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昵称:zmzg龙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42197769</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自拍(老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武汉长江大桥68岁生日,翻开家中那本泛黄的相册,一张拍摄于 1982 年底的照片总能瞬间将我拉回往昔岁月。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武汉,照片里,年轻的父亲身着笔挺的军装,身姿挺拔,而十九岁的我依偎在他身旁。身后,一辆解放牌汽车穿桥而过,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横跨长江两岸,如一条钢铁巨龙,气势磅礴。父亲总说,这座桥承载着他太多的回忆与情感,因为他所在的铁道兵一师部队,是唯一参加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铁道兵部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铁道兵战士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如同一条难以跨越的天堑,横亘在祖国南北之间。“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古代诗人对长江波涛的描绘,生动展现了长江的凶险与难以征服。武昌与汉口隔江相望,过去只能依靠木船和轮渡运送物资与行人,不仅载重有限、耗时费力,遇上恶劣天气,南北交通便会被迫中断。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一座现代化大桥沟通大江南北,成为了迫切需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人民渴望长江 “天堑” 变 “通途” 的设想由来已久,但在旧时代,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直到新中国成立,1950 年 3 月,人民政府组织桥梁专家和建桥工人,在苏联专家协助下,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勘测设计。经过两年零九个多月的勘探与三次设计会议,初步设计完成。1954 年 4 月,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汇聚武汉,其中,父亲的老部队铁道兵一师肩负重任,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建设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复杂庞大,它不仅是一座横跨长江的两层大桥,还包括汉水铁桥、汉水公路桥、跨线桥、火车站等一系列工程。其首期工程是兴建汉水铁桥和汉水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3 年 2 月 27 日,汉水铁桥工程开工。为了在洪峰到来前完成水下基础工程,铁道兵一师的战士和工人们日夜奋战,风雨无阻。即使在春节阖家团圆之际,工地上依然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他们采用机械化施工,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于 1954 年 5 月 21 日将江中最艰巨的五个桥墩全部修出水面,为汉水铁桥的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钢梁拼铆和架设工作有序展开,为向国庆节献礼,战士和工人们日夜不停,9 月 27 日,铁桥钢梁基本架设完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5 年 1 月初,汉口、汉阳铁桥两端的联络线铺轨工程结束。汉水铁桥的建成,不仅连接了汉口和汉阳,更为正桥和汉水公路桥的修建运送了大量建筑器材和物资,还培养了众多经验丰富的建桥人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4 年 10 月 30 日,汉水公路桥开工。建设者们借鉴汉水铁桥的经验,在江上建立水上混凝土工厂,加快施工进度。尽管所用混凝土比汉水铁桥多三分之一,但他们仅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便在 1955 年 12 月 26 日建成汉水公路桥,并被命名为 “江汉桥”。此后,建设者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武汉长江大桥正桥的建设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5 年 9 月初,长江大桥工程正式开始。在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长江水情复杂,施工环境恶劣,但铁道兵一师的战士们和其他建设者们毫不退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了 “管柱钻孔法”,将水下施工改为水上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曾无数次给我讲述他从老战友那里听来的故事:那时的工地,日夜都是一片繁忙景象。当盛夏的夜幕降临,千百盏灯火齐明,照亮了蛇山和龟山。在长长的水上工地,啪啪的风铆枪声,轰鸣的马达声,以及各种复杂的机械操作声远近和鸣, 像一支雄伟的交响乐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铁道兵战士和建设者们怀着让大桥早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坚定信念,战胜了洪水与酷暑。1956 年年底,工程完成年度计划的 116%,桥墩建设、钢梁架设等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 1957 年,建设者们更是鼓足干劲。建桥队伍展开劳动竞赛,你追我赶。3 月 3 日,联结桥头的铁路和公路路基基本完工;3 月 16 日,江中八个桥墩工程全部完工;5 月 4 日,大桥钢梁在江心六号桥墩合龙,并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 月 25 日,武汉长江大桥全部工程竣工,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1957 年 10 月 15 日,隆重的通车典礼举行,从此,南北交通被大江阻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武汉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它的建成,使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成一体,南方与北方的铁路干线相互贯通,大江南北的运输畅通无阻。同时,它也将武汉三镇紧密相连,极大地推动了武汉地区经济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桥,是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是铁道兵精神的象征。虽然父亲没能亲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但铁道兵一师部队在建设中展现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精神,却深深烙印在父亲心中,并通过他的讲述传递给我。每当抚摸着老照片,听着父亲讲述那段历史,仿佛能看到铁道兵战士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身影,能感受到他们为祖国建设无畏牺牲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当代,武汉长江大桥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壮大,见证了中国桥梁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历程。同时,武汉长江大桥所蕴含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我国桥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一座座现代化大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30座大桥飞架长江之上。但武汉长江大桥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我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和江水,心中总会涌起对铁道兵战士和所有建设者的敬意,也更加明白,这座桥不仅是钢铁铸就的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一座“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精神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传承着属于那个时代的荣耀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拍摄地点/武汉长江大桥、江汉桥、汉江铁路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拍摄时间/2025年5月~6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配乐/《长江之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您的欣赏与鼓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