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说》新读

学山美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李学山</h3> 韩昌黎先生有一篇杂文《龙说》,我非常喜欢,每次品读都有新得,不忍独乐,特此奉出,与朋友共。 原文是这样的:<div><br><div><b>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b></div></div> 为了便于理解,我把它翻译成白话,当然也加入带了本人的一点私货,如有冒犯,还请韩先生担待一二。<div><br><h5> 龙这种神灵,吐出来的气,就可以变成天上的云彩。云,本来没有灵气,更不可能比龙更具有灵性,之所以人们说它具有超人的能力,只不过是沾了龙的光环罢了,他所有的荣誉都是龙赋予它的。可是龙却能乘着这股气,在茫茫的太空中随心所欲地遨游。云呢,靠近日月,可以遮住他们的光辉,稍微震动,就可引起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真是变幻莫测。雨水降落大地,深入地层,填满山谷。光看表面现象,人们普遍认为还是云威力无穷,其灵异的程度远胜过龙。云啊,所有的神力只不过都是龙赋予他的,但是龙却不是这样,他不像云那样依靠别人的赋予,它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可是龙如果离开了云,它似乎就失去了威力,也显示不出惊人的才能,离开了云,在人们的印象中,几乎无所作为,甚至什么都不是。</h5><div><h5> 这就让人不明白了,本来神通广大的龙,却要依靠自己制造出来的云来显示威力。所以,《周易》上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叫做“云从龙”。就是说云必须跟着龙才行,既然称作了“龙”了,出入离开云的相伴怎么能行呢?</h5></div></div> 笔者长期在企业从事企业文化研究工作,这篇文章自然让我对企业管理多了一点感悟。这里不妨谈点个人的拙见,也算是对韩昌黎先生的一点纪念吧。 在企业里,企业领导是企业的灵魂级人物,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能力是普通的员工所无法具有的。就好比是企业的“龙”。企业发展好了,企业领导当然居功至伟,受到社会赞扬,员工拥戴是理所应当的。<br><br>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主要负责人无所不能、包打天下呢?如果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道德经》上说,“大象无形”、“大律无声”,真正有本领的人通常是让人看不出来本事的,反而显得有些木讷。他的最大本事就是“识人用人”,依靠各种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来创造事业。<div><br><div> 这就给人一种错觉,认为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往往是最基层、最广大的员工,他们天天战斗在第一线,坚守在岗位上,风雨无阻,早出晚归,加班加点的不知疲倦的辛苦工作。也就是说,他们的付出是具体的,是可见的,是最感人的。可是,你知道吗,所谓的“能人异士”、“能工巧匠”只不过是用来创造价值的“云”。有了岗位,才能有用武之地,离开企业的欣赏使用,自己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br><br>社会存在分工不同,这是自然规律决定的,我们到底是“龙”还是“云”?通常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决定了,是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促成的,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我们身居哪个角色,都要保持头脑清醒,客观认识自己的能量大小,各安其分,把本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就行了</div></div> 以上当否?请读者朋友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