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记星球第12期早起团读书会</p><p class="ql-block">读书写作,与光同行! </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5年 10月15日 </p><p class="ql-block">📕 书名:《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Day15</p><p class="ql-block">共读页码:238-256页</p><p class="ql-block">🌻 组别 : 5班10组</p><p class="ql-block">🎊 姓名:元泽妈妈</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坚持早起读书《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打卡第15天,先为自己这15天的坚持点个赞👍🏻,没有迟到,没有请假。而且还从书中收获了许多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后悔自己读这本书读晚了。</p> <p class="ql-block">🌻.金句分享:</p><p class="ql-block">#归属感:1.父母要起到模范作用 2.父母要让孩子有被需要的感觉 3.父母要发掘孩子的特长,建立优势领域 4.父母要坚定的站在孩子的背后,成为孩子的力量源泉。 </p><p class="ql-block">#存在感</p><p class="ql-block">1.关注孩子——我看见你了 2.让孩子有被需要的感觉,让孩子有价值感 3.尊重孩子的个性 4.允许孩子对父母的挑战 </p><p class="ql-block">#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总喜欢对事不对人,遇事喜欢分析对错,这样做会严重摧毁孩子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正确的做法是“对人不对事”,暂时把事情的对错放一边,先关心你的孩子,坚定地站在你孩子的身后,成为他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尊重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存在个性化表达,把他当成人看,而不是孩子。</p><p class="ql-block">#12-20岁,处于社交期,有脱离父母,融入社会的想法,这时就需要存在感。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在家庭教育的漫长旅程中,我们总以为“爱”是万能钥匙,可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才猛然发现,原来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近期阅读《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的相关章节,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中关于#青少年“社交期(14-21岁)”心理营养的阐述,让我醍醐灌顶。这个阶段的孩子急需“存在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或通过标新立异的穿着,或通过特立独行的行为来寻求关注,就像《搏击会》里那些通过搏击证明自己存在的青年。身为家长,我们不能简单将其归为“叛逆”,而要看到他们对“被看见”“被需要”的深层渴望。</p><p class="ql-block">那如何给予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呢?书中给出的方法切实可行。关注孩子,让他感受到“我看见你了(I see you)”,不是流于表面的观察,而是真正看见他的优点与独特;让孩子有被需要的感觉,创造机会让他为家庭做贡献,在参与中建立价值感;尊重孩子的个性,把他当成独立的个体,允许他个性化表达;允许孩子对父母的挑战,因为这是他建立自我、突破认知的过程。这些方法打破了我对“权威型家长”的固有认知,原来适当的放手与尊重,能让孩子更有力量地成长。</p><p class="ql-block">🌻同时,书中关于心理营养缺失会导致偏差行为(寻求关注、争夺权力、报复、放弃)的论述,也让我警醒。心理营养的缺失并非“感冒”,不会自愈,若不干预会影响孩子一生,甚至代际传递。就像书中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补充心理营养,任何时候都不晚,缺什么补什么,要有耐心,给孩子“解冻”的时间,也给自己成长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让我触动的是“#身份定位”的观点。家庭教育如同培育种子,爱与环境是阳光雨露,而孩子的身份定位是内在基因,决定他能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小草。这让我明白,除了给予心理营养,还要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塑造积极的人生剧本,让他的“正根”深深扎入土壤,拥有抵御风雨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完这些章节,我深感家庭教育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艺术。爱只是基石,心理营养的补给、身份定位的塑造,都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养分。作为家长,我们要走出“爱就够了”的误区,以更专业、更用心的姿态陪伴孩子,在他每个成长阶段都给予恰到好处的支持,让他在爱与智慧的滋养下,成长为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共读这本书!一起学习更多的家庭教育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