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知青拾零·磷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青返故乡, 留我守村庄。</p><p class="ql-block">望月心思重, 归期柳梦长。</p><p class="ql-block">阴风穿乱冢, 绿火送幽光。</p><p class="ql-block">你照侬无寐, 侬陪你断肠。</p><p class="ql-block">枝头无鸟度, 岗上有魂翔。</p><p class="ql-block">对视难言苦, 相怜各自伤。</p><p class="ql-block">心知心互懂, 日复日凝望。</p><p class="ql-block">鱼肚东方白, 君回我下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 </p><p class="ql-block">入夜,只见稻场尽头的坟岗,磷火滚滚,蜂拥至门前,与我作伴。无依无靠,无亲无友的孤独,早让我把它当着了亲人,故从心底称“磷火”为“磷儿”。新树做的门,因年久干枯歪斜着,裂开巨大的缝隙,似欢迎着“磷儿”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孤寂谁相助 磷儿话哀肠》——解《知青拾零、磷儿》</p><p class="ql-block">王建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青拾零、磷儿》是注礼书屋知青诗词中的一朵小花。</p><p class="ql-block"> 此诗以极简语言勾勒出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堪称“知青文学”中的一颗血泪珍珠。</p><p class="ql-block"> 作为作者的同学和文友,小编在经历心灵的震撼和隐痛时,不由得产生出了对此诗进行解说的冲动,便于后来者知道那一段历史,理解那些让人难以理解的情感。</p><p class="ql-block">一、时代背景下的孤独者</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八年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无数城市青年被送往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然而,随着政策调整,部分知青陆续返城,而因家庭出身、政治成分等问题被留下的,则成了时代的“弃儿”。诗中的“我”,正是这样一个孤独的留守者——当同伴们纷纷离去,唯有荒村、冷月、乱冢与磷火相伴。 </p><p class="ql-block">二、磷火:孤独中的“知己”</p><p class="ql-block">在无边的黑夜里,稻场尽头的坟岗闪烁着幽幽绿光——“磷火”本是死亡与荒凉的象征,但在诗人笔下,它却成了唯一的“亲人”,被亲切地唤作“磷儿”。这种近乎凄美的拟人,折射出极致的孤独: </p><p class="ql-block">“你照侬无寐,侬陪你断肠”——人与磷火相对无言,却彼此懂得,一种超越生死的共情油然而生。 </p><p class="ql-block"> “对视难言苦,相怜各自伤”——磷火是亡魂的化身,而“我”是被时代遗忘的活魂,二者同病相怜。 </p><p class="ql-block">三、荒诞与真实的交织</p><p class="ql-block">诗中意象极具冲击力: </p><p class="ql-block"> 阴风穿乱冢,绿火送幽光:荒坟的森然与磷火的灵动形成诡异的美感。 </p><p class="ql-block"> 枝头无鸟度,岗上有魂翔:人间寂寥,唯有鬼魂“自由”,暗喻现实的窒息感。 </p><p class="ql-block">这种超现实的画面,恰恰是那个年代某些知青处境的真实写照——活着,却如孤魂野鬼般游离于社会边缘。 </p><p class="ql-block"> 四、坚韧与无奈的并存</p><p class="ql-block">诗的结尾陡然转向现实:“鱼肚东方白,君回我下秧”。磷火随黎明消散,而“我”仍需独自面对生活的重压。这种日复一日的循环,既有中国农民“任劳任怨”的坚韧,又透露出无法掌控命运的悲凉。 </p><p class="ql-block"> 五、结语:孤独者的诗性救赎</p><p class="ql-block">这首诗的震撼力,不仅在于其描绘了特殊年代的个体苦难,更在于诗人以诗意的笔触,将绝望升华为一种凄美的精神对话。当现实世界无人倾听时,“磷儿”成了最后的听众,而诗歌本身,则成了孤独者对抗遗忘的武器。 </p><p class="ql-block"> 当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滾滾向前时,除了有“卷起千堆雪”的壮美,也有“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无奈。而注礼书屋这滴小水珠在这惊涛骇浪中,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以“磷儿”为友,以孤寂为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磷儿”成为她前进的强大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