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次我走阿里大环线,是从日喀则出发,南线经定日,吉隆沟,仲巴进入阿里。然后游览了阿里三绝,冈仁波齐,古格王国,班公湖。以后走北线的317国道到拉萨。沿途的景观和变化无穷的南线有很大的不同。</p><p class="ql-block">北线从噶尔开始,经改则,尼玛,班戈,到达拉萨,需要4天。其中有2.5天穿过羌塘无人区。一路上经过蓝宝石一样的一个湖,接一个湖。叫做一措再措。</p> <p class="ql-block">北线经过的阿里和那曲两个地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这4天都在海拔4千米以上,到达那曲达到4700到4800米。一路上饱览高原景色。</p><p class="ql-block">高原的风光并非荒芜,而是十分丰富多彩。雪山,草地,湖水,牛羊,野生动物,在这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土地上生活,繁衍,构成壮丽的画面。色彩也是又明快,又丰富。</p><p class="ql-block">在西藏摄影,发现拍照十分有局限。因为走到哪里,都是要360度环视,一直望到消失的地平线。</p> <p class="ql-block">在羌塘无人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动物。大部分都距离比较远,或者因为行车快,动物活动快而没来得及拍摄下来。藏野驴比较多,也遇到过野狼藏羚羊。</p><p class="ql-block">这次见到藏羚羊在静静地吃草,就拍摄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当见到他们时,千万不能大声,藏羚羊很机灵,很快就会跑远。今天是因为在早上,他们早餐还没有吃饱,所以让我给他们拍了照。</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美景都在路上,当你乘在车上时,很少会有瞌睡。因为外面的景色千变万化,有山,有水,有草地,有蓝天,有白云。</p> <p class="ql-block">在改则县物玛乡达热村东侧,海拔约4500米的地方,有一个奇特的湖。叫物玛措。</p><p class="ql-block">一条堤分出两个湖。两个湖有不同的颜色。虽然都是蓝色,但是水质完全不同。从我这角度,堤的左侧是咸水。有矿物盐溶入,好像在水里倒进的巨量的牛奶,让水带上点乳白色。而堤右侧则是清澈的淡水。</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无人机,就站到高一点的位置看,两种不同颜色的水,湖水不犯湖水。却勾画成照明的色带。</p> <p class="ql-block">水清的湖是那么通透,不知道是水下地形的不同还是光线的变化,水面呈现不同的蓝色,有的像翡翠,有的确像大海的深蓝。</p> <p class="ql-block">就如上面所言,大美行于路上,我在车上的拍摄更更看到宏大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有时候,光线的变化,会让湖面变得柔和,湖中的天,远处的山,在不同的光线下也会带上水墨效果。</p> <p class="ql-block">有的湖,平静得像一面镜子。</p> <p class="ql-block">大山就在这湖面留下倒影。这些湖,或者是藏语说的措,一个接一个,很难把那些名称都记下来。但是有几个面积很大的湖,是需要记下来。</p> <p class="ql-block">有的湖,看上去像大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尼玛到班戈的路上,湖连着湖,组成了一个内陆湖群,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内,有一个湖称</span>色林措。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530米,面积约2391平方千米。它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构造湖,为大型深水湖。</p> <p class="ql-block">沿着湖的岸边走,人显得那么渺小。这是电影导演大卫连和诺兰最爱拍的场景,无比广阔的天地,渺小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色林措岸边土坡的对面,又有一个湖,称措鄂,是色林措的卫星湖,说是卫星湖,面积也有244平方公里。湖水为微咸淡水。湖中共有6个岛屿,其中“桑勒日热岛”和“铁布甲勒岛”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湖面空旷得看不到一只船,因为只能远远望一些湖中的岛。那些岛,不上去,让野生鸟类远离人群更好。</p> <p class="ql-block">在岸边触摸一下湖水,那就是网上所说的玻璃水。清澈的水也微风下扬起轻柔的涟漪,水下的石头也好像摇动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从视频看,就能更真切地感受色林措个措鄂那让人陶醉的水。</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第二大湖是纳木错,从班戈经当雄往拉萨的路上,经过纳木错。</p><p class="ql-block">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2015年测试面积为2020平方千米,最深处超过120米。它是由古近纪和新近纪时期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而形成的断陷构造湖。</p> <p class="ql-block">纳木错是圣湖。时间可以追溯到古象雄时期,当时它是雍仲苯教的第一圣湖。苯教教义中纳木错被视为神灵栖息和庇佑的地方。后来,佛教传入西藏并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纳木错也被佛教吸收和赋予了新的宗教意义,成为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每逢藏历羊年,大批藏传佛教信徒会前往转湖朝圣。</p> <p class="ql-block">在纳木错的扎西半岛,有两柱花岗岩巨石。主柱高约30米、副柱高约18米,形成了天然的门阙。那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万年前,</span>第四纪冰川期,经冰川侵蚀、冻融风化形成的。</p><p class="ql-block">这两块巨石称为迎宾石,也称夫妻石,是纳木错的门神。在当地信仰中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掌管藏北草原财富的“多吉贡扎玛”</span>纳木错女神紧密关联,相传是天界守门金刚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扎西半岛的岩石山坡上,牦牛无所畏惧地在岩石上攀登。</p> <p class="ql-block">他们绕过山坡,走到湖边,遥望着远处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湖对面的雪山就是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脉。西起纳木错南侧的穷母岗日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全长约740公里,平均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米。是离拉萨最近的7000米以上的山峰。被认为是布达拉宫的保护神。</p><p class="ql-block">因此,这就是神山圣湖的著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神山,圣湖,湖边有白牦牛。是一幅十分和谐的画面。白牦牛比例很少。在西藏,白牦牛被视为吉祥、圣洁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湖边白色的碎石上,白色的牦牛,黑色的牦牛,在宽广的天地间徜徉。他们希望游客骑在上面,留下圣湖特有的画面。但是今天云层比较厚。游客少,这些牦牛工作清闲,他们在享受他们自己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纳木错的湖边,不仅有很多牦牛,也有很多海鸥在这里停留,久久不愿飞走。</p> <p class="ql-block">有的游客取出食物,这些海鸥就一拥而上,一点也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我更喜欢这些飞鸟,在念青唐古拉山前面,4千7百多米高海拔稀薄的空气中,照样毫不畏惧地展开有力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纳木错很大,南侧在当雄县境内要经过一个山口,叫那根纳山口。</p><p class="ql-block">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属于念青唐古拉山脉 。山口处玛尼堆挂满经幡。那是一个可以看见纳木错的山口。</p><p class="ql-block">那里有一块石碑上还镌刻着仓央嘉措的著名诗句“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关于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的浪漫爱情传说,相传它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守护着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转过这个山口,就一路进入拉萨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拉萨,天色已晚,拉萨河边,看到很多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如果不说这里是拉萨,还会以为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内地城市。</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再次去大昭寺广场,那里是藏传佛教的信仰中心。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广场上,1200年前那块唐蕃会盟碑,记录了历史上汉藏“和同为一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公元821年,吐蕃派大臣纳罗到长安,与唐朝大臣在西郊王会寺签和约,次年双方又在拉萨墨竹工卡的哲堆园再次会盟,823年为纪念此次会盟成功而立碑。</p> <p class="ql-block">会盟碑的一侧就是大昭寺的入口。是藏族同胞最为虔诚地在这里敬佛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磕长头,积累无穷的功德。</p> <p class="ql-block">围绕大昭寺的八廓街,是男女老少都到这里来转寺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上还有像星星一样散落在各处的小寺,同样有很多人来转经。</p> <p class="ql-block">也有来拍写真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又是一个微型寺院,墙上有很多佛像。旁边还有燃烧桑烟的炉子。</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墙上这些,都是密宗的佛像。很多有文字的饰牌我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老年人挨个在这里用前额碰一下佛像。这叫做顶礼加持。前额是人体“顶门”,被认为是身心最清净的部位,用它触碰圣物,代表以最真诚的身心向信仰致敬。</p> <p class="ql-block">我是第二次来到八廓街。这次有充裕的时间,我就看看八廓街上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建筑。</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朗孜夏陈列馆。“朗孜”为藏语,意为光明的顶峰。“夏”为官邸。</p><p class="ql-block">系维龙德庆区朗孜家族驻拉萨的官邸,距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公元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时期,朗孜家族被灭,此处改为主管拉萨政务的机构及司法机关,后逐渐发展为拉萨市最大的监狱。</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是石木结构,平顶,共有三层。大门设在第二层,门前为宣判台。一层设地牢,关押重刑犯;二层有9间牢房,主要关押轻犯、女犯;三层是审判处和监狱驻守人员驻地。</p> <p class="ql-block">现在,法庭,审判室,监狱都一一还原,让我们看到历史上西藏地区的司法实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房间是武器库陈列的藏族军队使用的枪支,我们在电影《红河谷》里看到过。</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上有很多老宅,有些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在八廓街,我还参观了一个名人的故居,根敦群培的故居。</p><p class="ql-block">根敦群培于公元1903年春天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4岁时被认定为西藏多吉扎寺的转世灵童。后辗转多座寺院学习,到达拉萨、又求学南亚十二载:于1951年在拉萨辞世,驻世49周年。</p> <p class="ql-block">这座大院是根敦群培辞世的居所,根敦群培短暂的一生,著述丰富,开拓了许多前人所来及之领域:从幼年开始的写作、绘画直到辞世,在翻译、论著、诗作、绘画、修行等作品上,在历史、宗教、语言、考古、哲学、藏医药学、人类学、植物学,地理学、民俗学、建筑、乃至性学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p><p class="ql-block">学术上:他运用人文史观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和宗教,强调人的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历史从神的光环下解放出来。 </p><p class="ql-block">翻译上:他在印度、锡兰期间,将印度的经典文学作品《罗摩衍那》《薄伽梵歌》等翻译成藏文。 </p><p class="ql-block">思想上:他著有《欲经》,挑战了佛教的禁欲主义,主张人性解放。</p><p class="ql-block">在他的故居,还可以看到他的画,但是不能拍摄。去参观时得欣赏一下。</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上,还有千年的老树,树下坐满了老人。他们就像身后的老树那样老当益壮,充满了生命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每次到八廓街,看到藏族的百姓,我国各地的游客,世界各地的游客,都绕着大昭寺转,永无停歇,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将佛的思想传播给这里的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我又再次参观了布达拉宫。从哪个角度看,布达拉宫都是那么完美。</p><p class="ql-block">两年前参观布达拉宫,我写了笔记,记录了所见。现在,参观布达拉宫的人更多了,参观的时间也压缩了。参观的路线分A线,和B线。由于看到的殿是减少了。我猜想,两条参观路线可能不完全重合。这样能接待更多的游客。</p><p class="ql-block">上次参观有同治<span style="font-size:18px;">皇帝御书的“福田妙果”匾额的</span>圣观音殿(帕巴拉康)。正面的门关着,没有看到观音像。这次看到门打开了,并且有师傅在做维护。</p><p class="ql-block">圣观音殿是布达拉宫最早期的建筑物之一,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布达拉宫主供殿和心脏部位。据说它的下面是法王洞,是松赞干布所建的布达拉宫唯一留存下来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参观结束下来,出口处穿过马路就正好是药王山观景平台。参观好布达拉宫的游客通常就到这里,看一下50元人民币上布达拉宫取景的机位。</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在红山上,和药王山连成一条龙,为了让龙脉不间断,在路侧建了几个白塔。</p> <p class="ql-block">由于拉萨主要是由北京对口支援,正面横跨布达拉宫的大道就是北京路。在北京东路靠近八廓街的一些楼顶,还有拍摄布达拉宫的很好的机位。</p> <p class="ql-block">到了晚上,我和第一次来拉萨是那样,仍然到布达拉宫广场上,等夜幕下垂时,布达拉宫的灯光渐渐地亮起来。</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昼夜间永远闪亮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重回拉萨,再次告别布达拉宫,我想,过几年我可能还会再来的。因为西藏的迷人让人永远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完),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