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现是大力支持新工科建设,早些年就优化布局,拆除了吉永庄的职工住宅区和力学的航空风洞与我们那大小两座环境风洞,建成了六万多平方米的工学与交叉学科大楼。大楼落成已有数年,我一直想回这个我事业起步的‘根据地’看看,却总未得闲。趁前两天陪叶文虎教授重返数学院(原数力系)的余热,10月13日下午,我又拉上他,回到了这片恩师周培源先生于1958年创建的航空风洞发源地。叶教授自1962年毕业至1972年,曾为周老担任了十年助手。此行,也是为了瞻仰周老所创立的北大流体力学专业的根脉。”</p> <p class="ql-block">1963年周培源先生指导工作,右一为叶文虎教授(当时是助教)</p> <p class="ql-block">我们步入工学院大楼的正厅,叶教授在院士墙前驻足良久,凝视着恩师周老的照片,陷入沉思。墙上二十九位院士,皆出自力学系或曾在此深造,他们无声地述说着这里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沿着大楼北侧近二百米的长廊,逐一参观了各个专业实验室。这里的实验室对我们来说已然陌生,光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就有两三个。室内师生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无人介意我们这两位陌生人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时间流转,这里曾是我们熟悉的领地,如今却已换了一番景象。眼前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也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这种陌生感,让我们这群退休老人愈发感慨。在楼里上上下下转了近一个小时,我们仍意犹未尽。最终,在大楼前合影一张,为这次探访画上了一个句号。</p> <p class="ql-block">故地重游,叶教授感慨万千:“变化太大了,让人目不暇接。边缘和交叉学科的迅速崛起出乎意料,北大发展的速度,确实给学校领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上车前他再次回望这老力学院里的新工科大楼,轻声道:“时代在变,学科在变,但北大的学术精神始终如一。北大要适应这个变化,更要守住根本。”</p> <p class="ql-block"> 在工学院眺望环境学院</p> <p class="ql-block"> 在环境学院眺望工学院</p> <p class="ql-block"> 叶文虎教授履历</p> <p class="ql-block"> 2025一10一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