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散记

云卷云舒

<p class="ql-block">“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当导游目送我们走进贵阳高铁站台,就与大家此行道别了,为期一周的劳模疗休养活动也将画上完美句号。此刻,心头不由地闪过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突然有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是啊,几天来我们马不停蹄地游历多彩贵州的醉美风景、品鉴魅力独具的地方风情、感知情真意切的暖心服务,又怎是挥挥衣袖就能淋漓释尽的情感呢?</p> <p class="ql-block">高铁出发我看了看微信,群里尽是惜别之情。大家兴致盎然地回味这次劳模专属活动,被暖暖的幸福感包围。</p> <p class="ql-block">贵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绝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宜人的气候条件,唤起无数旅人的心中向往。</p> <p class="ql-block">我对贵州的最初印象,源于初中语文柳宗元的《黔之驴》。初来乍到,特意细密观察途经的每一座山,确实没能发现有驴的踪影,验证了“黔无驴”的说法。此行还有一个奇怪想法,就是能欣赏一下颇具魅力的“马帮”。</p> <p class="ql-block">由于史上交通极为不便,马帮便成为云贵一带特有的交通方式。疗休养的几天里,导游带大家观摩了镇远、朱砂两个古镇,拜谒了困牛山红军纪念碑,体验江口云舍,畅游了梵净山,所到之处均没能见到心心念念的“马帮”。</p> <p class="ql-block">临近傍晚,我们回到石阡县城。在华灯初上的夜郎风情街漫步,忽然现身一匹个头不大的白马,由主人前头牵着,身上驮着两个竹篓。马匹、背篓、古街、古巷,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烙印。我想这一人一马,应该是“马帮”家庭的一员吧?如今,它早已不是必要的传输工具和必须的生活方式,而更多是一种文化延续和精神传承的象征罢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落脚的石阡县城,是全国闻名的泉都之乡,这里的温泉既可洗浴又能直接饮用。舒适的气候条件、健全的服务设施、如画的景观布设,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踏入镇远古镇,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沧桑感。斑驳的石板连接着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和古色古香的商铺写满岁月的痕迹,让人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朱砂古镇则是另一番景象,‘那个年代’风景区简直就是我们童年印迹的再现,国营服装店、照相馆、邮局、供销社等一切如旧,既勾起了大家对童年的深切回眸、又生发对岁月的无限感慨。</p> <p class="ql-block">隐逸于山水间的江口云舍,一到村口古韵便扑面而来。村民傍水而居,村民捣衣洗菜正忙,一群鸭子宠辱不惊地水中嬉戏,演绎鸡犬相闻、浮躁勿扰的闲适与诗意,妥妥一幅现实版桃花源,这绝对是我所见过的最美“治愈系”。</p> <p class="ql-block">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青山如屏、水鸣如琴的奇特地貌。我们登临的梵净山游人如织,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分外亮眼,山间古树缀满苔藓像长了长须,为梵天净土增添了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灯火辉煌,夜色如炬。贵州的每一处风景,都有着不同的风情。在习习晚风中,我们泡着温泉感受身心共爽。</p> <p class="ql-block">数点多彩贵州不胜枚举的好地方,按捺不住想四处转转的愿望。终因时间等多种因素未能心想事成,心中多少有些遗憾。但正是这遗憾,深埋下还会再来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再见,山水养眼、文化润心的多彩贵州,我一定随心而动择机再来!</p> <p class="ql-block">图文/杨守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