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小到周边国家时不时都要欺她一下,但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她却是一个如雷贯耳的所在。这除了她是圣经故事的发祥地之一,也和亚拉腊山的诺亚方舟有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本图:诺亚方舟的停靠地———亚拉腊圣山</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地理、历史、政治的综合影响,位于高加索的几个国家一直冲突不断。就在上个月,特朗普总统还召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总统开会,特朗普说不准打了,谁再动手我就给他加税。所以中国人对这片夹杂在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外高加索的印象,便一直停留在地理书和圣经故事的描述里。</p><p class="ql-block"> 但世界需要和平,尤其随着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这条西行路上的国家逐渐向国人敞开怀抱。于是,我和一些希望有生之年看世界的人,从四面八方齐聚乌鲁木齐,加入了神秘高加索的尝新之旅。</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高加索地区和基督教的渊源很深,不过实话实说,由于我是个唯物主义者,故对圣经故事的真实性一直不以为然。但当我踏上这片土地,并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心中这块积淀多年的坚冰开始了些许融化,这些经历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几十年来奉为圭臬的成见,这便是和亚拉腊山的相遇。</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亚拉腊山的诺亚方舟出自圣经《创世纪》,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在本文开始前为便于理解,我们需做一个简单回顾。</p><p class="ql-block"> 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后他们子女无数,逐渐遍布整个大地,后来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上帝因此诅咒了土地,人们就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所以怨恨与恶念日增,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上帝看到这一切非常后悔,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又舍不得全部毁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比较听话,悔过自新,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上帝认为他是一个义人,他的三个儿子也没有误入歧途,便选中他们一家作为新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上帝告诉他们七天之后就要实施大毁灭,要他们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方舟上边要留有透光的窗户等等,他们立即照办。</p><p class="ql-block">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天灭地,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p><p class="ql-block"> 诺亚600岁生辰时,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无处可流,迅速地上涨,比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肘。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种子安然无恙,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p><p class="ql-block"> 上帝顾念诺亚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说明水还没有退去。后来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开门观望,地上的水退净了,大地全干了。于是上帝对诺亚说:“你和妻儿媳妇可以出舟了,你要把和你同在舟里的所有飞鸟,动物和一切爬行生物都带出来,让它们在地上繁衍滋长、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亚拉腊山坐落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城郊,是一座活火山,海拔5270米,分大亚拉腊山和小亚拉腊山。仅从海拔来看,亚拉腊山似乎极为寻常,但由于周边没有高大山脉,而埃里温又是一个极为宽阔的低矮谷地,这座山峰便显得横空出世。</p><p class="ql-block"> 所有人在埃里温的每一个角落,抬头就可以看到她高耸入云的雄姿,近在咫尺却又高不可攀,这对人的视觉冲击是巨大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由于亚拉腊山常被风云裹挟导致气候极端恶劣,千万年层层叠压的冰盖暗藏杀机,加之当地阿尔明尼亚人诅咒对圣山的践踏,所以从远古到近代,有文字记载的攀登几乎空白。</p><p class="ql-block">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19年,苏联飞行员罗斯科维斯基(其实是十月革命后的俄罗斯联邦,因为苏联成立于1922年)飞越亚拉腊山时,也许高空对巨物的发现更有优势,不经意间突然看见山的西北侧,隐隐约约有一个轮廓似船的物体。由于受东正教(基督教分支)与生俱来的影响,飞行员当然知道亚拉腊山诺亚方舟的故事,于是迅速把这个发现报告了上级。但由于世界局势动荡,年轻的苏维埃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需要处理的重要事务太多,最后只好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1955年7月,考古学家琼-费尔南-纳瓦拉在山上发现一块来自远古的木头残片。对于这人迹罕至之地不该出现的异物,他也想到了诺亚方舟的故事,于是带回检验,检验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该残片经过特殊防水涂料处理,初步判断为4000年前的物品。</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埃里斯,发现亚拉腊山冰层覆盖下,有难以理解的特殊结构,以及疑似船型的巨大物品,但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最后放弃了进一步考察。</p><p class="ql-block"> 1993年亚拉腊山发生地震,原本冰盖下的船形物品因此向前移动,绽露出了一百多米的船身,不过因为同样原因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本图:这是发现的,疑似诺亚方舟船身的木块</p> <p class="ql-block"> 这些发现,极大的勾起人们渴求真相的欲望,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问题,而是关于世界的来源、关于信仰、关于未来的重大事件。试想如果诺亚方舟得以证实,那么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七天创造世界的故事等等,是否可能就不仅仅是神话了呢?</p><p class="ql-block"> 2010年4月,一支由香港和土耳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来到了这里,第一次对亚拉腊圣山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发掘。考察结束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耀辉称:我看到由木板组成的远古木制结构,我还看到了榫头,这是古人类未使用铁钉之前的建筑零件。相隔大约100米会看到另一个木制结构,我还看到损坏的木制碎片插入冰川中,一些碎片有20米长,在木制结构内有许多个带有横梁的间隔体,木板壁面非常光滑,有门、楼梯和榫头。研究小组称,这些远古木材可能是柏树。用碳14检测,距今大约4800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幸亏山上常年冰雪覆盖,几千年前的诺亚方舟已直接变成了化石,我们今天才能一窥究竟。否则将成为满世界漂浮的尘埃,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灰飞烟灭,诺亚方舟的真相便永远消逝在天地之间,成为这个世界永恒的秘密。</span></p><p class="ql-block"> 一切研究表明,这条船状物品可能就是诺亚方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就在真相呼之欲出之际,各种质疑之声顿起,质疑主要在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圣经说的诺亚方舟是6000年前的事,而考察的结果却是约4800年左右。</p><p class="ql-block">二、圣经说诺亚方舟有150多米,而考察结果大概是30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三、圣经说船体用的是歌裴木,而考察结果是柏木。</p><p class="ql-block">四、如果当时的洪水涨到5000米以上的话,那么地球上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什么没有覆灭?</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关于诺亚方舟遗址的真伪我查了很多资料,各种资料纷繁复杂、说法不一甚至相互矛盾,没办法,看来只能靠自己了。所以我想用一个外行人的眼光,用最基本的原理,最客观的态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圣经《旧约》的完成时间大约在2100年前,在此之前的圣经故事大多是口口相传。在一个结绳记事的年代,普通人的平均寿命大约二十多岁,所以故事的传播须经若干代、若干人,而传播的内容又是在那个年代前3000年的故事,因此,用纪年问题来证伪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知道一句话经三人以上传播,那句话的内容大抵都会走样,就不用说几千年若干人了。</p><p class="ql-block"> 另外,五千多米的海拔高程,极厚的冰层覆盖,正常情况是不可能有木船、陶器、榫卯结构等等人类痕迹存在的。因为就是现在登亚拉腊圣山,除了登山者需专业外还需六天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即使现代人要把这堆巨物搬到山上也绝非易事,更不用说古人了。这样综合来看,诺亚方舟的时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材料、大小,以及其他文明的存废问题等等就容易解释了,因为不可能要求这个几千年前的故事如此准确而完美。</span></p><p class="ql-block"> 其实诺亚方舟的故事,在其他地方还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说中国的大禹治水,考古学基本的判断大约就在四千多年前;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也记录在大致的时间发生过大洪水。</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对这一困扰人类的重大事件我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大洪水是发生了的,但不一定是全球范围,也不一定有五千多米深,否则几十天后洪水退却,退到哪里去了?而且覆盖世界的五千米洪水最后去了哪里,哪里能容得下如此巨量的洪水?</p><p class="ql-block"> 如此说来,诺亚方舟可能就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加索对中国人而言仿佛信息的茧房,所以我们需走出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高加索地区由于土地平旷而人口稀少,农业较为发达,但经济结构单一,几乎没有什么工业,<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途前苏联时期的各种大中型工矿企业全部荒草丛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由于没有车辆报废制度,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是二手车,便宜的车辆成本导致数量激增交通压力很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中国人新建的高速公路和隧道,让他们才开始体验现代交通的便捷,所以基本都是边用边建,迫切心情可想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影响高加索地区,尤其新能源车增速不错,我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车会终结满大街的日、韩、德系车,因为太符合当地的国情了。其它工业产品以空调的保有率最高,在部分城市竟然高达百分之八十左右,电视、冰箱以及大巴、工程机械等等的市占率也很不错。看来“一带一路”对解决中国产能过剩是一个很好的办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图:由于经济不好,很多市中心附近的房子都破烂不堪,这个房子的安全问题太严重,窗户上方中间的砖墙极易垮塌,但楼上楼下仍住得有人家</span></p> <p class="ql-block">本图:仔细看房子中间那条半米宽的裂缝,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有人愿意冒此风险的,而此地居然就在市中心国家最高拉达(国会)不足二百米的位置。这些房子其实是苏俄时期,具有高度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建筑,精雕细琢的门厅和窗户,以及墙上精美的人物浮雕,无不诉说着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本图:得益于苏联时期重视教育的延续,当地人无论衣着和行为举止,无不透露出良好的教养,与他们的经济状况形成极大反差,让我们这些游客相形见绌、自行惭秽(本图系公共场所偷拍)</p> <p class="ql-block">本图:作者正在讨论诺亚方舟遗址的真伪问题</p> <p class="ql-block"> 关于诺亚方舟遗址,权威单位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至今没有结论,这个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问题就因为政治原因悬而未决,实在是世界的一大遗憾!</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不要妄言世界的真伪与对错,因为以人类现有的知识对世界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我们每一次科学的突破,可能只是离真相更近了一步而已。比如量子纠缠,两个不能再分的粒子不论距离多远,移动一个另一个也会有反应;比如困扰科学家至今未解的双缝干涉实验,一束光子通过两条缝后投在挡板上,有人观察和无人观察,挡板上的图案居然会大相径庭。这些用常识和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现象让我们惊讶的发现,我们对世界了解越多,才明白自己知道的越少。在这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人类48年前发射,以每秒17公里飞行的旅行者一号至今仍在以不变的速度飞行,但它要穿越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走出太阳系,估计仍需三万年,而太阳系不过是宇宙瀚海中可有可无的一滴水而已。</p><p class="ql-block"> 站在埃里温那著名阶梯的尽头,低垂的彤云压在亚拉腊山之巅,一束如剑的耶稣光透过层云,将她金色的光芒照在山下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刹那间我如醍醐灌顶,一种神奇且无法解释的安宁与幸福感瞬间充盈脑海,如梦如幻、如痴如醉-----</p><p class="ql-block"> 放弃人类的自大吧,我们认识世界的数千年,在宇宙的尺度里不过是电光火石的刹那,唯物主义也好唯心主义也罢,都不是对宇宙的终极解释。让我们用最卑微的态度和最虔诚的心,对这个需永远探索的未知世界表达我们由衷的敬意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9日于花溪云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