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的铁东中学,又名江子头中学,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与我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故事要追溯到八十年代。那时,我在五华新桥洋田小学读书。考初中时,只考语文和数学两科,满分220分,只要82分就能被新新中学录取。遗憾的是,我没能考上,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渣”。面对这样的结果,我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曾想过重读六年级,但内心满是惆怅。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事情出现了转机。六年级班主任调到了铁东中学教书。一次偶遇时,问我是否想去那里读书。全家人都满怀感激,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这样,与铁东中学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铁东中学并不大,但却显得格外精致。全校只有6个班,大概是321的配置,也就是初一3个班,初二2个班,初三1个班。从这个配置来看,学生流失的情况显而易见。我却感到无比开心,因为能继续读书,学校离家也很近。</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老师们都非常敬业。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菜地和花园。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和菜。每当看到那些花朵绽放和蔬菜茁壮成长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快乐。学校的课业生活虽然朴素,但却充满了乐趣。可以在村里奔跑,可以爬竹竿,还可以打“斗牛”。这些活动让课余生活变得充实而有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晚自习前,总是会唱歌。唱的大多是红歌,老师也会教一些当时比较流行的歌曲,比如《星星知我心》《京华春梦》的主题曲,还有迟志强的《愁啊愁》《铁窗泪》。大家唱得都很起劲,歌声在校园里回荡,充满了无忧无虑的欢乐。学校还会举办元旦晚会,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还曾上台表演过,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怀感激。特别感激班主任戴老师,是他让我在舞台上找到了自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业并不多,但晚自习照明条件却很落后。我们用的是煤油灯,因为那时农村的用电情况很不稳定,经常停电,美其名曰“错峰用电”。我的眼睛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近视的。洗澡对于我们来说也很简单。几个男孩会在河里解决。老师们对此也并不在意,不像今天这样担心安全问题。在河里洗头、洗澡、洗衣服,一条龙解决,别提有多自在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校附近的小店是我们最爱去的地方。我们会去买点零食,看看电视,偶尔还会和同学赌甘蔗。规则是将甘蔗从中切断,一人一半,然后比长短,长的为赢,由输的人付钱。这些简单的游戏,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铁东中学度过了初二的时光。家人觉得我的成绩还不错,认为在龙川可能考不上中专或中师。当时考上中专或师范就意味着可以脱离农民身份,摆脱贫困的生活。于是,父亲决定让我转学到五华县琴江中学。从那以后,与江子头中学(别称)的联系就变得断断续续,后来更是失去了消息。后来听说学校已经“倒闭”,转型成了养老院,我感到无比惋惜。</p><p class="ql-block"> 铁东中学虽然只是一所普通的小学校,但它却承载了我青春岁月中最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我遇到了敬业的老师,结识了可爱的同学,度过了充实而快乐的时光。虽然学校已经不在了,但它在我心中的位置却永远不会改变。感恩这段经历,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感恩遇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