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普通话课记:声韵里的热爱,字句间的山河

心素如简

<p class="ql-block">周三的老年大学课堂,总藏着不期而遇的温暖与感动。这堂普通话课,我们以一曲《万疆》启程,“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歌声如晨光破晓,字字句句流淌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轻声和唱,声线虽不嘹亮,却饱含滚烫的深情——那是岁月沉淀后的热爱,在声韵里悄然苏醒,于字句间勾勒出山河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课堂中段,是与“r”音的温柔较量。从“忍让”的谦和到“仍然”的执着,从“荣辱”的厚重到“柔软”的温润,尹老师将每一个音节拆解成可感的呼吸与气流。我们一遍遍练习“荏苒”“柔润”,从生涩到流畅,仿佛在用声音雕琢时光。原来,普通话的美,不仅在于准确,更在于它承载的情感重量,一字一句,皆可通向辽阔山河。</p> <p class="ql-block">最动人的时刻,是共读《月光下的中国》。尹老师的声音如月色倾泻,引领我们步入诗境——“银装素裹”的北国静谧,“江南古镇”的青石板泛着微光,“小桥流水”旁,月色如纱。她读得深情,我们听得入神,轻声跟诵间,仿佛立于月下长河之畔,与千年文明低语。那一刻,语言不再是工具,而是桥梁,连接着我们与这片土地最深沉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这节课虽短,却盛满了知识与深情。感谢尹老师以专业为舟,以耐心为桨,带我们在声韵中寻美,在字句间行走山河。每一次发音的校准,每一段诗文的诵读,都是心灵对祖国的一次深情回望。下一次课堂,又将响起怎样的声音?我们满怀期待,静候那一声,唤起热爱的清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