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偶读秦淑君的《呼群同食》图,画面中的小鸡形象生动、情趣自然,其所表现的这种遇食分享,共品美餐的习俗,大概就是鸡家族之间的一种挚爱吧。欣赏这样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只有静下心来仔细琢磨,才能深刻地去体会并感受其中的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吉祥美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鸡有五德,出自汉代韩婴所作《韩诗外传》。文曰:“鸡有五德:首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因为拥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又因“鸡”与“吉”谐音,所以在国画中,鸡的寓意有: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金鸡报晓、雄鸡报捷、金鸡迎春、鸡鸣富贵、闻鸡起舞等。其绘画作品有: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沈周 《雄鸡图》、八大山人《雄鸡山石图》、刘继卣《群鸡图》、李苦禅《泼墨鸡竹图》、徐悲鸿《竹林双鸡图》、任伯年《菊花白鸡》、娄师白《大吉大利图》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了一首《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雄鸡报晓的神态气质,而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豪放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另外,还有画家将鸡与牡丹花儿画在一起,其寓意“吉祥富贵”,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鸡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因而深受历代画家们的喜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仁德修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鸡有一种仁德叫“见食相呼”,据说公鸡在找到虫子后,它会“咯咯咯咯”地呼唤母鸡前来享用,而母鸡则是叼着小虫或米粒送到小鸡跟前。彼此之间互相招呼,一起享用而不吃独食,所以古人称鸡的另一雅号为“德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齐白石先生有一张题为“他日相呼”的画,画面上的两只小鸡在抢一条蚯蚓,并不没有像古人所说的鸡有仁者得食分享!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齐白石画鸡,他不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还有相应的文化知识的积累与解读。所谓“他日相呼”,就是小鸡经过教育,长大了之后才能具有这种美德。由此说明,“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为”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欣赏秦淑君的《呼群同食》图,藤蔓下几只小鸡,它们相互招呼着一起吃食。小鸡主要由头颈和躯体两部分构成,颈可伸可缩,俯仰自如。画家根据构图,确定好小鸡的形态,画出正在行走的小鸡轮廓。小鸡在画面中通常以众多的方式出现,为了表现其形态的不同,画家不仅要注意行笔的轻重疾缓,而且在色彩上还要有浓、淡、干、湿的变化。由于运用笔法的不同,其笔力要轻快灵活,画出小鸡身上的绒毛质感以及神情动态。虽然小鸡没有雄鸡那样的威武张扬,但是它毛茸茸的情态,即天真活泼又稚气可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即人们所提倡的“画外境”。一个有志于创新的花鸟画家,以真实的情感去体验自然之生命,去发现并描绘那些给人以感奋、启迪美好心灵的图画,如此佳作怎么能不让人拍手称颂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鸡的“五德”不过是古人赋予动物的一种精神寄托,它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虽然中国古代就有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准则,但影响更广泛的还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纵观《论语》及孔子的言行,“仁”的思想可谓是孔家思想的核心,仁作为“君子”的最高标准,就是积极帮助他人,即: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要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一个人的德行来自于一颗善良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仁德的修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秦淑君是在退休之后才在新华社老年书画班开始学习绘画,同时她还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师大老年大学、国家广电总局老年大学国画班的学习深造。不仅如此,每当新华书画院有专业画家办展览时,她都会邀请书画班的学友们一起参观学习,并在交流中还与画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6月21日,李继承、秦淑君书画作品展在新华总社举行!李继承以书法和山水画擅长,秦淑君的画则以花鸟为主。这是一对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夫妇,经过20年的勤奋努力,他们将多年积学所得的书画作品展示给大家。另外,秦淑君还曾赴东南亚许多国家进行展览和文化交流,并多次为慈善和公益事业捐赠作品,可谓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