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5日上午十一时许,我们乘车驶离小普陀,车窗外的风景渐次向双廊靠近。透过前窗远眺,湖岸走廊曲折萦回,澄澈如镜的洱海上,正倒映着一座楼房错落的小镇——那便是心仪已久的双廊古镇。</p> <p class="ql-block"> 暖阳倾泻湖面,碎金般的波光随涟漪轻晃,岸边的林木与鳞次栉比的屋舍映在水中,虚实交融间,竟让人分不清是人间还是仙境。一阵微风拂过,平镜似的湖面泛起层层细浪,水中的小镇倒影便随波漾开、渐渐消散。洱海上,一艘白色游船正缓缓驶入风情岛码头,前行的船身惊扰了群鸥,它们扑棱着雪白的翅膀掠过湖面,而后振翅高飞;待游船驶过,犁出的丝丝银迹慢慢淡去,那群海鸥又悠悠落回水面,随波轻漾。岸边柳树与绿杉的倒影里,几只野鸭与海鸥相伴游弋,平添几分野趣。</p> <p class="ql-block"> 渐近小镇时,洱海边延伸出的走廊将自然岸线勾勒得愈发曲折,湖水紧紧依偎着岸畔。不远处的洱海中,两座小岛绿意盎然,一艘白色游轮正停靠在南边那座林木葱郁的岛上。我向妹婿询问,才知这便是大理民族风情岛,对照过往记载,想来它便是当地人曾称的“小金梭岛”。说话间,车子已驶上小镇所在的山坡,从半山腰的公路缓缓驶入山下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沿着古镇下坡的石板路向洱海边走去。妹婿说,脚下这条贯穿全镇的民族文化街长约三公里,即便走马观花,也需三个时辰才能逛完。跟着妹婿夫妇前行,脚下的路正是古镇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段。沿途可见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街边的小吃摊、大排档与各色商铺鳞次栉比,不少游客正围着摊位,品尝着油炸鱼虾、喜州粑粑、烧饵块与豌豆粉,香气在空气中弥漫。</p> <p class="ql-block"> 不多时,我们便到了风情岛对岸的长亭下歇息,闲时便倚着亭边的栏杆赏景:听湖水拍打岸边岩石的哗哗声,看洱海游轮缓入港口时留下的水痕,望海西那巍峨的苍山与天上的白云、蓝天相映;偶尔传来游轮出港时“呜——呜——”的汽笛声,转头又能瞥见亭台东侧花园般的院落里,一栋栋海景民宿错落有致。听闻玉几岛上的太阳宫等海景房,一晚房费近八千元,这般价格让我这个“井底之蛙”着实吃惊——那可是普通人大半个月的薪水啊。</p> <p class="ql-block"> 稍作歇息,我们便步行前往玉几岛。行至“几”字形的虎头湾边,大家索性坐在栏边的长桌铁凳上,一边自由拍照,一边欣赏洱海的渔港风光与玉几岛的景致。沿途商铺里,摆满了石雕、木雕、民族服饰、扎染布艺与银饰手饰,还有白族特色的霸王鞭,处处透着民间艺术的巧思;小店里的小吃也让人垂涎,特色糕点、花式茶点与梅子酒水,满是当地的烟火气息。走过一条狭长湖道上的石拱桥,便踏入了玉几岛。</p> <p class="ql-block"> 岛上保存着不少历史文化街区,一座座明清时期的白族民居院落静静伫立,穿行在窄小曲折的石板小巷里,恍惚间竟像是走进了百年前的小渔村。渔村里有一棵数百岁的黄葛树,枝繁叶茂如巨伞,浓荫覆盖着周遭,让往来游人都觉心旷神怡。穿过一条窄巷,便到了小岛临湖的悬崖绝壁处,游客们沿着崖壁间的石阶与扶梯上下穿梭,或倚栏远眺,将“银苍玉洱”的绝景尽收眼底。双廊的景点太多,我们仅有一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只能挑几处网红景点逛逛。后来才知,这里不仅有毗舍战场遗址、正觉寺、玉几庵等十四处历史文化古迹,更有“金梭织锦”“玉玑红莲”“虎口观潮”等十八胜景,只恨时间仓促,未能一一探寻。</p>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的游览,虽已让我们疲惫不堪,游兴却丝毫未减。只因还要继续环游洱海,只得依依不舍地与双廊告别,奔赴下一站。这座洱畔小镇,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遗风,又藏着大理“风、花、雪、月”的绝妙景致,那半日的闲游时光,早已深深印在了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