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尧连的美篇

石尧连

<p class="ql-block">沭阳高铁规划的多次调整主要受政策、行政层级和区域发展策略影响。以下是关键因素分析:</p><p class="ql-block">政策优先与行政博弈</p><p class="ql-block">2014年连镇高铁改道时,江苏省以覆盖贫困县为由调整线路至灌云、灌南,尽管沭阳GDP远超沿线地区,但因非贫困县身份在政策博弈中处于劣势。2021年京沪二线规划中,宿迁通过扩大辐射范围(纳入睢宁、泗洪)弱化沭阳核心地位,形成“宿迁弯”。 ‌</p><p class="ql-block">区域发展策略</p><p class="ql-block">2020年合青高铁规划中,宿迁推动西线方案(经泗洪、宿迁、新沂),导致沭阳成为支线末梢。这种路线选择实质是地级市强化自身枢纽地位的行政策略,县级城市难以突破既有框架。 ‌</p><p class="ql-block">县级城市的困境</p><p class="ql-block">沭阳作为GDP超1560亿的工业重镇(占宿迁市GDP三分之一),因行政层级限制缺乏话语权。例如徐宿淮盐铁路低利用率导致淮新高铁立项受阻,而沭阳缺乏主动争取资源的能力,错失多次机遇。 ‌</p><p class="ql-block">目前沭阳唯一希望寄托于2026年规划的淮沭新铁路,但淮安与新沂间的平行线争议未解决,项目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p> <p class="ql-block">淮沭新高铁影响‌:若该高铁建成,可能分流京沪高铁二线车次,降低宿迁东站枢纽地位,但该项目仍处规划阶段,未获批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