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燕儿”靓红尾

张明

繁星闪闪、残月高悬、仲秋八月、叶落露寒。寒露节气未曾过半就等不及霜降的变冷,零上三度的气温直逼冰点,薄被取代毛巾被没几天,还好及时换上了大棉,这才免去了夜间的蜷缩打颤之苦,水手终于从节气变化中找到了“二八月乱穿衣”的理论根据,也体验了秋冻不是恁么好玩儿的,正所谓“上秋降温如山倒、开春回暖像抽丝”,七老奔八的年纪再尽管乍冷一冻,估计鸟人中也没谁能承受得了,于是出行寻鸟找快乐的防寒就有必要提到议事日程,穿得厚实一点自然会想到那句“身上少衣莫怨天寒”的古训了,尤其是静坐在隐蔽棚里没鸟儿观、拍的时候,那可真是谁冷谁知道,如果眼前有小可爱们上窜下跳或许能忽略些寒冷,一旦小高潮过后您再试试,要说不冷恐怕自己都不会想信。<br>  虽然天气变得突然,可龙山景区鸟情小暴的势头不减,这边水手刚刚一挑门帘迈进隐蔽棚,外边儿红尾鸫立马就登上了中心舞台,灰背鸫和老锡子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跟进打了园田主鸟个措手不及,辽北新一天的野生鸟类秋拍大幕就此拉开,先撂下连续十六天打卡的红胁蓝尾鸲,再抛开龙山鸡妈领着去年的两大鸡丫儿,也不提回归园田的燕雀来了多少,还有仲秋春暖儿带着新交的小朋友,以及山斑鸠和栗耳短脚鹎这中等以上体型代表,今天咱重点表表从年初公历3月就抵达辽北出生地,一气儿待到至今共计八个月时间的北红尾鸲,尽管十七个物种个个表现优异,感觉还是应该突出下北红的尾巴,不然真对不起这小可爱们的见天如数了,仅一组《“火燕儿”靓红尾》又够我老人家喝一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