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摩梭人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分馆)

快乐

<p class="ql-block">4日上午,我们一进入摩梭人博物馆,就看到每日的摩梭祈祷仪式。沿袭千年的民俗仪式,接好运,沾喜气。</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母屋</p><p class="ql-block">“日咪”,摩梭语意为“母屋”,又称“日咪目嘎拉”,母屋是我们的家神之意,保佑我们平安、健康、顺利。母屋能阻止鬼怪进入,我们则爱护她,不能用刀乱砍,不能糊脏东西。母屋是</p><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人生活起居、接人待物、议事、祭祀的重要场所,陪伴了我们摩梭人的每一个重要日子,见证着我们每个摩梭人的生老病死。</p> <p class="ql-block">摩梭母系文化</p><p class="ql-block">今天摩梭人的母系文化不是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中,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它是当地特殊的社会历史、生存环境、思想观念等所决定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是一种有别于当今世界上普遍盛行的、男性为中心的父系或父权制的文化模式。</p><p class="ql-block">与原始母系制相比,摩梭母系文化有什么特别之处?</p><p class="ql-block">原始母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制社会,出现于氏族社会,即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摩梭母系制并非原始意义的母系制,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上有某些近似之处,但在历史发展阶段、家庭婚姻形态、思想观念等层面有着显著区别:</p><p class="ql-block">首先,它们分属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摩梭母系制存在于封建领主制社会中,有一套严密的社会组织和等级制度,社会的管理者是以男权和统治权为象征的土司等级,母系制仅存在于家庭和家族、宗族制度中,并非是一种社会制度。</p><p class="ql-block">其次,在家庭婚姻形态上,摩梭社会并非一个平面、一律实行母系制,而是呈多种形式并存的形态,包括母系大家庭、母系和父系并存的家庭,和一妻一夫小家庭。</p><p class="ql-block">此外,摩梭人依托于个体家庭,个体性和劳动的分散性是母系家庭的内核,它不同于氏族社会以氏族群体为单位生产生活的集体性。摩梭传统家庭里,女性主要负责家庭内务,而男性则更多地参与外部事务。值得强调的是,摩梭社会追求一种和谐共处、“女尊男不卑“的平等状态。</p><p class="ql-block">摩梭母系制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摩梭母系制及与之相适应的母系文化,处于一种动态系统,绝非一成不变。</p><p class="ql-block">随着改革开放大气候的形成,商品经济开始发展,对外交流增多,摩梭人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伦理观念,进行着新的调试和整合:家庭趋于小型化、行为半径在扩大……变化的程度,与社会历史、成员成分、经济结构、所处区位等都有密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外来文化冲击虽然引起了摩梭母系文化结构的变化,然而由于母系文化自身的聚合力较强,故其核心仍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一个家庭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摩梭的基本礼仪</p><p class="ql-block">路过玛尼堆时要顺时针绕行,这是一种祈祷。</p><p class="ql-block">在路途中凡遇喇嘛或长者,不管骑马或骑车都要主动下马或下车,礼让到路的下方致意,以示尊重。见到长者和德高望重的人时,如若坐着要赶紧站起来。双手合掌在胸前,或双手心向上轻微上下摆动,或握手致意问候。</p><p class="ql-block">老人和行动不便者要上前搭把手。</p><p class="ql-block">若家中来人,小辈则站起来退让到下方位置,这是最谦虚、最尊重的礼仪。</p><p class="ql-block">每顿饭、每罐茶、每碗酒斟前先敬锅庄。</p><p class="ql-block">就座时,不论地位,只论辈分和年龄大小,先长辈就坐。</p><p class="ql-block">吃饭时先端给长辈和孩子。</p><p class="ql-block">凡是外人来,无论贵贱,甚至乞丐,也要邀请吃东西,即使是一口茶一个水果,几粒瓜子也行。</p><p class="ql-block">最好的问候语是:近来没感冒吧?家里没病人吧?庄稼好吗?村里平安吗...</p><p class="ql-block">有客人来家中时:倒茶、倒酒后碗都要放在一个小托盘中双手递过去。</p><p class="ql-block">吃饭时给人添饭要对人说:“请借一下你的碗”。</p><p class="ql-block">农忙时节,以村为单位,不计时间长短,不计报酬,畜力、人力、农具都相互协作.</p><p class="ql-block">村里有人去世时,只要死者家鸣炮报哀,全村每户都得叫得力者去帮忙,供死者家柴火等。葬礼期间全村都要接待外村前来吊唁的客人,帮死者家分担客人的食宿。</p><p class="ql-block">过年过节或平时节庆日,邀请村里长者来家里赴宴,如有年长无法到达者,要特意准备一份食物送去其家中。</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摩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发展了包括冶炼、制革、纺织在内的先进生产技术;探索并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家庭模式,有效解决了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问题、没有主流社会婆媳矛盾、财产纠纷,同时塑造了尊老爱幼、团结和睦、无私奉献的道德观,以及敬天爱地、感恩祖先的自然观。</p><p class="ql-block">摩梭人博物馆由摩梭人自发建成,是摩梭文化最早、最重要的研究与展示基地。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挖掘、保护、传承、创新是初衷。</p><p class="ql-block">在2021年,获得了云南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通过友好的交流与探讨,传承和弘扬摩梭的传统文化,同时为不同族群的人们提供灵感和启迪。致力于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与“人类命运共体”的精神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