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丹溪公园(假日公园)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溪公园位于武义江西岸,北至李渔路,南至丹溪路。公园始建于2001年,是江南滨江绿地中较早建成的公园之一。市政府对江南沿江景观之一的假日公园进行提档改造成丹溪公园,并于2010年12月建成开放。丹溪公园在原有良好植被的基础上,通过对园路的梳理和水岸线的改造,形成水体景观丰富,树木茂密,生态环境优良的公园景观,成为市民休闲、纳凉、健身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导览图上,“丹溪公园 游览示意图”几个字清晰可见。我站在入口处,目光顺着图上的路径一点点延伸——木平台、观景台、小径蜿蜒如脉络,串联起整座公园的呼吸。北面的箭头指向天空,仿佛在提醒我:走吧,从这里开始,去遇见那些藏在绿意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俯望,丹溪公园像一块被精心雕琢的翡翠,镶嵌在城市与江水之间。湖面如镜,倒映着蓝天与树影,几座灰瓦飞檐的亭台错落其间,像是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景致。小桥横跨水面,步道穿林而过,人影隐约,动静相宜。这座公园不只是绿化的成果,更像是一首写给自然的情诗,在喧嚣城市中低吟浅唱。</p> <p class="ql-block">园中矗立着朱丹溪雕像,身着长袍,手持书卷,神情沉静,仿佛正从千年的时光里走来。风吹过草尖,拂动他衣角的一缕褶皱。我驻足良久,虽不知其名,却能感受到一种沉静的力量。后来才知,那是朱丹溪——元代名医,金华的骄傲。他的目光望向远方,像是在守望这片以他命名的土地,也守望着人们安康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径往深处走,一片幽静的院落悄然浮现。灰瓦屋顶在树影间若隐若现,飞檐翘角如鸟欲飞。院前一块匾额虽未见,但那古朴的气质已扑面而来。这里叫“丹溪药苑”,想必是为纪念朱丹溪而设。院中草木葱茏,药香仿佛穿越时空,与清风一同沁入心脾。我忽然明白,这不仅是一座公园,更是一段文化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一条曲廊静静地卧在林荫之下,深色瓦顶与绿叶相衬,像是从老宅院里走出的旧友。廊下一排电动车安静停放,现代生活的痕迹并未打破它的宁静,反而添了几分烟火气。我缓步走过,指尖轻触廊柱,木纹微糙,仿佛在诉说岁月。阳光透过叶隙洒落,光影斑驳,如同时间的碎片,落在肩头,也落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栈道铺着平整的石板,红栏蜿蜒,伸向水面。几艘小船静静停泊,随波轻晃,像是在打盹。湖面如镜,倒映着垂柳与远树,风来时,水纹轻漾,画面便碎成一片流动的绿。有人倚栏远眺,有人缓步徐行,脚步轻得不忍惊扰这份静谧。这里不是景点,而是城市里难得的呼吸口。</p> <p class="ql-block">“丹溪公园驿站”几个字写在一座白墙灰瓦的小屋上,门前垂柳依依,随风轻摆。屋门敞开,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一位疲惫的旅人。我坐在屋前的台阶上歇脚,看远处草地上孩子奔跑,老人打太极,动作缓慢而有力。驿站不大,却像一个温暖的句点,让人走累了,可以停一停,喝口水,再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湖畔垂柳依依,枝条轻拂水面,荡起细微的涟漪。远处一座桥横跨湖面,行人三三两两,脚步轻缓。树影、桥影、人影,都在水中轻轻晃动,像一幅未干的水彩。天空湛蓝,白云悠悠,阳光洒落,整座公园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我沿着湖边慢慢走,心也渐渐沉了下来,像落入了这片宁静的绿。</p> <p class="ql-block">李渔大桥横跨武义江,车流不息,桥下却是另一番天地。河水静静流淌,倒映着桥身与两岸绿树。远处高楼林立,城市在喧嚣,而桥下的公园却如避世之所。站在这里,一边是速度,一边是静谧;一边是现代,一边是自然。丹溪公园,就在这交汇处,悄然生长,默默调和。</p> <p class="ql-block">芦苇丛在湖边轻轻摇曳,高大而茂密,像一道绿色的帘幕,将喧嚣挡在另一侧。湖水在芦苇的掩映下更显幽深,阳光洒落,光影斑驳,仿佛有无数细碎的金子在水面跳跃。远处塔影隐约,树影婆娑,一切都安静得刚刚好。我站在这里,忽然觉得,有些美,不必走近,只需静静看着,便已足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