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行摄壮美黄河”采风小分队包乘的大巴车在晋陕公路上疾驶,我们以风为引 ,追着黄河的水流一路北上,府谷古城的晨曦、河曲河滩的龙纹、娘娘滩的神秘犹如黄河的水浪刻下的诗行,直到偏关的古长城脚下。黄河在我们眼前身后俨然铺成一条厚重的纽带,一头系着府谷的晨钟,一头连着偏关的暮鼓,黄河水绕着数不清的弯弯,在陕晋蒙变得温顺平缓,似在讲述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府谷古城又称府州城,位于府谷县府谷镇东部,地处秦晋蒙三省交界的黄河西岸,与山西保德县隔河相望。城墙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至今,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依山就势,大致呈靴状,周长2320米,共有四个大门两个小门。</p> <p class="ql-block">精心操控无人机航拍。</p> <p class="ql-block">五虎山亦名五龙山,旧府州八景之一。现已成为山清水秀、人文毓秀的民俗景点和生态旅游度假区,被称为北方的“小布达拉宫”和府州城“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上方是北峰玉帝楼。</p> <p class="ql-block">五虎山上拍黄河日出。</p> <p class="ql-block">府谷古城航拍落日。</p> <p class="ql-block">黄河入陕第一弯位于榆林府谷县墙头尧茆村。黄河从蒙晋大地浩荡而来,在此形成一个巨大的S型弯,长约5公里,宽1公里,当地人称之为“龙湾”。</p> <p class="ql-block">赵家山与入陕第一弯毗邻,当地流传宋太祖赵匡胤可能出生于此,或至少在这里生活过。村里至今还有赵匡胤故里祠。</p> <p class="ql-block">陕西沿黄公路的0起点位于府谷县墙头乡,“一鸡鸣三省闻”标志在沿黄公路路边。</p> <p class="ql-block">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地。</p> <p class="ql-block">府谷莲花辿位于墙头村附近,是雅丹地貌的一种,西北绵亘10公里,山石红白相间,峰峦远近高下相错,宛若一大池勃绽之莲苞。相传300多年前,清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后到此,被红白色的地貌吸引,当时此地无名,康熙便赐名“莲花辿”。</p> <p class="ql-block">玻璃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山西忻州市下辖的河曲县标志性建筑隩曦楼 ,位于临曦公园内,建于2012年 ,高三层34.3米,建筑面积3424平方米。河曲古称隩州,“隩曦楼”寓意迎接夕阳。该楼内部是黄河流域生态展览馆,周边配套有文化馆、影剧院、图书馆等,构成河曲县文化休闲中心。</p> <p class="ql-block">西口古渡位于河曲县城西,本名水西门渡口,对岸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大渡口,西南是陕西府谷县大汕渡。明清时期随着走西口移民潮和商贸活动的繁荣,西口古渡达到鼎盛。现河岸难寻渡口遗址。</p> <p class="ql-block">古渡马路边上的禹王庙,俗称河神庙,创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坐东面河。</p> <p class="ql-block">河曲县黄河浅滩。</p> <p class="ql-block">河床奇特显出“黄河龙”。</p> <p class="ql-block"> 河曲县城东北7.5公里黄河河道中有一个小岛,面积约0.16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500米,称“娘娘滩”。虽高出水面不过数米,历代洪峰均未淹没,有“水涨滩高”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相传西汉初年,吕后专权,将薄太后及其子刘恒贬谪于此。后来刘恒称帝,为汉文帝,于滩上建娘娘庙,故称娘娘滩。</p> <p class="ql-block">娘娘滩南岸紧靠明长城,是黄河与长城并行的独特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偏关县位于山西西北部,北靠长城与内蒙古清水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准噶尔旗相望,是黄河入晋第一县。</p> <p class="ql-block">护宁寺附近的长城段古称黄河边,是近百公里黄河边中段最美的一段,雄伟惊险,蜿蜒曲折,有夯土长城、跳沟跨河的石砌长城、砖包长城、高大的烽燧,凸显黄河长城之大美。</p> <p class="ql-block">偏关县城景观。</p> <p class="ql-block"> 队友王毅来到了祖屋旧居,激动感慨万千,向采风队介绍早年父辈抗日革命的难忘往事。</p> <p class="ql-block">万家寨镇距县城25公里,因明代名将万世德曾在此驻兵筑寨御敌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路边上的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中游规划开发建设的8个梯级中的第一个工程,也是山西引黄入晋工程的起点。1994年开工,2000年主体完工,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总库容8.96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08万千瓦,年发电27.5亿千瓦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