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孙留小学吕含笑:我的练字历程

乡村首席教师朱会清小学数学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学时就羡慕有些同学字体非常好看,但那时也只是心里羡慕,觉得看到好看的字赏心悦目,但是没有实际行动去改变自己。记得初入职场时,一次在办公室里写教案,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走到我的旁边,看了看我的教案,说我的字是那种比较工整的那种,我看了看我的字,又看了看那名老教师的字,确实她的字笔画清晰规范,结构严谨对称,或笔画流畅自然,兼顾工整与灵动。</p><p class="ql-block"> 我的字清晰工整,但是字体没型,没有风格,并且加入工作时候朱会清老师也组织我们进行练字,刚好一举两得,这让我下定决心练字。</p><p class="ql-block"> 起初,我盲目描楷书字帖,描出来的确实好看,但是自己去写时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笔画僵硬,结构松散。后来请那名老师才明白,练字先练眼”。我买了一本练字100天,上面有对字体的偏旁结构分析。下面是这个偏旁对应的个字。有例字,有描红,有让自己写的。从基础笔画练起,观察字帖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在字帖上练完再在工作室发的田字格纸上写同样的字,虽然有时只能写一两行,但是却比原来单独描字体有用的多。</p><p class="ql-block"> 坚持一段时间后,我的书写有了明显变化:横平竖直更规整,字体大小也均匀了。如今,练字已成为我的习惯,它不仅让我的字迹更工整,更教会我:教学如练字,唯有耐心打磨细节,才能让知识传递更清晰,更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