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之乌镇

摘星

<p class="ql-block">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笔下的乌镇,藏着岁月的温柔与诗意。我们告别了人声鼎沸的绍兴,顺道踏入这片水乡。</p> <p class="ql-block">  晚上住在东栅景区内的民宿,需要九点之后才能进入,正好可以溜达一圈。</p> <p class="ql-block">  清晨醒来,出门就是东栅景区,很享受这种宁静的早晨。走在空无一人的东大街,就像翻开一本古老的线装书。青石板路在脚下蜿蜒,每一块都镌刻着岁月的纹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在桥上看风景,而你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摇橹船是乌镇的精灵,载着游客穿梭在水巷之间。船桨划开水面,发出“哗哗”的声响,那是水乡独有的乐章,沉寂的古镇一下子活跃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择一临河石板坐下发呆,微风拂面,看着两岸的风景,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人沉醉在这悠然的时光里。</p> <p class="ql-block">  立志书院,茅盾曾在此开蒙启智。他在自传中写道:“学校就在我家隔壁,上下课的铃声听得很清楚,我听到铃声再跑去上课也来得及。”果然,只走几步就到了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走进茅盾故居,里面陈列着的每一件物品都仿佛在向我们展示着文学巨匠茅盾先生的成长足迹,让人感受到他笔下的故乡风情。</p> <p class="ql-block">  乌镇的水阁是它独特的景致,水阁依河而建,一半在陆地,一半在水中。穿过狭窄的店铺,走到里面豁然开朗,我扶着水阁的木窗,探出头,看那河面上的乌篷船来来往往,任思绪纷飞,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就静静地坐着。</p> <p class="ql-block">  东栅是电视剧《似水年华》的主要取景地,我们在这家临水民宿,仿佛回到剧中默默送文一个新篮球作为新年礼物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水墨江南在这一刻具象化了。白墙黛瓦的建筑错落有致,倒映在碧绿的河水中,随着水波轻轻摇曳,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逛了一个多小时,水乡古镇的美景让我们大饱眼福,胃开始提醒我们别辜负了美食。刚好路过一家临街的面馆,便拐进去了,店里的桌子板凳古色古香,我们围桌坐下,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味蕾与美食的相遇,是一场美妙绝伦的邂逅,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累了,停下,坐在河边的美人靠上,看小桥人家,垂柳翩翩,两旁鳞次栉比的古风民居倒映在水波里,歪歪斜余斜映照出自己沧桑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水如是乌镇的血液,桥则是乌镇的玉骨,连接着古镇蜿蜒的路和幽深的巷。太平桥回廊,这里是《似水年华》中英初到乌镇,文偶然看到英的背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走在乌镇的长街短巷,青青的石板悠悠的伸向深巷,苍劲的藤蔓高高绕墙,轻触一扇扇古老的门窗,思绪留在记忆的诗行,好像我能走出戴望舒的《雨巷》。</p> <p class="ql-block">  在宏源泰染坊,那一抹抹蓝印花布在风中飘动,宛如一幅幅流动的画卷,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诉说着江南的传统与传承。 </p> <p class="ql-block">  走在东栅的老街上,空气里传来酽酽清喷香,透过深巷满街泛动,令人如醉如痴,我们闻着酒香找到了小巷深处的三白酒坊。何谓三白?《乌青镇志》上说:“以米白、曲白、水白成之,故有是名”。 </p><p class="ql-block"> 走进院内,迎面墙上一个大大的“酒”字,一面蓝色酒幌挂在后坊,上书“千年古镇,百年糟坊”。白酒坊里的每件老家伙,都是活着的酿酒历史,藏着传统的智慧和时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乌镇小巷,江南旧梦,婉转于唐诗宋词里,每一页都是江南温婉的诗篇,江南之地,乌瓦白墙,小桥流水,摇橹船缓缓前行,激起水波涟漪,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p><p class="ql-block"> 来了乌镇,便不在离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