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活着的丝绸之路化石!

浪惬静舟

<p class="ql-block">  喀什,是塔里木盆地古老的绿洲之一,喀什是维吾尔族语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般的地方,这里是中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东望塔里木盆地,西倚帕米尔高原。喀什,南疆第一大城市,新疆第二大城市,蜚声中外的丝绸之路通向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商业口岸。在史学家眼里,喀什是中国最早的国际性商业城市之一。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这里一边连着沙漠戈壁,一边连着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山麓托起了一片四季分明、冬短夏长,而且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美妙之地。</p> <p class="ql-block"> 车子驶入喀什市区的这一刻,靓丽漂亮的城市映入眼帘,宽阔整洁的大道,让我们眼前一亮。大街标幅及道路旁的国旗迎面招展,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所以一派喜庆的氛围。1955年10月1日新疆撤销省建制,并以原新疆省行政区域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是自西藏之后我国第二个自治地方。当年有一个吾维尔族人在推动新疆的和平解放事业上,功劳卓越,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新疆省主席赛福鼎.艾则孜,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卡哈尔曼“!</p> <p class="ql-block"> 来新疆旅游靠近边境的地方是需要办边境管理区通行证的,也就是通常讲的边防证,考虑到下一个行程,我们将走中巴公路帕米尔高原,途经克州奥依塔克、白沙湖、慕士塔格峰、喀拉库勒湖、塔合曼、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县、瓦罕走廊、盘龙古道等地,这些地方需要办理边防证才能进入。如果没有边防证,在这些地方的附近也难以继续前行。我们来到青年北路的公安派出所,提交身份证,填写申请表格,喀什的警方办事效率很快,10分钟就拿到了。</p> <p class="ql-block"> 办好边防证,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喀什老城。老城分为东城和西城,东西城基本相连,两城中间有一座艾提尕尔清真寺。来之前看过很多关于喀什老城的图片,今天来到了这里,浓郁的异域风情、维尔族的民族特色建筑、迷宫一样的小巷、街头弹唱的老者,隐在光影之间的民间手工艺人……这片土地,终于来了。</p> <p class="ql-block">  来到喀什,一定要看喀什古城开门仪式,这个仪式很特别,它就像每天早上的古城闹钟,上午10点半准时东门开演,十二木卡姆音乐一响,包铜木城门缓缓打开,穿铠甲的武士会用几种语言欢迎你,瞬间穿越回丝绸之路的年代。演出有张骞带着骆驼从历史书里走出来,班超在城头指点江山,还有阿曼尼莎汗王妃的妙曼舞姿,这些情景剧把两千年前商队往来,边疆历史呈现给远道而来的人们。舞蹈环节更出彩,波斯姑娘跳着胡旋舞。维吾尔族大叔弹着热瓦普唱起麦西来普,古城东门就是最气派最惊艳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喀什赫赫有名,《马可波罗游记》提到的第一个中亚城市就是喀什,这里地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亚、南亚、西亚直至欧洲的大通道和商品集散地。今日来到这里,你仍然可以在喀什中西亚国际市里感受到当年“货如云屯,人如蜂聚”的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里,如同走进了中亚、南亚、西亚甚至欧洲国家的商品展销会,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如同身处西域。</p> <p class="ql-block">  沿着老东城的大街一路慢行,沿街叫卖的凉拌黄面,没有打包盒,没有一次性塑料袋,沿街的居民捧着自家的大花碗来买,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抓一把拌菜,再浇上辣油酱料,光是看着都流口水。</p> <p class="ql-block">  抓饭是维吾尔族民族的主要食品之一,抓饭与汉族人八宝饭相似,从味道上分有甜咸两种,咸抓抓饭多为肉抓饭,主要原料为米,羊肉、胡萝卜和洋葱等,其色白里有黄,油亮生辉,饭香肉烂,美味可口。传统食用抓饭,是在客人洗净手后,用手直接抓食,故名“抓饭”。如今餐桌上都备有小勺,不必用手抓了,最讲究的要算“包子抓饭”了,每碗抓饭里放上几个溥皮包子。所以,今天我来到新疆就吃上了最混搭最劲道的抓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城打铁铺,隐在光影里的民间手工艺人,在黑白影像的表达下更见岁月的底蕴和传承的功力,他们安静,他们默默无闻,在历史的洪流里不明经传,但是他们又不可或缺。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如今,已很少能见到打铁匠的身影,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机器工业 的生产冲击,许多我们熟知的老手艺,正在悄悄的远去,甚至消失。每每看到这看媳妇伴着我们成长的老手艺,总有些惆怅,往事并不如烟,人力也无可挽回,就让历史去选择吧。</p> <p class="ql-block">  比起前面这些明亮精美的手工艺品,隐在后面的老者都 少被人发现,他们只是安静的忙活,不在乎过往的只言片语,而路过的行人,如果不是起心欣赏这些手工或者抱着必买的决心,都不忍去打扰,像是害怕破坏了如此安静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穆斯林地区安拉至上,清真寺是新疆的标配,在新疆各地随处可见。有关清真寺,阿拉伯语为“麦斯吉德,意为“叩拜之处”,是穆斯林信徒进行礼拜的核心场所。《古兰经》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最早的第一座清真寺,是先知穆罕默德在圣城麦地建立,叫先知寺。在唐代称清真寺为“礼堂”,元明时期称“礼拜堂”,明后期称“清真寺”。清真寺的建筑通常为穹顶形,宜礼塔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巴扎在波斯语之中是集市、市场的意思,新疆的城乡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巴扎,其中喀什与和田的巴扎最有名,甚至有人说,没有来过喀什的巴扎,就等于没到过喀什。每到礼拜天,喀什巴扎就会热闹闹地开始,无序的人流之中,个个都在喊着“朴什”“朴什”,那是维语“劳驾让一让”的意思,此时你就能体会到为什么叫作赶集。</p> <p class="ql-block">  进入东城坎土曼巴扎区,才算是大开眼界,这里几乎应有尽有,有衣服鞋帽、围巾袜子,也有丝绸、棉布,甚至奇珍异兽的皮毛。阿克苏的大米、伊利的马、阿图什的无花果、英吉沙小刀,还有巴基斯坦的金丝头巾、阿拉伯的宝石,天南地北的货物都在这里出售,让人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  都说,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其实,不到喀什老城不算到过真正的新疆。喀什老城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历史悠久,风情独特,被誉为“最后的西域、活着的化石”,穿过眼前的拱门,城里城外仿佛两世界,城外是现代的高楼,城里是古老的古域城池。</p> <p class="ql-block">  在维吾尔的服饰中最有特色的要算花帽,维吾尔男女老幼都喜欢戴这种四楞花帽,绣花帽维吾尔族称“多帕”,不仅是维吾尔族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种服饰,也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在维吾尔族中不同的阶层戴不同的花帽,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喜好。比如巴旦姆花帽,是用巴旦姆杏核变形和添加花纹的一种图案,其纹样姿态丰富多样,多是黑底白花,庄重、古朴、大方,还有再尔花帽,即金银盘绣花帽,是姑娘、妇女喜爱的一种花帽,所绣的花多是立体的,在阳光下焖焖闪耀,给人以华贵端庄之感,还有阿克多帕,即白色帽,帽上有白色线扎花纹,是做礼拜时戴的一种帽子。</p> <p class="ql-block"> 巴扎不仅是商品的集散地,更是美食汇聚的地方,烤馕、抓饭,烤包子、薄皮包子,烤羊肉、马奶酒等,应有尽有。特别是烤羊肉串,喀什的小贩们将大枣一般大小的烤肉串在签子上,一边烤一边撒上盐和孜然,还有一层辣椒未,那油黄色的肉串和鲜红的辣椒未、绿色的孜然一起,诱惑力十足。</p> <p class="ql-block"> 喀什的巴扎有意思的还有牲畜,在这里,有骆驼,有马有驴,还有羊,骆驼都曲折四腿,肚皮贴着地,嘴里慢慢咀嚼着,还不停眨动沉重的眼皮。卖马的骑着马来回展示着,吸引买主,买驴的将驴子一排排地拴在车后,撒上一点草料,买主在身后评头论足。大尾巴羊独有的肥硕屁股喜感十足。如果有人看中了哪头牲畜,卖主就会伸出胳膊使劲地挽住驴马的脖颈,扳开它们的牙口给对方看个仔细。如果双方都满意了,会握手在袖筒里讨价还价。这种交易方式,已经历经了几百年,人们用这种方式来避免伤害彼此的面子,最后达成一个大家都满意的价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完汗巴扎,路出北门,跨街对面就到了喀什老西城了,这里可以看到一座雄伟壮观的清真寺,这就是著名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中国九大伊斯兰名寺之一,西域最大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寺门浅黄色,高5米左右,饰有阿拉伯文《古兰经》及维吾尔艺术风格图案和花纹,寺院正门上方,绿色的穹顶搭配白色的墙体,门楼约高12米,两侧各有一高18米的宣礼楼,为米黄色雄美尖塔,后有大型拱北建筑,进入院内,庭院宽敞,地面铺设整齐的青色砖块,礼拜殿,殿由140根雕花木支撑,可容纳10万人礼拜。</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的宗教活动中,古尔邦节和开斋节最为盛大,其中又以古尔邦节的仪式最具代表性,又称“宰牲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十日举行,当节日开始,艾提尔清真寺热闹非凡,穆斯林们从四面八方涌到艾提尕尔清真寺。礼拜之后,信徒们会进行宰牲,所宰牛羊经过宗教仪式处理,辛牲完成后,信徒们将肉分三份,一份留自己,一份送亲友,一份捐给贫困人,体现伊斯兰教“分享”与“互助”的教义。</p><p class="ql-block"> 除了古尔邦节,开斋节的盛典同样重要,开斋节是伊斯兰教斋月结束后的节日,标志着一个月的斋戒生活圆满结束,节日当天,信徒们会早早来到清真寺进行会礼,随后走亲访友,品尝特色美食。艾提尕尔清真寺周边市场格外繁华,各种民族特色商品,手工地毯,刺绣,干果等,吸引人们纷至沓来,争相购买。艾提尕尔清真寺在中亚一带久负盛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艾提尕尔清真寺右旁不远,有一条千年古街一一吾斯塘博依街,这条曾经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如今依然商业繁荣,经久不衰,凡是到喀什的人,都要来这条街走一走,是必游景点,街道两旁密集的商铺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们仿佛穿越古代集市,这里不仅是购物的天堂,更是西域风情万种生活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广袤辽阔的土地上,每个大小城市几乎都有一条具有代表性的商业街,就像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重庆的八一路,成都的宽窄巷子,拉萨的八廊街一样,吾斯塘博依路有着浓浓的西域特色,是喀什最拿得出手的一条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西城吾斯塘博依的旅拍街,街巷内有许多网红拍摄场景,如“喀什字打卡墙"、“彩虹巷复刻场景”、“转角遇到爱”等等,聚集的百家旅拍店铺,涵盖摄影、化妆、服装定制等,还有舞蹈表演,当然也有文创,人们可以在这里体验松驰又文艺的旅行记忆。</p> <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喀什古城逛街就读一本旧书,写一段旧文字,字里行间讲述的,是西域的风情,是人文,是民俗,也是时光细碎的故事,我花了一整天时间来逛这条千年古街。</p> <p class="ql-block"> 余秋雨曾在《行者无疆》里写:“身在这样的城市,全世界旅客来来往往,要设法赚点大钱并不困难,但是他们不想。店是祖辈传下来的,半关着门,不希望有太多的顾客进来,因为这是早就订下的规模,不会穷,也不会富,正合适,穷了富了都是负担。” 联想到眼前的景象,感觉似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艾尼瓦尔的古董店,在老西城的古菫街西头,丰富多样的古董收藏而引人入胜,店内的古董涵盖了从古代至今的各种时期,包括陶瓷、玉器、铜器、书画等众多品类,总数超过一千件,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董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内涵,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每一件古董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每一件都充满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家古董店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当时它的创始人艾尼瓦尔是一位喀什古城有名的古董收藏家,开办了喀什古城第一家古董店,他一生致力于收集各种古董,希望将喀什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店中摆放的“水晶梳妆镜”,由艾尼瓦尔的爷爷的爸爸从俄罗斯,用骆驼运回来,距今己有210年的历史。如今,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遗产。</p> <p class="ql-block"> 在艾尼瓦尔古董店,你不仅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古董,还可以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无论是专业收藏家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都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在西城蜿蜒曲折的巷道里,有一间温馨的咖啡馆,总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品尝、打卡。这是新疆小伙子迪力夏提.吐尔逊和坦桑尼亚姑娘迪雅经营的名为“迪力和迪雅”的咖啡馆。海迪雅于2012年来到福建医科大学学习,2013年,迪力夏提考入福州大学,开始大学生活,随后迪力夏提和海迪雅相遇,二年后终于收获爱情。2020年,他们在迪力夏提的家乡咯什领证结婚,又于2022年回到喀什创业,在老城开了这家兼具中国与坦桑尼亚特色的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  “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绝对是网红名店,看起来不起眼,却是百年馕铺。</p> <p class="ql-block">  馕是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食物,镶嵌的制作方法很特殊,采用土馕坑烘烤,面团发酵后贴于坑壁,通过精准火候形成外皮金黄酥脆,内里柔软香特口感。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肉馕、油馕、窝窝馕、片馕和芝麻馕等,大的如圆桌,小的如茶杯,由于含水份少,便于携带,当地人待客、送礼及旅行,都少不了馕。</p> <p class="ql-block">  在古城,茶馆和小吃馆随处可见,众多不知名的小巷子里,随处都能看到各种茶馆和当地特色的小馆,进进出出喝茶吃食的人络络不绝。新疆的茶品味偏咸,而这里的茶有些苦味,新疆人喜欢加上冰糖一起泡制而成,口感类似于甜茶了。</p> <p class="ql-block">  茶馆门前支了不少帐篷,场面很大,喝茶的客人乌泱泱的一片,空位不多,来这里能感受到藏式茶馆文化,除了甜茶,还有羊肉串、薄皮包,水果等。</p> <p class="ql-block"> 新疆人的从一杯甜茶开始,可以喝整个半天,新疆人对茶的着迷程度,就如同巴黎人喜欢咖啡一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小巷一处的叫刘大叔茶馆坐下,捧起茶碗,乳黄色的浓茶散发着腾腾热气,产生奇妙的美味,萦绕在你的鼻尖,轻尝一口,温热浓厚的茶香,从舌尖甜到心间,幸福感此刻盈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维吾尔族舞蹈,世界最美的舞,没有之一,冬不拉弹起来,世界最美的音乐,没有之一。新疆的舞蹈很优美,维吾尔族人十分喜爱歌舞和乐器,他们拥有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乐器,主要有冬不拉、达甫手鼓、卡龙琴、胡西塔尔、弹布尔、都塔尔、热瓦普、萨巴依等,历史悠久的维吾尔族民族,舞蹈有赛乃姆舞、萨玛舞、纳孜尔库舞、萨玛瓦尔舞等,在新疆寻找快乐的方法有许多种,歌舞和乐器应该是其中的二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无需烦恼!在这里,即便是不着的调子舞,即便绕着地球跑一圈的舞蹈,也没人在乎,没人会嘲笑。何不放歌舞?在这万里疆域的地方,唱歌,唱一首穿透世界的歌,让我所爱的伊斯兰兄弟妹妹们,让所有的汉旅同胞们。让人们共同感受音乐的伟大,知道世界音乐的魅力,要让歌无限放大,直到宇宙的边境,穿透无穷,让心灵与灵魂的自由与一样辽阔,把热爱山河的热情和温度,迸发出来,化为永恒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古城,维吾尔族人居住区,这里的维吾尔族人比吐鲁番的还多,站在喀什的大街上看,整条街道只有我们几个汉族人,耳朵里听到的是维吾尔语,依着习俗,妇女大多数裹着头巾,但大多不蒙面,维吾尔族姑娘喜欢打扮,也擅长于打扮,戴着头巾,穿着长裙子和靴子,眼睛又大又明亮,画上眼线,更显动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吾斯塘博依的民宿街,咯什古城的民宿设计精妙,户型多姿独特,每一户每一家皆不同但皆似一幅一幅细腻的画作,这里的民宿有伊斯兰传统文化,西域文化,阿拉伯文化,古罗马文化,佛教文化等多元建筑风格,多种建筑文化在此交融,光彩夺目。喀什古城的民宿街已成为新疆旅游的一大特色,众多游客被这些精美特色的民宿所吸引,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  高台民居离喀什老城东北端不远,从老城东门步行10余分钟,即可到达。这是一处用富含”色格孜“粘土砌成的维吾尔族民居,由于年代久远,原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已搬迁腾空,建筑以土木、砖木构成的生土为主,采用过街楼、悬空楼等形式,形成50余条巷道,保留多处数百年历史的老宅与清真寺。该民居群历史可樶是至喀什拉汗王朝时期,相传东汉班超、耿贡曾在此活动,崖体在历史中被 洪水冲断形成南北坡,南坡现为民居区,北坡为喀喇汗王朝王宫遗址,传统土陶工艺世代相传,使用当地粘土制作生活器皿百僦什,被誉为”维吾尔族活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喀什噶尔老城,电影《追风筝的人》就是在这里取景还原的阿富汗噶布尔古城景象。</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最能承载一个地方的历史?喀什高台民居的答案是建筑,各色的砖房,可见它以色彩缤纷的特色建筑闻名天下。吐曼河水悠悠东流,沿着曲径通幽的小巷,在巷街一处狭窄的空间,一座宛如天成的过街楼凌空横跨,耸立于隔着巷道相对而建的两座土屋之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叹服维吾尔族人的建筑智慧后,我们不禁好奇,为何高台民居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层层叠叠,拔地而起?在一千多年前,维吾尔族先民在此依托高崖地势,由低至高建房安家,他们世代聚居于此,房子越盖越高,家族也越来越兴旺,搂外楼,楼上楼的独特风貌,一户民居,一座王宫,一条街巷,一个台阶就是一部维吾尔族繁衍的浓缩史。</p> <p class="ql-block">  从高台民居驶出5公里,有一个地方叫艾孜热特,这里道路两旁是高大挺拨的白杨树,午后的阳光从繁茂的叶缝隙里漏下来,斑驳地照在道路上,车子穿过林荫大道,抵达一座伊斯兰式的古建筑,这就是著名的香妃园。</p> <p class="ql-block">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人们称她为“伊帕尔罕”,维吾意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间传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运她的棺木,历时三年运尸回家乡喀什安葬。但据文物考证,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东陵,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晚上8:00返回宾馆,在喀什由于时差的问题,这里的钟点比东部沿海地区晚二个半小时,现在所谓的晚上8:00,相当于内地的傍晚5:30,在这里新疆人用晚餐往往8:00以后。傍晚时分,阳光温和地写在喀什的街道上,明暗有致,犹如律动的琴弦,随着夕阳西下,透出一缕缕微红光线,街道的远方变得富丽生动起来,于金黄色中闪烁出点点红晕,此时时刻,喀什古城进入了黄昏。</p> <p class="ql-block">  酒店门前附近的一家很特色的新疆小店吃上了晚餐,羊肉串、羊腰子、羊羯子,再来几瓶啤酒,大吃大喝一炖,填饱胃囊和肚子。</p> <p class="ql-block"> 今夜在喀什,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威武, 虽然我们己经远离了醉生梦死的日子,但男人喝酒是一种情结,一杯酒直接下肚,当显英雄豪杰, 可能我精神世界里过于遥远和孤独,酒那么苦,许多男人们对酒的偏爱总是难以释杯?也许男人许多时候是悲怆的,当举杯喝酒时,便是一种极好的习惯痛苦,也是一个极好的心情释放,再苦再辣也是享受!咫尺为何天涯?远在远方的我比远方更远。远方的远是一个愉悦心情的疗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晚餐之后,回到宾馆,当我敲下这些字的时候,己是半夜,语言文字有些琐碎,图片编排也有些乱,勿忙之中想完整地表达出来,面面俱到客观地描述喀什的整个过程,有点难。入疆以来,己在喀什停留了二天,要想逛遍整个喀什,二天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在丝绸古道上,喀什是汉唐连接中亚、西亚、南亚的枢纽,这座古城带着天际之中驼队的驼铃,掠走了历史千年的魅力,这里的一切都漫弥着西域的气息,想到明天行程还将继续,临近祖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日子愈来愈强烈,虽然一路过来劳顿有些艰辛,但此时身处南疆,又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这两种感觉混合到一起,文字是最好的记录者,在远方听见遥远大地的声音,像风一样讲述,感受文字和远方,山河辽阔,全是诗和远方的声音,只是路过的以及看到的风物人情,心情就不会沮丧,于是憧憬一番,想到明天帕米尔高原山高路远,给自己打打气,跳上床,努力睡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续集《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开始的地方!》、《盘龙古道,639个弯道的“人生坦途“!》、《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遇见千年胡杨林!》、《在和田墨河捡石头》、《托木尔大峡谷美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文字制作者浪惬静舟,部分图片由浪惬本人拍摄,同时感谢同行的朋友们拍摄并提供了大量的精美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