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是俯下身子,放下架子

在希望的田野上飞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说这样的话,可能有的老师很不喜欢,很不高兴。自古以来,师道尊严,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老师的一定要高高在上不怒自威;做学生的一定要俯首侧耳,恭敬有加。一句话,师生之间必须有规矩,这个规矩绝对不能坏了。照我看,教育这事儿,说起来似乎有点玄乎,但是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怎么交流,方法千差万别。我以为,好的教育不是尊卑有别贵贱有等,而是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总是板着一张脸,说话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的目光扫过来,不怒自威。我们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规规矩矩,战战兢兢。在这样的老师的眼里,当学生的是不能犯错的。题目做错了,不问原因,直接惩罚;上学偶尔迟到了,也是不问原因,直接惩罚;上课回答不出问题,还是不问原因,直接惩罚。当时我所在的班级,因为班主任管理有方,班级班风考核每周都拿第一。因此我们班级和班主任老师经常会受到学校的表扬。但是说句心里话,我们当学生的都怕他,但是都不喜欢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个班级班风都很好的班级,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年级垫底的。老师架子端得太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不通畅,也不真实,你看不到了解不到一个真实的学生,教育的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你声色俱厉地批评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当着你的面他可能唯唯诺诺满口答应,但是转过身他就可能把你的话抛到爪洼国去了。你上课时神色威严,不怒自威,下面的学生看似正襟危坐,认真听讲,但是下课铃声一响,可能脑子里啥都没有了。我上初中时遇到过一位非常特别的老师。他姓李,是一位数学老师,四十来岁。李老师和别的老师不一样,就是在学生面前没架子,和学生说话总是带着商量的口气。李老师上课,常常是俯下身子,蹲在我们的课桌旁,和蔼地看着我们做题目。我们做错了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不用担心什么,李老师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搞懂为止。我们遇到了什么窝心事或者困难,也都喜欢向李老师敞开心扉。李老师呢,也是心平气和地和我们谈心交流,给我们指点迷津。我们不觉得李老师是高高在上威严无比的教师,而是觉得他就是一个特别有学问的大朋友。我们不光对李老师有好感,也对他的数学课多了三分好感呢!初中三年,我们班级的数学成绩特别棒,我想应该和李老师的教育不无关系吧!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的教育是啥样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愿意蹲下来,和学生们一般高,以真实的人格和他们相处,和他们交流,和他们共进,陪他们成长。当然,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并不是说当老师的一定要放弃该有的规矩和尊重,而是要脱掉那身无形的“教师袍”。教育一旦有了架子,便就有了鸿沟,失去了真实。学生们学会了敬畏,却学不会探索;学会了重复,却学不会思考。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就意味着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同行者、引领者。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从单向的灌输变成双向的交流。说到底,教育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感应,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你蹲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你就永远也走不进学生的心里。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平视你的学生,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开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