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忘不了要去的地方

海 恋.陈伯林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林 山、林榕官、王福 平、郑品官、杨 骅、郑 华、陈仲兴、张其进、张其诚、 陈扬乾、陈伯林</p><p class="ql-block">出 品:陈伯林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集镇,怎么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来是什么地方?岁月总算赠予了我的最温柔的追记。其实它的地理位置就是榕城的北部山脉,那里有许多村庄都是红色红土地的革命基点村。而且,榕城往北方向,是忘不了的这条古道地方。</p><p class="ql-block"> 入夏,总想安排一个时间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一条通往北方去的有落差的高速公路,是经过闽侯县白沙镇,该镇山与大湖乡山的交界地方有条小水沟,建有高速公路"大湖出口"处,若是遇上早、晚有云和雾的时节,小水沟将变成云海一片,分不清东南西北。那又是一个景观呈现你面前。</p><p class="ql-block"> 站在高速公路白沙镇那边山,可看到"雪峰山城欢迎您",又能看到"555第一驿站。站在这边山看那边山,一个高速公路就会在你眼前打个椭圆形状,似否像个音符呢?若是那琴韵悠扬,安静的一瞬间就会热闹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我的老朋友郑品官老师拍的,他是在福州市老年大学当摄影老师的。今天,他带学生来大湖返城回福州,他发现云雾缭绕,立马停车,拟采用无人机拍摄,没想到刚装好了机,云层退啊!退啊!那一下子拍云层的劲消失了,只好随手拍了留下来送给了老朋友。</p><p class="ql-block"> 郑品官老师:</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会士;</p><p class="ql-block">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亚洲摄影家联盟博学会士;</p><p class="ql-block">美国摄影学会影艺精通级认证(PSA);</p><p class="ql-block">福建省摄影家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福建省摄影艺术协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福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福州市老干部摄影学会会长;</p><p class="ql-block">福州市老年大学摄影学会会长。</p><p class="ql-block">福州市老年大学摄影教师;</p><p class="ql-block">国家高级高级摄影师。</p><p class="ql-block"> 2017年、2018年福州市优秀摄影家;</p><p class="ql-block"> 2022、2023年度福州市十佳摄影家;</p><p class="ql-block">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年全球华人摄影十杰;</p><p class="ql-block"> 《电焊工作》荣获2018中国第17届国际艺术展览入展作品。</p><p class="ql-block"> 夏纳国际摄影节,2019年度摄影金像奖获待者。</p><p class="ql-block"> 2021、2022年荣获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第八届海峡摄影年度十佳摄影师"称号。</p><p class="ql-block"> 2022年度荣获"第九届福建省摄金像奖一一一创作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俩朋友福建省文联孙永明、林榕官受邀《闽侯大湖风光》电视专题片组委会,专程前来大湖地区拍摄旅游风光,前后来过十多次。</p><p class="ql-block"> 某日清晨,摄影师林榕官起了个大早,跑到大湖乡党委楼三层,架起镜头对准大湖乡第三座旧衙门一个角落,拍下这棵带松树的风光片。</p> <p class="ql-block">  解放前,交通不便,据老人家说,福州出省的公路没有一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位大湖乡大坪村人,当了什么大官,他就主张开一条福州至古田公路,(俗称:福一一古线)从此福州市就有了出省的第一条公路,那时也就是唯一的出省公路(仅仅传说,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福州往北的公路没有,想往北只能走石头路,大部份的人都从福州坐船到白沙镇,然后上坡走石头路经过几个自然村到达大湖,再往北继续走石头路上廷坪乡、古田县等地。此路古老而又长,一路上故事也多,各个自然村都有给客人休息的地方,便叫饭店等。大湖人最有体会,半夜三更经常听到挑担子声音,歇脚吃饭、过夜的都有。</p> <p class="ql-block">  1081年,宋朝元丰四年,由闽县、侯官、怀安、闽清、古田等5个县,在大湖设立了巡检司(相当于检查站),时间长达六百多年,到1734年巡检司才移到现在的闽侯县南屿。</p><p class="ql-block"> 同年,大湖设立了侯官县大湖分县,由侯官县划出12个都,给大湖分县管辖区,并置政了二百多年。由于没有档案记录传给后人,所以很多故事都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  大湖乡韩坂自然村張其进、张其诚讲过,我自己本村族谱就有记载,在明朝姓韩的人迁居到此,他们就有见过大湖分县的文函就藏于此"堡裡"(房屋名),后来,也不知那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  1941年,福建省一场著名的抗日胜仗遗址,就发生在这里一一一大湖抗日战役。</p><p class="ql-block"> 大湖是闽侯县唯一的老区基点乡。</p> <p class="ql-block">  1941年4月,福州100军守军,听说日军已进闽江口都纷纷向北逃离,福州第一次沦陷。</p><p class="ql-block"> 日军在福州兵分两路,一路向北岭,一路走水路闽侯县白沙镇。在闽北的政府军第十三补充兵训处李良荣、郭志雄等人听到此消息,都向省政府请缨参战,当该处获得省政府批准后临时组建一个装备团,最老兵才三个月,他们从南平下船去福州方向,在闽侯白沙镇上岸,临时司令部设在大湖乡江洋村,下半夜派侦察队伍到白沙镇侦查情况,得知日寇还在睡大觉就跟敌人打起来。</p><p class="ql-block"> 当部队退到秦洋村祭洋顶山顶时天亮了。山头被敌围住,又从福州派飞机来轰炸,又无增援部队,结果失守了,敌人胜利后再向北大湖进犯。</p> <p class="ql-block">  江洋司令部的政府军即退到大湖坂头村。夜间,再组建由郭志雄领队,当地人带队。走山路天亮了到寨上双髻峰。郭副团长即进说我们的车战斗状态,地图、望远镜等正在观察地形时,发现对面浮岛山上有动静,一梭子弹直射郭副团长胸部,当场壮烈牺牲了,战士们化悲痛为力量,发誓要为郭副团长报仇。</p> <p class="ql-block">  敌,先到大湖的日寇也没等后面的敌人到,就先往前,雪峰、东姚、岭头等村庄去。后达的敌人就在厚塘、郎官、大湖等村庄住下想做居点。特别在寨上、大湖、厚塘、箬洋、等村庄迫害的比较的比较厉害。大湖一家九口人被杀八口,只剩下背上睡觉了一缨,子。</p> <p class="ql-block">  "湖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缅怀在大湖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和解放战争牺牲的革命烈士而立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年,闽、浙、赣区管委会派左丰美、高原等领导,在大湖发展了郑其土等十多位革命地下党组织。1946年至1949年,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工作部林白部长和张元筹、王金佃等领导组织下,先后在大湖地区发展了30多个村庄。在福州、连江、罗源等地开展了有声有色的革命斗争。</p> <p class="ql-block">  1986年,闽侯县政府严格按照福建省政府文件规定要求,圈定大湖为革命老区乡,这也是到目前为止,闽侯县唯一的只一个"大湖老区乡"。</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前几年去俄罗斯时拍的,应该是原苏联时代塑造的,如果将它移来用,我认为是个佳佳品图案。</p> <p class="ql-block">  万工池有很多故事。池边上建有唐朝的枯木庵,关键庵内刻有千余年的唐朝"树腹碑",那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树腹碑"。</p> <p class="ql-block">  唐·闽王王审知到雪峰山后,筹集巨资,兴建了"南方第一丛林一一一雪峰崇圣禅寺"。</p><p class="ql-block"> 雪峰崇圣禅寺故事诸多。传说,雪峰寺土地是大湖乡兰田村有位财主赐送的。雪峰山上还有一块会出米的大石头,米量也刚好够寺庙师傅吃一天量,贪心就没有了。雪峰山顶上有记载过的"应朝泉",不知现在如何?</p> <p class="ql-block">雪峰牡丹花开艳丽。</p> <p class="ql-block">  雪峰山城从大湖乡珍山村"555"珍山第一驿站开始,"666"、"777"、"888"、"999"………</p> <p class="ql-block">  千余年的郎官诸天宫,得到侯官县大湖分县的官员们大力支持,乡亲们共同资助扩建,并多次修善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某日,雨后天神送美,在诸天宫上空套上两层"金框",更显诸天宫整座山脉雄伟状观,保佑信徒平安幸福。。</p> <p class="ql-block">  闽侯石牛山风景区,是陈扬乾以他的双脚踏出来的,他放下了家庭的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了旅游行业的。</p><p class="ql-block"> 1992年,陈扬乾邀了刘友榕(福建经济报社总编辑)、刘友多(福建省林业厅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伯林(福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陈扬乾带路,整整走了一天,还好晚上有月亮光线,不然走不回来了,晚上差不多八点三十分抵达大湖街。</p><p class="ql-block"> 从此, 陈扬乾在大湖大量地收集了景区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资料,丰富的生态资源石牛山,以瀑布群著称于世。该景区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娃娃鱼",约有近百亩野桂花林,水沟壁上到处都是兰花,野枣,野梨枝等等。</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省、市画家,几次走进石牛山写生。福建画报做过专题报道。省、市电视台新闻媒体多次报道过。</p> <p class="ql-block">  1993年,一本与福建地质学校林斯扩老师合作创作的《雁荡型"风景区一一一石牛山》,在福建地图出版社正规出版。</p><p class="ql-block"> 首先感谢福建地质学校高级教师林斯扩老师,他文章精练,但年纪一直倾斜耄耋,几年后仙世。林斯扩老师是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地球》杂志科学专栏作家、福建省自然保护区评委会委员;其次感谢的老朋友是福建省林业设计院刘友多同志,林业方面的森林知识,全由刘友多同志提供;地质、地貌方面的全由陈伯林、林斯扩老师概说,该景区是火山岩地层,水质方面相对干净,如果源头的水没受污染,那娃娃的生存第一条件就好办多了。</p>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新华通讯社福建分社,在福州举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国首届海峡诗酒节活动,其主要是新华社南方信息中心陈小兵主任总策划、指挥、运作的,特邀请了海峡两岸知名品牌的企业,进行了交流、贸易、展览等等,其宗旨:张扬海峡两岸民族历史文化精神,树立海峡两岸经贸大交流。</p><p class="ql-block"> 内容:</p><p class="ql-block"> 一、首届海峡名酒展示,特邀金门髙粱、马祖大酒、东引二锅头等。</p><p class="ql-block"> 二、首届海峡龙舟赛,特别台海相隔40多年后,今逢榕城有着重大的民间活动之一。</p><p class="ql-block"> 三、首届海峡诗集、书画大展;大量展示海内外著名诗人、书画家等,台湾地区著名文学、艺术家等作品。</p><p class="ql-block"> 四、海峡诗酒文化笔会,特拟邀海内外著名待人、书画家等。 </p><p class="ql-block"> 五、"中国首届海峡诗酒节"会刊印刷四期。</p><p class="ql-block"> 六、大型文艺晚会。</p><p class="ql-block"> 七、海峡诗酒节摄影大奖赛。</p><p class="ql-block"> 八、海峡两岸揽胜行。</p><p class="ql-block"> 九、参加中国海峡诗酒节主要单位有:福建省贸易厅、福建省轻工业厅、福建省旅游局、福建省体育运动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福建省食品公司、福建省龙舟赛、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糖酒副食品总公司。新华社福建南方信息咨询中心、福建省地平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福建省经贸委办公室原主任陈用博是的我朋友,后又认识了他的朋友林丽娜,我有一文章《酒是谁发明的……》,还请教了她改一改。感谢!</p> <p class="ql-block">  《闽侯大湖风光》电視专题片由闽侯县政府主办,特别省级领导大力支持帮助,黄瑞霖(原福建省副书记)特为大湖老区乡题写电視专题片片名,还叫朋友"多支持一点大湖老区乡"。</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感激不尽的洪玉梅女士,她看了专题片提了一些意见,后又义务为该片邀媒体补拍了野外镜头,从新编辑。在众多的朋友、单位支持大湖老区乡,终于在新世纪(2000年)与大众见面。</p><p class="ql-block"> 《闽侯大湖风光》电视专题片在福建新闻媒体上如:东南电视台、福建多个电视台播出等,并还刻了VCD。由陈长杯、郭秀华赞助,特邀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创作出闽侯大湖风光电视专题片主题歌曲《大湖颂》。吴怀枝、温少如出资赞助的用进口对开铜版纸印刷"闽侯大湖风光"挂历。让人印像最深刻的是闽侯邮电局,订了挂历一职工看后说,"这是闽侯县精品挂历"。还有福建省卫生厅张学梅主任帮助征订50份挂历,将挂历发往福建省卫生系统。</p> <p class="ql-block">  2001年,陈伯林向海峡摄影报社投稿闽侯石牛山风景区,后被《海峡摄影时报》旅游文化栏目组中的林建秀记者,她用专版形式介绍了《石牛山现代都市的后花园》。刊登出来后,被陈扬乾收藏了许多年,今天他又提供了此信息。</p> <p class="ql-block">  中国中原地区的河南洛阳是著名的牡丹栽培中心,有"千年帝都牡丹城"之称,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国花园等景点是赏牡丹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山东菏泽有1500余年牡丹栽培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基地。拥有9大色系、十大花型、1300多个品种。</p> <p class="ql-block">  牡丹花开富贵,它盛产于我国北方,我们南方要欣赏牡丹定要出省观赏。</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东南沿海我省福建福州雪峰崇圣禅寺,从山东省荷泽引种数百种千余株牡丹品种。让福州人不出省可赏到花开富贵那种喜悦心情。</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一世纪,大湖乡马墘村村民集体出资,从山东引种绕太空过的牡丹品种,在马墘村与新塘村交界处,近千米仙峰殿山顶上搞起"中国航天牡丹园"。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牡丹众香国里最状观,冰封大地的时候,你正孕育着生机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你把美丽献给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兴的大湖农庄,可赏到野炊、篝火、0拉0K等等。</p> <p class="ql-block">  大雾飘飘然,去志雄关路上再往前走看看,大清早即可观赏到雾气腾腾的像黄山梦景似的景观,雾气往山顶上飘啊!飘啊!</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里景观都在自己身边前后转。</p> <p class="ql-block">  东墘老区村,后园里是东墘自然村,据后园里刘金水师傅说,别看这后园里自然村才五十几户,解放前,被评上地主的有三十多户,他们收租都是到外村收租金,如江洋等等。</p> <p class="ql-block">  别看这些老土墙,墙壁上的黑色斑点,是给有兴趣的人一个启发,大自然和墙壁上图例是给耳聪目明的人看的,而且这里的房间都是冬暖夏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刘说,这几年他们在福州赚了一点点钱,回家来盖起了这幢民宿三层楼,一个房间也都有二张标准化床。有电梯、卫生间、厨房、麻将桌、卡拉0K、谅亭等等,福州的朋友很爱欢跟他们回大湖后园里老家来,主要爱这里的山风,飘啊飘!</p> <p class="ql-block">  1998年,《闽侯大湖风光》电視专题片组委会拍电視时,发現了这后园里有一地主房樑上雕刻了"三国演义"。这几年后过去了,有一房主老奶奶顺口就告诉我们,这里很多年青人都往福州搬了,木雕的"三国演义"什么时候被人偷了也不知道,现在只剩下柱子下的石雕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6日,《福州晚报》新闻栏目专版刊登报道了雪峰山城的《民宿兴"百业"旺的》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消息提供者:闽侯县大湖乡新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仲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闽侯推出一村一品。箬洋酒香,千里乡亲谁不知。"劝我饮仙醪。千杯不觉醉"。会喝酒的这里个点,不要说冬天里喝点酒,暖暖心,就是夏天也爱眯一口。</p> <p class="ql-block">  福州市老年大学扬骅摄影老师。</p> <p class="ql-block">  大湖老区乡,我感觉正能量雕塑方面太少了,如果路边有些让人过目不忘的东西,拍拍照等。</p> <p class="ql-block">  2023年,中央电视台视新闻媒体采访了闽侯县大湖乡新塘村种植大户陈亨钿,极大的鼓舞着菜农们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有很多照片,不用介绍就可猜出来,经过介绍的照片显的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在大湖乡新塘村在新村一个角落拍到的。我的老师他告诉我,"也许我跟大家看法有些不同",这张照片的前景是否像个"人字?"那说明这新村的人气真旺盛。</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师郑品官,是福州市老年大学摄影教师,国家级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  原福建省省委副书记黄瑞霖,为闽侯县大湖老区乡服务很多。</p><p class="ql-block"> 该桥是座古桥,是东南交通的重要石砌单孔桥。俗称"风雨桥、廊桥、水尾廊桥"等等。此桥倒塌重建了多次,原来桥面上是木头柱子,木板还把它围起来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用现代钢筋混凝土浇筑成起来。假如现在做美国电视连续剧"廊桥遗梦"……有点像,比它还亮亮。</p> <p class="ql-block">  一到春天来临之际,这里的千余亩樱花🌸,就会引来无数的亲朋好友欣赏樱花。</p><p class="ql-block"> 某一年,正是农历正月初一,闽侯县大湖乡新塘村陈仲兴书记,接阿一个为解救外地人开车来看、游览者发生汽车困难,"有困难找书记",结果当地陈仲兴书记真的来帮助解决困难了</p> <p class="ql-block">  林 山,笔名山雨,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福州晚报社副总编辑。</p><p class="ql-block"> 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盈联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主编《福州十大名片》等,为主参与编撰的书籍有《世界福州十邑乡人创业史》《福州奇观》等。</p><p class="ql-block"> 退休前調福州市社科联任主席。</p><p class="ql-block">林山主席为大湖乡新塘村百年修淮厝作了大厅楹联一对;为大门口作了对联一对</p> <p class="ql-block">  2019年2月7日,受闽侯县大湖乡新塘村陈氏修淮厝委员会邀请无人机郑华摄影师,前来拍摄二百多人的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著名书画家孔巍孔巍,号云阳山人,著名画家、书法家。</p><p class="ql-block">山东曲阜人一一一孔子故里阙里世家,孔子第七十四代孙。毕业于曲阜师大美术系。研修于华美院小水专业高研班。幼承家训学习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宅耕不辍。</p><p class="ql-block">现任职务:</p><p class="ql-block">中国琴箫斋书画院常务副院长;</p><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山东孔子画院院长;</p><p class="ql-block">曲阜美协理事;</p><p class="ql-block">北京清华大学山水画创作基地职业画家;</p><p class="ql-block">浙江绍兴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家;</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美术网理事,持聘书画家;</p><p class="ql-block">泰山书画院名誉院长。</p> <h5> 《石牛大山》</h5><h5><br></h5><h5><br></h5><h5>  闽侯大湖有一头闻名遐迩的牛。这牛真牛,整座山以它为名,但却不是真的牛。</h5><h5>  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生产资料。犁田耙地等重活,靠人力做不了,必须要借助于水牛或黄牛这样特强的“强劳力”。牛,一般不舍得杀。道光年间,林则徐就两次书写“勿宰耕牛”。过去,在山区,吃牛肉是比较稀罕的事:猪肉凭票供应;鸡鸭自己饲养;狗也不杀;有时宰羊。想宰杀牛,要经过特批。公社如果有杀牛,不是老牛就是病牛。偶尔,有牛在山上农作时,摔坏了,才杀。</h5><h5>  还有一种牛,是不能杀的。实际上,是没办法杀的,就是石牛。闽侯大湖这头牛,就是一头石牛。这头石牛卧在山上,这山就被称作石牛山。</h5><h5>  无独有偶,在台湾新竹与桃园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山上也卧着一头石牛,这座山也因此被称作石牛山。这两头石牛是不是一家的?想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布政使司,关系这么密切,可能两石牛是兄弟。</h5><h5>  诶,仿佛还有一头石牛在附近“哞哞”叫。原来,泉州德化的水口镇也有一头石牛,所在的山,也被称作石牛山。</h5><h5>  闽台两地有三头石牛,也因此有三座石牛山。德化石牛山主峰海拔1782米,大湖石牛山主峰海拔1160米,新竹石牛山主峰海拔671米。大约以600米的高差,梯次排列。</h5><h5>  德化石牛山海拔最高,素以峰险、石怪、树奇、洞幽、瀑高、水秀、竹茂而闻名,这大家闺秀,已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和4A级旅游景区。</h5><h5>  海拔最低的新竹石牛山,像小家碧玉,有需要拉绳陡上的山径,需要跨越的湿滑五重瀑区,需要手脚并用攀爬的垂直岩壁,需要屈身钻过的窄小石洞,需要穿越重重障碍才可登顶。山顶,可以将周遭的石门水库、关西鸟嘴山、罗马公路、大汉溪河谷和大溪、龙潭、三峡、马武督一带的风光尽收眼底。这是台湾著名小百岳之一。</h5><h5>  海拔居中的闽侯大湖石牛山,也是国家4A级景区。峰峦起伏,溪谷纵横,瀑布成群,潭洞密布,山花不绝,有70余处景点。</h5><h5>  传说,古时候,在闽侯茫茫大山里,有一汪大湖。湖中有一座仙山,山上有一头牛。白天为石,静卧休眠;夜则变牛,四处觅食。不知道哪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有个通宵,电闪牛鸣不消停。次日,石牛依旧卧;其夜,石牛依旧卧。此后,石牛就一直卧着,再也没有起来。有人解说,这是李耳的坐骑。老子留下《道德经》,出函谷关后,云游至此,放牛归山,卧此化为石牛。老子又没了踪迹。</h5><h5>  老子为什么会把牛安置在这里呢?当地俗语调侃:大湖没湖,廷坪不平,洋里无羊。我想,或许山民对水的期盼,湿润了眼帘,看看就把一面池塘当作了一大片湖泊。而山民脑海中那大山里的大湖,日久天长,化作了零散的几口山塘和神出鬼没的数帘瀑布,滋润着一座座青翠的山头……绿色的家园,让人有无限的期待。</h5><h5>  当地俗语还说:“先有梅峰,后有雪峰。”啥意思呢?说是大湖乡,先是以“梅峰”出名,后来才有“雪峰”的著名。</h5><h5>  按照一位乡亲的解读,这个地方,原来是漫山遍野的梅子树,梅子花开时,那白花红蕊的海洋,汹涌澎湃,美名之“梅峰”。</h5><h5>  历史上,文人墨客用“雪北香南”比喻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飘香的南方。大湖乡梅峰的梅花,开如香雪海。雪峰常年积雪则银装素裹,也是独特的“雪北香南”。</h5><h5>  在佛教语境中,“香南雪北”有典故。是说古时有一座山,叫香山,就是昆仑山,今天叫喜马拉雅山。山上有一种树叫央伽陀,结的果子很大,但核却很小。因为果核小,被风一吹,就飘落到了雪山,着地生根。所以这雪山央伽陀的树种是从香山来的。根据《俱舍论》说,雪山北有香醉山,简称香山。雪北香南,就是雪山之北,香山之南,有一个很大的水池,所有的河都是从那里流出来的,那是神仙世界。而我们凡间大湖这里的“雪(峰)北、香(梅)南”,如果也有大水池的话,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大湖”吧。</h5><h5>  雪峰,原来名叫象骨峰。是因为说早先当地山民到山上砍柴,曾捡到象骨,就得了这个名。唐时,闽王王审知到这里朝山,问开山祖师义存:“象骨峰有何异?”答曰:“山顶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就赐此山名为“雪峰”。时光荏苒,如今雪峰因为海拔较高,冬天还很冷,但鲜少下雪,更遑论“暑月犹有积雪”了。</h5><h5>  而梅峰后来,梅子树渐渐少了,雪峰寺名气则越来越大。人们说到大湖,就不说“梅峰”,而改以“雪峰”为地标了。自然而然,当今大湖要建设的山城,也是冠以“雪峰”。</h5><h5>  回头来说,梅峰,原来也不叫梅峰,而是叫梅坪。是指一处山坪,有很多梅树,所以称梅坪。大湖和周边,就有许多称为“坪”的地方,如枳壳坪、廷坪、溪坪、徐坪等等。</h5><h5>  石牛山所在的村,属闽侯县大湖乡,叫墙坪村。墙坪与梅坪得名同理。墙坪这个坪,是古驿道必经之地,当年驿道两旁商铺驿站联排,如墙护列,称为墙坪。这里曾经是大湖最热闹的地方,自然聚居成村,乃至成为中心村。</h5><h5>  正如闽王王审知与义存法师有不解之缘。王氏也与墙坪有特殊缘分。元至元十八年(1281),王审知第十六世孙王绶从福州迁来大湖,定居在这里。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遭匪乱,家破人亡,只有一位叫王信的童子幸存,靠姑姑抚养长大。姑姑为抚养王信,终身未嫁,被王氏祀为祖妈。王信长大成人后,大有作为,复兴祖业,成为梅峰王氏中兴之祖。这个发生在闽侯山区大湖的伟大母亲似的传奇故事,令人想起闽侯平原淘江尚干义姑的故事。</h5><h5>  梧桐里,因为偏僻,因为是“穷山恶水”,不宜居,没有开发,留下的只是绿水青山。“石头的顽,牛的蛮,镇住了外界觊觎的眼光。石牛,锁住了山水,锁住了生态,锁住了时光。到处人如潮涌,到处人满为患,石牛山遗世独立。”</h5><h5>  遗世独立的石牛山,溪流迂回曲折,潭水清澈透底,危岩突起,怪石嶙峋,山涧纵横,树木蓊郁。石牛山成为景区,成为良好的旅游避暑之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宝贵的自然资源。</h5><h5>  石牛山景区,天造地设,令人向往。景观以瀑布最有特色,是一座天然瀑布公园。石牛山的水,从天上来。那数不尽的瀑布,用各种名字,从天而降,如“六月飘雪”,纷纷扬扬;如“落花”流水,稀里哗啦;如晴空“飞雾”,迷迷蒙蒙;如“水帘”漫垂,玑珠玲珑……最长的瀑布达300多米。飞帘瀑布,高28米,宽3米,瀑布中段弯曲而下,瀑珠滚滚,似一帘被风吹起的珠帘而得名。瀑布底下有一深潭状如碧扇,清澈见底,危崖青山倒映其中,竞相辉映。潭边气候凉爽宜人,即使盛夏季节,这里还是春意盎然。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做溪降。</h5><h5>  石牛山的溪峡溪谷巨石矗立,怪石星罗棋布。如龙如象如床如器,自然造化,妙不可言。石牛山气候湿润,四季常青,原生态植被郁郁葱葱。兰花闲草流连涧边峡底,丹桂黄菊色香溪岸崖畔。映山红红透一片天,老山藤藤满万藤谷。漫山遍野,随处有馋人的酸枣、道莲、斛楸子、杞子、盐肤木、山草莓、野柿子……老藤大树攀挂缠绕,原始自然。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山涧野溪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及胸棘蛙——当地称“角冻”。</h5><h5>  石牛山的洞穴也很多,或临流或悬空,或转折通幽,或藏匿于树林中。女王洞是其中最奇险高峻的。洞口20平方米见方,深20多米,可纳百人。传说因唐朝末年,盗匪四起。为保护梧桐里山民不受侵犯,安居乐业,一位女豪杰揭竿而起,招兵买马,御敌安民,创下卓越的功绩。这山洞就是当年的营房。洞前有一深数十米的水潭,色如碧玉。</h5><h5>  万藤谷因苍藤古树纵横交错而得名,山峦谷地,奇花异草,遍地丛生。万藤谷尽头为滑仙坡,坡宽20米,坡长300米,坡面光滑,上流清泉,中镶有清潭数个。传说八仙赴王母娘娘寿宴归来,在云端看见这里风景独秀,急急降下云端欲览胜景。铁拐李一时心急,不小心滑入清潭,因而得名滑仙坡。</h5><h5>  和尚洞位于悬崖峭壁上,海拔913米,由三个洞相连而成。一似僧房,一似大殿,一似藏经阁。洞比较宽大,可以容纳三四百人。</h5><h5>  说“大湖没湖”,也不尽然。在大湖、上苑、桥下交界处,有一面大水镜——宝溪水库。这面大湖,是大目溪支流宝溪流域的水流集散地,库容723立方米,可灌溉,可发电。</h5><h5>  酣睡的石牛,山风吹过,伴它鼾声;鸣禽啾啾,奏催眠曲;风霜雨露,在梦中交响……只有樵夫菇农的动静,才让它微睁惺忪睡眼,一晃,又醉入梦乡。乏人问津,是石牛山的寂寞。人迹罕至,是石牛山的侥幸。</h5><h5>  如果,在大湖石牛山景区创设以“牛”为主题的综合艺术馆、博物馆、生态走廊;如果,联手海峡石牛兄弟,把“石”“牛”“山”的文旅文章做好做足;再如果,唤醒石牛,这里就是世外桃源!</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07月27日 </p><p class="ql-block"> 林 山</p><h5><br></h5><h5><br></h5><p class="ql-block"> </p><h5><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