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定义,<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阳系有八颗大行星</span>,从内到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下是对它们的简要介绍:</p> 水星 <p class="ql-block">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体积最小、昼夜温差最大的行星,表面布满陨石坑,宛如月球。</p><p class="ql-block"> 由于其与太阳的距离非常近,所以它在八大行星公转周期当中是最短的,仅需88个地球日就可以绕太阳公转一圈。并且水星有着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轨道偏心率。水星就像是太阳系中的一个“热石头”,在面对太阳的一面,温度极高,可达到430°C,而背对太阳的一面,温度又极低,能降至 -170°C,这种巨大的温差主要是因为它几乎没有大气层来调节温度,使得太阳热量直接辐射到表面,没有缓冲和保温的介质存在 。</p> 金星 <p class="ql-block">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体积和质量最接近地球,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其拥有浓密且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层。</p><p class="ql-block"> 金星是太阳系中颇为特殊的行星,它的浓厚大气层在失控的温室效应下不断加热,使其成为太阳系最热的行星。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如同一个超级保温罩让其热量难以散发,表面温度极高最高温度可达485°C,<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太阳系最热的行星。 </span>最低温度也有465°C。它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行星,距离太阳0.725天文单位,它的公转周期为224.7地球日。在天空中非常明亮,有的时候会在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傍晚处于天空的西侧则称为“长庚” 。</p> 地球 <p class="ql-block">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有液态水海洋、富含氧气的大气层,其独特的环境条件构成了生命的完美家园。 </p><p class="ql-block">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也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这里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而且是太阳系中唯一能让水以液态存在的星球。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被水覆盖,拥有由外地核产生的地磁场,在某程度上阻挡了不少来自宇宙中的有害射线。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约1.5亿千米),使得地球的平均温度较为适宜生命存在。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89.2°C,最高温度达到57.7°C,平均气温为14°C。地球完成公转需要365天,自转周期为24小时,正是公转和自转让地球上有了四季更迭与昼夜交替。</p> 火星 <p class="ql-block"> 火星:表面富含氧化铁,呈现出红色外观,有干涸的河床、极地冰冠等,是最具人气的“红色星球”,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有人类未来殖民的星球之一。 </p><p class="ql-block"> 火星是一个多尘、寒冷、沙漠化的星球,大气层很薄。红色的火星是因为土壤富含铁质,其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53%)左右,质量为地球的14%。火星距离太阳非常遥远,超过了1.42亿英里,公转周期为687天。火星的表面温度最高为20°C,最低为 -139°C。火星拥有太阳系最大的火山 - 奥林柏斯山,海拔高出地面24公里,几乎是地球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约8844米)的3倍。火星还有两个小卫星分别叫做Phobos和Deimos,科学家相信火星数十亿年前曾是个拥有湿润、厚重大气层的美丽星球,现在还有诸多证据显示火星过去有水的存在。</p> 木星 <p class="ql-block">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主要由氢、氦等气体组成,拥有强大的磁场和绚丽的云带,其标志性的“大红斑”是一个巨大的风暴。 </p><p class="ql-block"> 木星是太阳系中的“大块头行星”,其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庞大,质量是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质量总和的两倍,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从内向外算为第五颗行星,木星没有固体表面,它的表面是气态的。木星拥有一个极为壮观的大红色斑点,这其实是一个上百年都不曾停歇的巨型风暴。木星的公转周期为11.86年,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钟。木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等元素,在深层的大气压力下,氢会呈现出液态甚至金属态的特殊性质。</p> 土星 <p class="ql-block"> 土星:以拥有最壮观、最明显的行星环系统而闻名,行星环由无数冰粒和岩石碎片组成。土星的密度比水还小,是一颗气态巨行星。 </p><p class="ql-block"> 土星以其耀眼的土星环而出名,被称为带光环的明星行星。这些光环是一个包含着冰晶的复杂系统,环绕土星旋转而形成。它是一根太阳系中的气态巨行星,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仅次于木星。其公转周期为29.46年,自转周期为10小时14分钟。土星表面温度在 -140°C到 -180°C之间,土星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小的行星,如果有足够大的海洋,它甚至能够漂浮在水面上。</p> 天王星 <p class="ql-block"> 天王星:是第一颗借助望远镜发现的行星,其自转轴几乎倒在公转轨道面上,像是“躺着”滚着公转,大气中含有较多的“冰质”成分,呈现出淡蓝色。 </p><p class="ql-block"> 天王星是太阳系的第七行星,它与海王星都被归类为巨大的冰态行星。天王星的自转轨道与其公转轨道将近90度夹角,这个独特的角度使它看起来始终在旋转,并且看起来总是倾斜的。它在太阳系中的体积排第三、质量排第四。天王星的大气主要由氢、氦和甲烷组成,甲烷的存在使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蓝色调。天王星的表面温度大约为 -224°C,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最冷的行星之一,其公转周期是84.01年,自转周期为17.24小时。</p> 海王星 <p class="ql-block"> 海王星:是唯一通过数学计算而非观测发现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风速最快的行星,曾观测到大暗斑,因甲烷而呈蓝色,且蓝色比天王星更鲜艳、更深邃。</p><p class="ql-block"> 海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其表面长期被黑暗,寒冷以及肆虐的狂风所笼罩。它的公转轨道是距离太阳最远的,公转周期长达164.82年,自转周期为16小时06分钟,体积是太阳系第四大,但质量排名是第三。海王星是第一个由人类通过计算确定位置的行星,这受益于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海王星的大气成分主要包含氢气、氦气、甲烷,外观上整体呈现出一种深蓝色的色调,其核心可能是由岩石和冰组成。它的云顶温度在 -153°C到 -193°C之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