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花好月圆旅游团队 四川10日游行程第四站——黄龙风景区。

军歌嘹亮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4日下午,我们“花好月圆”旅游团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第四站——黄龙风景名胜区。天空澄澈,山风微凉,刚走进景区入口,眼前那座融合藏羌风情的红色建筑便让人眼前一亮。灰瓦红墙间立着一道橙色门廊,上面绘着活泼的卡通图案,仿佛在热情地欢迎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旅人。团里的几位阿姨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在门前摆起姿势拍照,笑声和快门声此起彼伏。抬头望去,远处山峦起伏,一面红旗在风中飘扬,映着青山格外醒目,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像是一场奔赴自然之约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山间起了雾,轻纱般缠绕在林梢与峰顶之间。我们沿着步道缓步前行,四周树木葱茏,枝叶交错,阳光难以穿透,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泥土与青苔气息。雾气让远处的山影若隐若现,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有人轻声说:“这不就是仙境吗?”我点点头,脚下的小路蜿蜒深入林中,仿佛通向某个被遗忘的秘境。这一刻,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心也跟着静了。</p> <p class="ql-block">登上一处开阔的山谷观景台,眼前的景象令人屏息。层叠的山脉在云雾中起伏,如同巨龙卧伏,山谷里植被浓密,绿意深浅交错,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天色虽阴沉,云层厚重,却并不压抑,反倒衬得山林更加幽深神秘。团里几位摄影爱好者早已架好设备,静静等待光线的变化。我靠在木栏边,看着这片未经雕琢的壮美,忽然明白为何黄龙能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它不是供人打卡的背景板,而是值得屏息凝望的生命画卷。</p> <p class="ql-block">又一处山林藏在浓雾之中,山腰云气缭绕,峰顶隐没于苍茫。我们穿行其间,仿佛行走在云端。草木被雾气浸润得发亮,每一片叶子都挂着细小的水珠。远处的山影轮廓模糊,却更添几分诗意。有人轻声哼起歌来,声音在山谷里轻轻回荡。这雾,不恼人,反倒像一位温柔的引导者,提醒我们:有些美,不必看清,只需感受。</p> <p class="ql-block">终于登顶,眼前豁然开朗。一群游客聚集在观景台上,有人举着相机对准远方,有人依栏远眺,脸上写满震撼与满足。我们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极目望去,群山连绵,云海翻涌,秋日的山林披上了金黄与深红,斑斓如锦。一位穿红外套的大姐激动地说:“这趟值了!”是啊,跋山涉水,不就为了这一刻的心旷神怡?我们拍下合影,笑声在风中飘散,那一刻,人与山、与天、与自然,仿佛达成了某种无声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沿着溪流前行,一条清澈的水流在黄色的钙华河床上缓缓流淌,宛如一条流动的彩带。河床呈阶梯状,水珠轻跃而下,形成一串串微型瀑布,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两岸岩石错落,枯枝横斜,却丝毫不显荒凉,反而透出一种原始的野趣。据说,这些乳黄色的沉积是亿万年碳酸钙堆积的结果,是大地写下的年轮。这水,从雪宝峰而来,一路穿林过石,最终汇入岷江,它流过的,不只是山谷,更是时间。</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溪从高处跌落,撞击在岩石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溪边树叶渐变出黄绿交错的色彩,秋意正浓。枝条低垂,轻轻拂过水面,仿佛在与流水低语。我们沿着木栈道缓缓前行,耳边只有水声、风声和偶尔的鸟鸣。这样的宁静,久违了。城市里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此刻的我们,只是自然中的过客,安静地走过,不愿惊扰这份纯粹。</p> <p class="ql-block">我忽然想到,旅行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那些在风景中自然流露的笑容。我们继续前行,脚步轻快,仿佛也染上了那份悠然。</p> <p class="ql-block">山路上,慢悠悠地走着,不时停下,对着溪流或山色按下快门,神情专注得像个艺术家。秋阳透过薄雾洒在身上,勾勒出一道温暖的轮廓。或许对他来说,每一次快门,都是与自然的一次对话。</p> <p class="ql-block">望着云雾中的群山,双手插在口袋里,背影透着几分洒脱与从容。我站了一会儿,也学着他望向远方。山不动,云在走,心也渐渐沉了下来。原来,旅行的终点不是到达,而是放下。</p> <p class="ql-block">流水潺潺,山色空蒙,人影融入其间,像一幅流动的画。我们走了很远的路,看过许多景,但最动人的,往往是这些不经意的瞬间——人在自然中微笑、驻足、凝望,不喧哗,自有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