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惊涛拍岸

<p class="ql-block">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在破碎与失序中剧烈震荡:地缘冲突此起彼伏,大国博弈日益白热化,全球治理体系加速瓦解,气候危机、数字鸿沟、贫富鸿沟不断加深。</p><p class="ql-block">旧秩序已然难以为继,新规则尚未成形,世界正滑向一种无序的混沌。</p><p class="ql-block">是放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主宰未来?还是挺身而出,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p><p class="ql-block">是纵容零和博弈与霸权争夺,还是追求和谐共生、包容互鉴与共同安全?</p><p class="ql-block">是任由诡诈背信的“交易艺术”横行,还是坚守光明正大、言而有信的文明底线?</p><p class="ql-block">这不仅是对国际政治的拷问,更是对人类文明走向的终极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实令人忧思:</p><p class="ql-block">为何行善者常步履维艰,而作恶者却屡屡得逞?</p><p class="ql-block">为何守规者反受桎梏,而破局者却攫取红利?</p><p class="ql-block">为何和平发展的呼声微弱,战争煽动的喧嚣却甚嚣尘上?</p><p class="ql-block">答案清晰而沉重:这个世界亟需被框正——亟需重建规则,重塑道义,重立公信。</p><p class="ql-block">而“框正去恶”绝非一句口号,它是一场触及文明理念、制度架构与力量格局的深刻变革。</p><p class="ql-block">尽管前路荆棘密布,挑战重重,但人心所向从未改变——人们始终期盼一个有规则、有秩序、有公道、有光明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期盼,是文明存续的根基,也是变革前行的不竭动力。</p><p class="ql-block">当今世界之所以黑白颠倒、霸道横行,其深层根源在于:资本的贪婪已超越经济范畴,深度渗透并操控思想、道德、价值、制度与规则。一切皆可被资本吞噬——流量沦为消费符号,数据成为新石油,连自由、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也被精心包装为资本扩张的工具。</p><p class="ql-block">更危险的是,资本已异化为一种意识形态,将自身塑造成人类发展的终极形态,通过掌控媒体、豢养非政府组织、资助学术话语,将西方模式包装为“普世文明”,在全球制造一种虚幻的“时尚崇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无形的洗脑如幽灵般游荡于世界。多样性固然可贵,但人们必须追问:世界能否容忍一种以贪婪为内核、以操控为手段的资本力量无限扩张?</p><p class="ql-block">有人反问:资本本身是中性的,它能创造财富、推动进步,为何要遏制?</p><p class="ql-block">此问有理。资本确为中性工具,正如火可取暖亦可焚身。问题不在资本,而在“主义”——当资本被奉为信仰,逐利失去节制,便演变为系统性贪婪,成为当今世界祸起萧墙的深层病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正在于揭示这一规律: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终将导致其自我瓦解。</p><p class="ql-block">西方资本主义曾通过殖民、技术垄断与金融霸权掩盖早期压迫,实现阶段性改良,甚至催生“福利社会”“人权进步”等表象,看似文明、平等。但矛盾并未消失,而是以更复杂的形式爆发:资本为持续获利,刻意制造社会分裂——鼓吹极端个人主义、文化解构与身份政治,将社会撕裂为无数碎片。</p><p class="ql-block">这些“进步”运动,实则是资本操控下的新消费场景:每一种身份皆可商品化,每一种反抗皆可品牌化,最终形成新的利润链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因成本上升、劳工平权而被资本抛弃,产业大规模外迁,美西方陷入“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取代实体生产,金融资本通过操控利率、制造泡沫、收割全球实现“键盘暴富”。</p><p class="ql-block">其后果双重:</p><p class="ql-block">一是中产阶级持续衰落,工业带沦为“铁锈地带”,催生对现状不满的“红脖子”群体;</p><p class="ql-block">二是社会日益撕裂,文化左翼沉迷身份政治,民粹右翼怀旧排外,阶级矛盾被转化为文化对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朗普的崛起,正是这一结构性危机的产物。他以“反建制”“反白左”为旗号,煽动民粹情绪,试图推动产业回流、重振实业。但他所用的手段,却是更极端的霸权逻辑:加征关税、极限施压、出尔反尔,将国际关系变为“交易艺术”的表演场。其结果非但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动荡——世界步入“稀碎化”时代:规则被践踏,信任被瓦解,不确定性成为常态。金融与实体资本的内斗,最终由全球共同买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正是当前全球乱局的深层逻辑:资本的贪婪,不仅吞噬资源,更吞噬正义。正义力量越是成长,资本的反扑就越疯狂;正义越是主张规则,资本就越制造混乱。它用“自由”压制公平,用“人权”掩盖掠夺,用“民主”粉饰操控,使正义始终处于被动应对、疲于奔命的境地。</p><p class="ql-block">要打破困局,不能仅靠道德呼吁,必须回归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洞察:必须区分“资本”与“资本主义”,承认前者作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性,但坚决遏制后者作为制度形态的扩张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路何在?</p><p class="ql-block">中国的选择始终清晰:我们不否认资本的作用,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共同富裕;</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输出模式,但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干预。</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出路具体路径有三:</p><p class="ql-block">一是对内强基固本,构建抵御资本异化的制度屏障。通过宏观调控、反垄断、金融监管与共同富裕政策,确保资本服务于人民福祉与实体经济,而非反客为主。2025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4%,AI算力投资突破8000亿元,正是以新型工业化对冲金融泡沫化的战略抉择。</p><p class="ql-block">二是对外推动公平秩序,打破资本霸权的全球链条。以“一带一路”为平台,助力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摆脱债务依附,打破“中心—边缘”的不平等结构;以人民币国际化、本币结算与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削弱美元霸权对全球资本的操控。</p><p class="ql-block">三是重塑文明叙事,打破“普世价值”的话语垄断。倡导“全球文明倡议”,尊重文明多样性,反对将单一模式强加于人;揭示“自由”“民主”被资本异化的现实,重建以公平、正义、共生为核心的新价值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不会自动进步,光明不会自然降临。</p><p class="ql-block">资本的幽灵仍在游荡,分裂的浪潮仍在涌动。</p><p class="ql-block">但只要还有人坚守道义,还有国家敢于破局,人类就仍有希望。</p><p class="ql-block">我们不必等待救世主,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与塑造者。</p><p class="ql-block">只要方向正确,哪怕步履蹒跚,也终将抵达;只要信念不灭,哪怕荆棘塞途,也必披荆斩棘,一往无前。</p><p class="ql-block">世界需要框正,人类需要觉醒,文明需要升华。而答案,就在这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