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4日国庆游(六)~3,漳州

美丽的女人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4日5点班离开南靖和贵楼,到漳州古城6点半。</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始建于唐代垂拱二年(686年),贞元二年(786年)州治迁至现址,宋代筑土城并浚濠环抱,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改为石砌城墙。民国七年(1918年)陈炯明主政时拆除城墙、拓宽道路,奠定现代格局。自2001年起,政府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实施保护修缮工程,累计投资超42亿元,重现历史原貌。‌‌</p> <p class="ql-block">‌《光织千年,夜醉南山》</p><p class="ql-block">当暮色为漳州古城披上黛蓝绸缎,南山桥便成了九龙江上最灵动的诗行。这座融合闽南古韵与现代光影的廊桥,以五开间重檐的燕尾脊为冠,将梳窗朱漆的倒影揉进粼粼江水,恍若《千里江山图》中跃出的立体长卷‌。</p> <p class="ql-block">桥身千盏宫灯次第亮起时,暖黄光晕为青石台阶镀上蜜糖色,行人踏过,仿佛能听见历史与当下的清脆回响。飘带引桥如红绸垂落,连接起古城斑驳的骑楼与对岸的生态园区,恰似时光隧道——左手是四果汤摊蒸腾的烟火气,右手是江水倒映的玻璃幕墙星河‌。</p> <p class="ql-block">南山桥采用重檐歇山顶、雕梁画栋的观景台设计,檐角燕尾脊与苏式彩画在灯光下流转,桥身的五彩霓虹与江面倒影交相辉映,形成“赤橙黄绿如星河倾泻”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登桥远眺:战备大桥的钢索如竖琴弦,弹奏着江面碎银般的波光;而南山桥自身又化作横笛,与威镇阁的飞檐斗拱合奏闽南夜曲‌。</p> <p class="ql-block">漳州的夜,美在古今相融的从容,更在万家灯火里,那份无需滤镜的尘世温柔‌。</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西飘带人行天桥(又称“彩虹桥”)是福建省漳州市的标志性人行天桥,全长约500米,北起修文西路北侧,横跨钟法路、宋河,南接南山桥并与中山桥形成环线连接。该天桥通过串联漳州古城、南山寺、中山桥等历史文化地标与南湖生态片区,构建了集文化游览、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城市慢行系统。</p> <p class="ql-block">作为漳州首座“飘带”造型人行天桥,其独特设计将古城与南湖片区无缝衔接,成为当地重要的文旅休闲节点。 ‌</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始建于唐代(约1300年前),现存老城区面积0.86平方公里,完整保留唐宋“枕三台、襟两河”自然风貌和“九街十三巷”格局,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及非遗项目,是闽南文化活态保护核心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以“枕三台、襟两河”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著称,街道格局为“九街十三巷”。现存唐宋子城面积53公顷,含15处文物保护单位及7项国家级非遗(如木偶头雕刻、八宝印泥),原住民约1.7万人,融合“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