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剑桥

草儿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的英国·爱尔兰之旅始于剑桥。</p><p class="ql-block">剑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著名的大学城,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创办于1209年,</span>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建筑和浓厚的学术氛围。</p><p class="ql-block">第一晚下榻在剑桥北车站旁,早晨起来去隔壁的车站转转。<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此上车的大多乘客是学生,因此车站外有个很大的自行车存放处。</span>剑桥城北<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大学区不远,离火车站也挺近,附近有不少</span>学生公寓,一早看见许多年轻人进站,买杯咖啡去候车。</p> <p class="ql-block">车站门口的雕塑叫“赫拉克勒斯遇见加拉泰亚”,雕塑刻画了希腊罗马神话中两位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物,旨在挑战传统观念。雕塑的基材是铸铝,采用手工切割,造型显得粗糙,但是通过数字技术制作后,摸上去表面光滑。两位神一大一小、一男一女、一站一坐、一粗糙一细腻,看着很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撑篙游河是游剑桥必体验的项目,来早了,“船夫”还没上班,女老板忙前忙后做完各种准备工作,坐下来记录着什么。偷偷拍一张,阳光下的英伦美女!</p> <p class="ql-block">两位学生模样的帅哥各撑一支篙,领我们出发,沿着康河一路悠悠而行,一会儿并排,一会儿前后相随,两人还时不时地聊着什么,偶尔还会对我们蹦出几句汉语。朝气满满的哥俩!就是手中金属材质的长篙看着别扭辣眼睛,换成竹篙才对哦。</p> <p class="ql-block">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唤起多少国人对康桥的向往,到剑桥怎能不来康桥?来了剑桥才知道康桥不是一座桥。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并非指某一座具体的桥,而是泛指承载他不同时期的情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寄托他理想的</span>心灵栖息地。在早期的中文文献里,剑桥“Cambridge”常被音译成“康桥”。</p><p class="ql-block">流经剑桥大学的河名为剑河‌,也被称为康河,是贯穿剑桥大学校园的重要水系,有河便有桥,老桥新桥木头桥石头桥,河上总共有25座桥,其中有些桥留下口口相传的桥段。</p> <p class="ql-block">女王学院里的数学桥是剑河上著名的桥之一,这座全木构桥梁建于1749年,因桁架的几何结构被冠以“数学桥”之名,现在依然在使用,其古朴又精巧的设计彰显着剑桥的智慧底蕴。</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831年,是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建筑</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与威尼斯叹息桥结构相似而被广泛称为“叹息桥”;另一种说法则是</span>当年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常在此扼腕叹息,此处成为警示勤奋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叹息桥的底层是半椭圆形的桥拱,中层是一个拱形的通道,也叫“长廊”,整座桥是剑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曾出现在《万物理论》《伊丽莎白:黄金时代》等多部影视作品中。</p> <p class="ql-block">克莱尔桥是剑河上现存最古老的桥,建于1639-164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见证了剑桥的历史变迁,</span>是英国一级保护建筑。桥两侧护栏上各有七个石球,其中一个石球后部被切掉了一个15度的角,传说建造者因未得到全额报酬,愤而切掉一角以作补偿,但更可能是石球内的楔形石块松动脱落所致。</p> <p class="ql-block">剑河河道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上游穿过多个学院,岸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草地如茵,树木成荫,环境如画,景色清幽;野鸭鹭鸟戏水踱步,悠然自在,居然还有一群牛栖息在河岸一棵大树下。</span></p> <p class="ql-block">上岸city walk 于剑桥,踩着青石板路穿行于大学城,像是走入一本立体的历史画本。</p><p class="ql-block">街上学府林立,与酒吧咖啡馆礼品店交错排列。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不绝于耳,路边咖啡馆飘出烤面包香,学院氛围与市井烟火气交织弥漫。</p> <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的建筑以多元化的历史风格和学院特色闻名,融合哥特式、维多利亚式等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氛围与人文景观。‌ </p><p class="ql-block">31所学院星罗棋布于街巷间,老建筑、绿草坪、石板路相得益彰。这片古老的土地至今已培养出125位诺贝尔奖得主,完美诠释了知识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女王学院横跨剑河而立,由著名的“数学桥”相连接,学院内有都铎式中庭、伊拉斯谟斯塔和旧礼拜堂等主要景观。这座学院由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于1448年建立,1465年爱德华四世的王后伍德维尔对其进行了重建,因此学院名称中的“Queens'”指代这两位王后。</p> <p class="ql-block">达尔文学院位于剑桥市中心纽纳姆路和银街的交界处,与女王学院隔路相望,是剑桥第一个同时招收男女学生的学院,也是专门招收研究生的学院。学院的历史与达尔文家族有密切关系,不仅名称来源于著名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家族,学院现址就位于达尔文家族曾拥有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该学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覆盖了经济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及医学等领域。</p> <p class="ql-block">国王学院由亨利六世于1441年创建,是剑桥最负盛名的地标之一。入口是19世纪哥特式门楼,挺拔又显贵,在剑河上也能看见它的身影。</p><p class="ql-block">知名校友中有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哲学家和评论家狄更生等,中国诗人徐志摩也曾于1921-1922年在国王学院学习。</p> <p class="ql-block">三一学院的正门门楼,具有标志性的塔楼、城垛和哥特式雕刻装饰,门楣中央亨利八世的雕像左手托着象征王权的金球(圣球十字架),右手握着著名的"椅子腿",这是三一学院最广为人知的趣闻——学生恶作剧用椅子腿替换了原本的权杖。这座门楼不仅是学院的象征,其“椅子腿国王”的典故更是剑桥学术自由精神的隐喻。</p><p class="ql-block">作为剑桥财力最雄厚的学院,这里诞生了牛顿、培根等34位诺贝尔奖得主。庭院中那棵“牛顿苹果树”虽不是原株,却承载着人们对科学巨匠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考普斯克里斯提学院成立于1352年,是剑桥大学第六古老的学院。在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它也常被称为圣本笃学院。学院的旧庭院可追溯到1350年代,可能是剑桥现存最古老的完整庭院,算得上历史悠久的建筑遗产,只在门口张望一下便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创立于1511年,学院建筑宏伟,拥有多个漂亮的都铎式庭院。学院在数学、工程学、法律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享有盛誉,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国浪漫主义诗人</span>威廉·华兹华斯、中国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之一的伍连德都是它的校友。</p> <p class="ql-block">克莱尔学院是剑桥大学第二古老的学院,创立于1326年,它在剑桥所有学院中最有音乐氛围,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演奏至少一种乐器,其乐团和歌唱队吸引了众多优秀音乐学子。</p><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克莱尔学院的大门上也有石球装饰,与克莱尔桥上的石球装饰风格相呼应,饱含学院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王学院与圣约翰学院之间,</span>创立于1348年,是剑桥大学第三富有的学院,学术实力强劲,拥有历史悠久的医学教学传统,在经济学、英语文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培养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发现DNA结构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中子的詹姆斯·查德威克爵士等,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是该学院的院士。</p> <p class="ql-block">圣玛丽教堂位于剑桥市中心,是剑桥的“大学教堂”。这里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剑桥大学重要的公共集会地,许多著名学者和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活动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8年由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揭幕的</span>剑桥圣体钟是剑桥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在国王学院对面的街角。钟面是24克拉镀金不锈钢圆盘,直径约1.5米,没有指针和数字,通过蓝色LED灯显示时间。时钟的主要视觉特征是一个类似蚱蜢的昆虫金属雕塑,被称为“时间吞噬者”,它每分钟张合一次嘴巴,眼睛也会不停闪烁,时钟走得忽快忽慢,象征着生命的无常。每到整点,钟表会发出链条落到棺材上的厚重响声,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p> <p class="ql-block">老鹰酒吧在圣体钟旁边的巷子里,是剑桥大学城里一家极具历史意义的酒吧,始建于1667年,是剑桥最古老的酒吧之一。</p><p class="ql-block">1953年2月28日,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在该酒吧自豪地宣布他们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即解开了DNA及其双螺旋结构的奥秘,这一事件被记录在酒吧的一块牌匾上,我们到的时候酒吧尚未营业,红色大门紧闭着。</p> <p class="ql-block">走在剑桥街上,石板路被几百年的脚步磨得发亮,似乎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古老与现代、学术与生活的融合与碰撞,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不乏当代生活的多姿多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阳光透过花窗和栅栏,碎成一地金色的光斑;</span>高高耸立的塔式屋顶,爬满常春藤的石墙,无声地串联起百年的辉煌与骄傲;<span style="font-size:18px;">凌乱的自行车叠印海报,学生抱着书匆匆而过……,无一不是</span>时光与荣耀的诉说。</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里,你会觉得时间放慢了脚步,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被推着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