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纪念》——致敬隐蔽战线的无名先烈

Iris(艾瑞斯)

<p class="ql-block">作者 一路高歌</p><p class="ql-block">诵读 艾瑞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部《沉默的荣耀》轻轻掀开历史的帷幕,让1950年“吴石案”的真相重见天日。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四位烈士的最后一张照片里,没有恐惧与怯懦,唯有眉宇间的平静镇定,像淬了火的钢,刺痛着每个凝视历史的人——他们明知前路是深渊,仍以生命为笔,在隐蔽战线书写忠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石不仅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更是我党隐蔽战线当之无愧的“一号人物”,这位精通多国语言与军事谋略的“十二能人”,主动请缨赴台潜伏,身居国民党军界核心却甘冒灭顶风险,将关乎战局的核心军事情报加密传递,为解放事业撕开关键缺口①;朱枫以探望女儿为由跨海赴台,凭借亲属掩护完成情报交接,被捕后吞金明志未果,面对酷刑仍坚守秘密,连敌方审讯者都不得不赞叹其纪律与精神①;聂曦作为吴石的得力助手,以交际科科长身份充当情报信使,临刑前面露微笑、毫无惧色,用从容诠释信仰①;陈宝仓时任国民党军“中将高参”,曾主持日军受降仪式,后以自身职位为屏障为情报工作提供掩护,身份暴露后从容就义①。四人各司其职又紧密联动,用“宁为玉碎”的抉择,印证了共产党人“忠诚刻进骨血”的气节,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是2013年为纪念20世纪50年代牺牲于台湾的隐蔽战线英烈所建,因山势而建的广场上,景观墙以黑白曲线隐喻台湾海峡,镌刻着毛主席题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②。墙上846个阴文镌刻的名字,是经多方考证发现的烈士英名②;而这仅是冰山一角——1949年前后,1500余名干部秘密赴台,因叛徒出卖,1100余人被公审处决,更多人终成无名英雄①,墙体留白处正为未来增补新发现的名字预留空间。这里没有详尽的生平传,却藏着最动人的信仰:先烈们如暗夜微光,潜伏在敌人心脏,用密电码传递情报,用沉默守护信仰,连牺牲都带着未说出口的秘密。这样的牺牲怎不令人心痛,这样的忠魂怎不令人怀念,这份沉甸甸的历史又怎敢不铭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共产党人的气节,是朱枫面对酷刑时紧咬的牙关,是吴石移交情报时坚定的眼神,是明知暴露仍要将最后一份信息送出的决绝,是聂曦被捕后守口如瓶的沉默,是陈宝仓以中将之身甘为掩护的无畏。没有硝烟的战场更显残酷,他们以孤独为甲,以忠诚为刃,在看不见的硝烟里,为民族解放与统一大业铺就前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们循着《沉默的荣耀》的足迹回望,更懂这份“沉默的荣耀”有多沉重。铭记他们,不仅是缅怀,更是传承那份“苟利国家生死以”③的气节;感恩他们,是要以他们的精神为灯,在时代征程上续写荣光,推动两岸统一,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山河,终将圆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引用来源</p><p class="ql-block">1. 中国长安网:《71年前的今天,他们血洒台湾》</p><p class="ql-block">2.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筑广场铭记无名烈士》</p><p class="ql-block">3. 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p><p class="ql-block">2025.10.1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自网络致谢原创分享!</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