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情绪稳定,做有幸福感的教师——【每周一文】第一篇

莹莹老师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无论做什么工作,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那么就接受你现在所拥有的,并换个心态拥抱它。 ——题记</b></p> <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我检查身体就花了一千多;</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费用都用来买药了”;</p><p class="ql-block"> “下班到家最怕接到学校的电话”;</p><p class="ql-block"> “真不知道初一那一年带学生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餐厅吃午饭的时候,一波波吐槽纷纷而至……没错,这就是我们这群来自农村中学老师的真实心理。</p><p class="ql-block">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无数教师坚守讲台,用知识的火种点亮孩子们的未来。然而,农村教育的琐碎与挑战,有时会让这份坚守蒙上情绪的阴霾: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培训学习、参加活动、钻研课题,和学生交流谈心、疏导心理、家访送教……每天工作满满,身心俱疲。</p><p class="ql-block"> 细想一下,我们的累其实都是“自找的”, 我们终究是对自己的学生最上心、寄予期望值最高的“外人”。长期这样下去,如果状态得不到调整,教师的工作心态会变得糟糕。但请相信,只要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幸福便会如田间麦穗,在用心耕耘中自然生长。</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首先,我们要允许一切的发生,与不完美的自己和学生和解。</b>教育本就是一场充满意外的旅程。允许学生偶尔犯错,就像允许麦苗经历风雨;允许自己偶尔疏漏,就像接纳土地偶有贫瘠。我们不是完美的圣人,只是引路人。当学生调皮时,想想自己童年的模样;当教学有遗憾时,告诉自己“下次更好”。以平常心接纳一切发生,不用力过猛,幸福便会在松弛中滋生。</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其次,要学会工作和生活剥离,聚焦问题本身而非自我否定。</b>工作就是不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回到家就要学会好好享受。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别陷入“我是不是很失败很糟糕”的情绪内耗,而是分析学情、调整方法;当家长不理解时,别被“不被认可”的委屈裹挟,而是理性沟通、争取支持。解决了问题,情绪自然会消散,幸福感也会在问题的迎刃而解中升温。我们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非把自己“耗尽”在工作里。</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最后,要学会适当倾诉,在家人、同伴与乡土中汲取力量。</b>别把自己的烦恼憋在内心硬扛,和同事聊聊教学妙招,和家人说说生活点滴,和学生谈谈成长梦想。乡村的人情味是最暖的治愈剂。内心明媚的你,会发现农村的星空很亮,田野很宽,不妨在课余去看看稻浪翻滚,听听鸟叫虫鸣。无法改变环境,就修炼内心——把心沉静下来,慢慢来,你会发现,学生的一个进步、家长的一句感谢、课后的一段闲暇,校园的一阵暖风,操场的一片落叶,都是幸福的具象化。 </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仁们,我们选择了耕耘乡土,便是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选择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带着积极的心态,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好好享受乡村教育的质朴与纯粹?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的路上,收获满溢的幸福感,做麦田里永远向阳的守望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者:王莹莹</p><p class="ql-block"> 日期:2025年10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