着。这线或许是记忆,或许是思念,又或许,只是暮色中那一抹温柔的橘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完全降临了,星星更亮了。我忽然觉得,这暮色四合的时刻,恰似生命的中场休息。我们在此驻足,整理行囊,然后带着新的期待,走向下一个黎明。而那些留在暮色里的故事,会像水面的波纹一样,渐渐扩散,永远不会被完全抹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