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亚历山大

中庸之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开罗解放广场附近的go bus汽车站乘坐大巴前往埃及的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两人车费约人民币51元,两地距离220公里,经过三个半小时不紧不慢的行驶,大巴抵达亚历山大客运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距海边约200米的Le Metropole Luxury Heritage酒店给予我们从未体验过的热情接待。还未入住房间,就端来免费的点心和饮料,为我们消解旅途的困顿与饥饿。房费每晚约500元,包含早餐。房间的装饰与设施让我们很满意。站在阳台上,可以俯视繁华的市区、宽阔的滨海大道和浩瀚的地中海,享受凉悠悠的海风。此外,酒店还让客人享用免费的晚餐(各式糕点、水果和饮料)。这样一来,我们立马对这座城市有了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三天在开罗,经历的是车马凌乱黄尘弥漫酷热难耐,来到海风吹拂天空明净街道整洁气候凉爽的亚历山大,顿感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心里很是激动和开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城市出身不凡。公元前331年,意气风发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指定这个当时的滨海小渔村作为连结埃及与马其顿的国都,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于是,顶着光环的亚历山大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轻气盛的亚历山大大帝、雄才大略的托勒密将军、包括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女王,给这个小渔村修建了供马车行走的宽阔街道、宏伟的大理石建筑、精美绝伦的宫殿、庙宇和熙熙攘攘的市场。随之而来的亚历山大灯塔雄踞港口,引领航船,被称为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与亚历山大灯塔遥相呼应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汇聚了阿基米德、欧几里得、埃拉托色尼等众多学者,使亚历山大成了科学、哲学和文学的交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里,埃及的这颗地中海明珠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和不同文化的碰撞,显得更加璀璨明亮。如今的亚历山大已经成为一座美丽而悠闲的滨海避暑胜地。舒缓的气候、新鲜的空气、高大的棕榈树、古典的旧宅、交错的街巷、月牙型的海岸线、洁白的海滩、宽阔的滨海大道、美味的海鲜、迷人的咖啡馆,给人们展示出一副与开罗截然不同的生动画面,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迷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都知道,阿拉伯妇女一般都用头巾包住头脸,外族人难以接近。但亚历山大港地处地中海边,与欧洲大陆比较接近,这里的妇女就显得比较开化一些。我们在凯特贝城堡前,遇到了好几群年轻的阿拉伯妇女,在与我们的合影时显得落落大方,一点也不拘束,这倒让我们感到很惊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亚历山大港的自然景色固然优美,但是我们心心念的还是那些诉说着久远历史的古代建筑。这中间,最著名的打卡景点当然是亚历山大灯塔所在的凯特贝城堡和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两处我们留待以后评说,先介绍一下几处重要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去亚历山大火车站的路上,我们走进了被叫做“孔迪卡”的罗马圆形剧场,由波兰考古学家于1964年发现。经过多年的挖掘,“孔迪卡”已清楚地呈现了它的沧桑面貌。圆形剧场的建造历史要回溯到4世纪,是埃及境内硕果仅存的古罗马圆形剧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剧场曾在6-7世纪遭遇地震,所幸主要建筑并未严重受损。时至今日,剧场的回声效果仍属一流。站在剧场中央说话,声音可以清晰地传至后排任一角落。剧场有13排坐席,能容纳近800名观众。上层残存的立柱以阿斯旺的花岗石为材料,也有来自小亚细亚的绿色大理石。由此可见亚历山大港当时频繁往来的国际贸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剧场东面有精彩的百鸟屋。华美的马赛克镶嵌地砖十分惊艳。鸽子、孔雀、鹦鹉、鹌鹑等鸟类镶嵌画栩栩如生。细致的工艺、精巧的图案与色彩的配置令人叫绝,展现了2世纪时期大户人家的排场及美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考姆苏卡法地下墓穴因一头驴掉进坑里而在1900年被偶然发现。这个地方看起来像废墟,却隐藏着目前在埃及出土的最大的罗马墓地,该建筑用希腊-罗马时期的技术展现了亚历山大的两大建筑特色:法老风格和希腊风格。地下墓穴由三层坟墓和墓室组成,直接在地下深达35米处的岩床上开凿出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螺旋形楼梯下到地底。这既是当年运送尸体的通道,又为地下墓穴提供照明和通风。在这里,人们见证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埃及法老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巧妙融合。主墓室墙上有独特的壁画和浮雕,守门的圣蛇戴着代表上下埃及的红白双冠,立于墓室内的埃及墓地守护神阿努比斯则采用罗马军团装扮。如今,亚历山大残存的罗马时期风情仅存于考姆苏卡法地下墓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庞贝柱”屹立在离考姆苏卡法地下墓穴不远处的塞拉比尤姆神庙遗址上。这根石柱的底部碑文显示,为纪念罗马皇帝戴克里先而立,他是罗马统治时期最后一位踏上埃及领土的皇帝,与罗马将军庞贝毫无关系。立于公元293年的庞贝柱高达30米,顶部有精美的柯林斯柱头,曾经是亚历山大最显眼的地标之一,是古亚历山大港仅存的几座纪念碑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柱的身边还有两座花岗岩狮身人面像和充满传奇色彩的圣牛墓室。石柱后面另有一条密道,通往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分馆。据说里面收藏了大量的卷轴和文献,任何进入神庙的人都可以阅读,因此这里也成了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和宗教中心。而地下出土的圣牛,早已被移至希腊罗马博物馆展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光秃秃的山坡之上,望着这座用整块粉红色花岗岩雕成的巍峨石柱,孤苦伶仃,门庭冷落,任凭风吹雨打,心里不胜感慨:虽然庞贝柱千年伫立不倒,但承载罗马帝国荣耀的光环已褪,亚历山大早已换了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