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行⑦额尔古纳湿地景区

华生

<p class="ql-block">走进额尔古纳湿地景区,第一眼就被那座高大的木质牌坊吸引。红底黑字的“湿地景区”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两侧松树挺拔,像列队的卫兵迎接着每一位到访者。脚下的路笔直延伸进林间,蓝天如洗,空气清冽,仿佛整个呼伦贝尔的呼吸都藏在这片静谧之中。我们来的虽不是夏季的绿意最盛时,但秋末冬初的苍茫,反倒多了一份沉静的美。</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风已带着寒意,树叶泛黄,落叶铺满小径。原本想象中水草丰美的湿地,此刻呈现出另一种风貌——枯黄的草甸像被时间轻轻褪了色,河流却依旧蜿蜒如故。虽然错过了6到8月最热闹的季节,但这份宁静,反而让人更能听见大地的低语。根河在远处静静流淌,像一条未被惊扰的丝带,系在天地之间。</p> <p class="ql-block">坐上景区的电瓶车,一路向半山站驶去。车窗外的风景缓缓后退,木屋、栈道、远山,一一掠过。下车后,沿着石阶步行上观景台,脚步虽慢,心却越来越近。每一步都像是在靠近这片湿地的灵魂。风从林间穿过,带着白桦树的气息,清冷而干净。</p> <p class="ql-block">登上观景台,一块巨大的石碑立在眼前,“亚洲第一湿地”六个红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站在这里,仿佛站在了呼伦贝尔的脊梁上。远处湿地铺展如画,河流如丝,山脉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老婆子穿绿色羽绒服,站在石碑旁,帽子上沾着些许霜花,留下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两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平台边缘,背靠湿地,面朝阳光拍照,一人比着大拇指,笑容在冷风中格外真实。没有华丽的布景,只有天地作背景,反而拍出了最自然的模样。这些照片一定会让其人生留下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凭栏远眺,湿地的脉络在眼前清晰展开。根河如一条银线,在枯黄的草甸间曲折穿行,像大地写的一首诗。远处的树林稀疏却挺拔,白桦的树干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景致不似江南的柔美,却有一种北方的筋骨与气魄,冷峻而深情。</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立着一块信息专栏,上面有景区地图和湿地生态介绍,旁边还站着一个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像是在欢迎我们。长椅上坐着几位歇脚的游客,松树在四周静静守护。</p><p class="ql-block">我忽然觉得,旅行最美的时刻,往往不是在赶路,而是在停下的那一瞬。</p> <p class="ql-block">平台边几棵松树常年青翠,与四周枯黄的草木形成鲜明对比。它们像守望者,一年四季站在这里,看过春水初生,也见过冬雪封河。我伸手轻抚树干,粗糙的纹理里,仿佛藏着这片土地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踏上观光木栈道,脚下是咯吱作响的木板,两旁是低矮的灌木与白桦林。栈道蜿蜒向前,像一条通往自然深处的小径。走在这条路上,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每一步,都是与湿地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一处阶梯成了年轻人的打卡点。有人坐在白色台阶上静静看风景,有人举着相机不停按下快门。阳光洒在红外套上,映出温暖的光晕。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安静的欣赏与记录。或许,他们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老两口子在平台上合影,笑容灿烂。他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帽子上落着细小的霜粒,却丝毫不减兴致。他们说,走了两里多的木栈道,腿有点酸,但“值得”。看着他们张开双臂迎接风景的模样,我忽然觉得,年龄从不是限制,热爱才是真谛。</p> <p class="ql-block">十二位平均年龄超过七十的老人,今天也走完了全程。他们在观景台上张开双臂,像要拥抱整个草原。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松树在两侧静立,远处的城市若隐若现。那一刻,风景不只是风景,更是生命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栈道中途有几座休息亭,木质结构,古朴温馨。走累了,便进去坐一坐,喝口热水,看落叶在风中打转。亭外是光秃的树林,亭内却暖意融融。这些小小的庇护所,像是旅途中温柔的停顿。</p> <p class="ql-block">两位游客在平台上拍照,一个在拍,一个坐在红色的旋转椅上摆姿势。木质栏杆边,信息牌静静立着,远处平原辽阔。她们笑得自然,像这片土地的一部分。我站在一旁,没有打扰,只是静静看着——原来快乐也可以如此简单。</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木走廊延伸向林深处,阳光透过横梁洒下斑驳光影。几位游客慢悠悠地走着,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停下来看风景。冬装裹得严实,却挡不住眼里的光。这条栈道,不只是通往风景的路,更像是通往内心的路。</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绿外套的女士走在台阶上,戴着太阳镜,笑着挥手。她的步伐轻快,像在庆祝什么。身后的人们也陆续跟上,有的拍照,有的驻足。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像是为这段旅程伴奏。</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俯瞰,根河真的像一条丝带,柔柔地缠绕在大地的腰间。阳光洒在河面上,泛起细碎的光。枯黄的植被衬着蜿蜒的水道,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没有人工雕琢,却美得让人心颤。</p> <p class="ql-block">走近白桦林,树干洁白如雪,枝条交错,像一群沉默的卫士。栈道穿行其间,木栏有些斑驳,却更显岁月的温度。踩在落叶上,每一步都像在翻一页自然的书。</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森林少了繁茂,却多了几分清瘦的风骨。树皮黑白相间,落叶层层叠叠,铺成一张厚厚的地毯。天空灰蒙蒙的,光线柔和,整个林子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河流在平原上划出一个“S”形,像大地写下的一个温柔符号。岸边的灌木稀疏,色调枯黄,却依然有序地生长着。远处隐约可见几座小屋,炊烟若隐若现,给这片荒野添了一丝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河水如飘带,蜿蜒向前,不知流向何方。平原无边,山脉在天际线处轻轻起伏。晴空万里,风不大,却吹得人心旷神怡。这样的景色,看一眼,便足以洗去多日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马蹄岛的轮廓在河湾处若隐若现,像一匹静卧的骏马。河水清澈,映着天空的蓝,岸边草木枯黄,却依然挺立。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远古的马蹄声,踏过这片草原。</p> <p class="ql-block">初冬的阳光照在一片金黄的树林上,树叶尚未落尽,像最后的燃烧。这片金林在荒野中格外耀眼,像是大地舍不得褪去的华服。我们驻足良久,不愿惊扰这份短暂的绚烂。</p> <p class="ql-block">走完木栈道,终于抵达终点。站在观景台上回望来路,蜿蜒的木道像一条记忆的线索,串起一路风景。笑着为老婆拍下一张照——绿色外套、白色帽子,背景是河流、草地与远山的美照。这一程,走得踏实,也走得欢喜。</p> <p class="ql-block">木栈道美得不张扬,却处处是景。每一步都踩在自然的节奏里,每一眼都装得下天地。</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远望,草原上的新城渐渐清晰。楼宇不高,却整齐有序,与远处的山脉相映成趣。这座小城,既有草原的辽阔,也有生活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到达乘车点,坐车返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