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三国、记忆历史(东北边境风情游第6天)

星期六小伙

<p class="ql-block">80岁“小伙”,肿瘤切除,康复三年,2025年6月18日至7月10日,从锦州出发,沿着鸭绿江、图门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辽河,23天行程6700公里,至达中国东极和北极,驻足6个国门口岸,触摸11个界碑,观赏82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3日清晨,至延边朝鲜民族园广场游览。7:30分从延吉市出发,11:00分到达珲春市防川景区,13:00分告别防川,中巴车经珲春,沿331 国道行驶,18:00分到达黑龙江省东宁市。</p><p class="ql-block">主要景观:防川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清晨,游览延边朝鲜族民族园广场</p> <p class="ql-block">7:30分,告别延吉。</p> <p class="ql-block">11:00分至珲春市防川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珲春历史悠久,唐渤海国时期就已经开辟了从盐州到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在黑顶子(今珲春市敬信镇)置乌尔浑山卫,防春是乌尔浑山卫辖境内通往东海(今日本海)的重要卫所,清朝时开辟了图门江至日本和内地航线,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东方第一村一一防川村</p><p class="ql-block">‍防川村地处珲春城区以南70公里处的敬信镇,整个村子东西长1公里、南北宽0.5公里,面积大约14平方公里,该村是一个自然屯,共31户、95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防川村被誉为“东方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防川是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的地方,交界地带只有900米左右,素有“雁鸣闻三国,虎啸撼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站在祖国的东方第一村土地上,看着图门江左边俄罗斯的包德格尔那亚镇,望着图门江右侧朝鲜的豆满江洞,遥望只有15公里之远的日本海,真是慷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图门江两岸是中国的土地,图门江江口是中国的出海口。</p><p class="ql-block">‍ 15世纪中叶之前,图门江两岸归中国女真部落居住。</p><p class="ql-block">‍15世纪中叶,朝鲜李氏王朝通过驱赶中国女真人占据了图门江南岸,图门江开始成为中朝界河。</p><p class="ql-block">‍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军队兵临瑷珲城下,要求清政府割让土地。1858年中俄签订了《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定为中俄“共管”。</p><p class="ql-block">‍1860年沙俄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进一步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原40多万平方公里的“共管”土地(包括库页岛)。两个条约使中国丧失了1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p><p class="ql-block">‍后又因清政府勘界大臣的昏聩,导致图们江北岸落入俄国之手,中国通往日本海的路径被完全切断。</p><p class="ql-block">‍距离图门江入海口仅有15公里的防川村,也只能望海兴叹。这短短的15公里成了一条最难跨越的地理鸿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防川村,从此长期孤悬海外,被俄朝包围其中,成为一块“飞地”。</p> <p class="ql-block">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让大片国土后,由于晚清将领吴大澂据理力争,为今日的防川守住了这方土地,这片土地如楔子般嵌入俄朝之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若失去防川,中国将彻底被俄朝封死,丧失在日本海方向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防川通往外地的唯一道路是洋馆坪路。清朝时期的洋馆坪,是吉林的一个地名,光绪初年时期设立,地势比较宽敞,因向阳而得名“阳关坪”,后来因历史变迁,口口相传等因素影响,这一名字随着时间流逝才被讹传为 “洋馆坪”</p> <p class="ql-block">1957年,图门江水冲断了最窄的洋馆坪路段,致使当地百姓一度不得不借道俄境出入防川,史称“借路行”。关闭的两扇门,就是当年我们借道俄罗斯的进出口。</p> <p class="ql-block">1983年8月8日,政府在图门江中用青石填筑,修成了这条宽8米呈弓型的大堤。1992年,为了防止大堤再次被河水冲垮,于是政府又投资加固了洋馆坪大堤,从而彻底解决了通行困难。防川村,从此不再“孤悬海外”。</p><p class="ql-block">‍洋馆坪路堤全长888米,宽8 米,是中国最窄的领土,大堤北侧起始段立有“洋馆坪路堤”石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洋馆路堤,路的南侧是图门江,岸边用铁丝网拦着,江对面是朝鲜;北边路地一侧的公路路基下,另一 道铁丝网与公路同行,铁丝网的另一边就是俄罗斯领土。行车经过可以看到铁丝网上挂着“严禁攀越国境”的告示牌。</p> <p class="ql-block">龙虎阁坐落于中俄朝三国交际处,以可极目远眺三国风光而闻名,并因清朝爱国将领吴大澂所立的“龙虎石刻”而得名,是珲春市防川景区的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北面</p> <p class="ql-block">西面</p> <p class="ql-block">南面,墙面镶嵌“龙虎”二字。</p> <p class="ql-block">龙虎阁,高64.8米,底部采用堡垒式设计,象征边关重地,顶部为仿古风格,彰显传统建筑文化,整体寓意“边光堡垒坚不可摧”。</p> <p class="ql-block">龙虎阁共13层,其中5至9 层是不同内容的展览陈列室,10至12层为观光区。</p> <p class="ql-block">龙虎阁北门为入口,游客排队进入,北门旁边的广告牌。</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乘电梯直接到10楼室外观景台,电梯顶棚上的龙和虎卡通。</p> <p class="ql-block">站在10楼室外观景台,一眼望三国。</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的祈福墙</p> <p class="ql-block">中国“东方第一哨”</p><p class="ql-block">位于中俄边界山岗上,是我国地处最东部的边防哨所,因此被称为“东方第一哨”。</p> <p class="ql-block">图门江</p><p class="ql-block">‍发源于中朝边境长白山主峰东麓,江水由南向北流经中国吉林省的和龙市、龙井市、图门市、珲春市,之后流经朝鲜的两江道、咸境北道,以及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最后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图门江干流总长525公里,中朝界河段长 510公里,俄朝界河段15公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俄朝铁路大桥</p><p class="ql-block">‍横跨图们江的铁路大桥,是1950年修建的,全长530米,桥上5个低矮的栏杆属朝鲜,3个高耸的栏杆属朝鲜,大桥虽然有8孔,但能够正常通行的只有3孔,桥底到水面的距离则不到10米。</p> <p class="ql-block">晚清名将吴大澂据理力争,为中国夺回了图门江的出海权。图门江本是中国东北通向日本海的天然通道,但俄朝铁路大桥仅8米的低矮桥身,阻断了中国通往日本海的航路,硬生生将我国的货轮封死在内河。</p> <p class="ql-block">龙虎阁9 层陈列室内,展览着晚清将领吴大澂力争领土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吳大澂,清迁官左副都御史,光绪六年(1880年)被授予三品卿衔,负责宁古塔、三性和珲春的边防守护。</p> <p class="ql-block">1885年年底,奉召同宁古塔副都统容山、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俄国使臣重勘东部边界,他发现黑顶子地区被俄国占领多年,但依照《北京条约》中的规定,黑顶子应属清廷管辖,于是他据理力争,再三辩驳,终于达成协议。光绪十二年(1886 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条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p> <p class="ql-block">吴大澂三大功绩</p><p class="ql-block">‍1.重立“土字牌”。沿图门江至海口30华里,陆路直线距离27华里处。“比较旧图,展拓十八里”。1886年6月21日,吴大澂亲赴埋没现场监立“土字牌”。</p><p class="ql-block">‍2.收回黑顶子地方。黑顶子山又名阿尔浑山,为珲春南部中心之地,已被沙俄侵占7年,若不收回,“则图门江百余里不复为珲春所有”。中国境内黑顶子地方,旧有俄国卡伦民房,议明于1886年6月,即光绪十二年迁回俄镜。随之吴大澂立调靖边军前往驻扎、屯垦,以防沙俄再侵。</p><p class="ql-block">‍3. 争回出海权。1886年10月2日,作为界约附件的《俄国关于中国船只出入图门江口事的照会》称:“由土字牌至图门江口三十里与朝鲜连界之江面海口,中国有船只出入,应与俄国商议,不得拦阻”。</p> <p class="ql-block">土字牌</p><p class="ql-block">位于防川中俄边界,是1886年中俄双方重勘珲春东部边界谈判后所立的界标之一。“土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我侧正面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 字,其左竖向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侧刻有俄文“ T”字,“土字牌” 牌体完整,字迹清晰。</p><p class="ql-block">‍“土字牌”,是防川景区主要景点之一,距离龙虎阁2.2公里,受时间限制,没有亲自走到景点游览(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龙虎石刻为花岗岩,高1.4米、宽1.38米、厚1米。“龙虎”二字系钟鼎文(金文)双沟雕刻法,即此次岩杵河谈判前吴大澂所撰写,当地人为纪念民族英雄吴大澂的贡献,将其“龙虎”二字刻在花岗岩上,立于凉水河东孤山子东侧,中朝交界的图门江边。龙虎即龙盘虎踞、龙骧虎视的缩写,意在表明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龙虎生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誓死保卫祖国边疆,捍卫祖国领土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2013年4月,龙虎石刻迁移至“龙虎阁”一楼西门厅,作为“镇阁之宝”。</p> <p class="ql-block">西门厅设有俄罗斯进口馆,货架上摆满了具有俄罗斯风味的各种商品。</p> <p class="ql-block">从龙虎阁西门出来,左拐便是防川边境栈道,受团队集合时间所限,只走了一段。</p> <p class="ql-block">站在栈道上,近距离的视观图门江和江对面的朝鲜</p> <p class="ql-block">防川,再见!珲春,再见!吉林,再见!</p> <p class="ql-block">20.00 分至黑龙江省东宁市,晚住东宁快捷酒店。</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用手机拍的,只是记录,备存自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