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每每遭遇困厄,便觉前路茫茫,四顾无依。此时,人最易灰心丧气,以为此生再无转圜之机。殊不知,世事如棋局局新,只要耐心等待,终有云开见月明之时。 我见过许多人在逆境中挣扎。他们或捶胸顿足,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这般模样,倒像是被命运掐住了喉咙,连呼吸都成了奢侈。然而,命运这东西,原不过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你愈是畏惧它,它愈要骑在你头上作威作福;你若能咬牙挺住,它反倒要退避三舍了。 记得幼时在乡下,常见农人种地。天旱时,他们并不焦躁,只是日日挑水浇灌;雨水过多时,也不见他们如何慌张,只是疏通沟渠,排去积水。庄稼总有收成,只是早晚而已。这般朴素的智慧,如今想来,竟比许多高深的道理还要受用。 人生亦是如此。困苦如乌云蔽日,遮蔽了眼前的光明。但乌云终会散去,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我认识一位老鞋匠,年轻时因战乱失去了一切,中年又遭逢丧子之痛。可他每日仍坐在街角修鞋,一针一线,一丝不苟。我曾问他为何能如此平静,他笑道:“日子总要过下去,与其哭哭啼啼,不如静待转机。”后来,他的小铺面竟成了这条街上最受欢迎的修鞋店,连城里的大人物也专程来找他修鞋。这大约就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最好诠释。 现代人太过急躁,总想立竿见影。股票要一夜暴富,事业要平步青云,感情要一见钟情。稍有不如意,便觉天塌地陷,殊不知人生漫长,何必计较一时得失?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般超然,在今人看来或许迂阔,但细细思量,却是至理。 我见过太多人在黑暗中迷失了自己。他们或沉溺于酒精,或寄情于赌博,或终日怨天尤人。这般作为,无异于在乌云密布时,自己又蒙上了双眼。如此,纵使云开月现,他们也看不见了。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才是守候光明的正确姿态。 当然,守候并非消极等待。农人在干旱时挑水浇灌,在雨涝时疏通沟渠,都是在积极应对。我们面对困境时,也当如此。提升自己,积蓄力量,待时机一到,方能抓住机遇。若只是空等,纵使云开月明,怕也无力欣赏了。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遭遇黑暗时刻。有时是事业的瓶颈,有时是感情的挫折,有时是健康的危机。这些时刻,最考验人的定力。定力不足者,往往在曙光将至前放弃;而有恒心者,终能等到柳暗花明。 我常想,那些最终见到明月的人,与中途放弃的人,区别何在?大约就在于“守”字。守是一种坚持,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智慧。它不同于固执,也不同于消极。它是在认清现实后的从容,是在绝望中的希望。 如今世事纷扰,人心浮躁。多少人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长远打算;多少人因为一时挫折,否定了整个人生。这般短视,实在可叹。若能将目光放远些,把心胸放宽些,或许就能明白:黑暗终会过去,光明总会到来。 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仅是一句劝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在黑暗中相信光明,在挫折面前不失信心。如此,方能在人生的长跑中,笑到最后。 人生如四季,有春华秋实,也有寒冬酷暑。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那些最终见到明月的人,不过是比旁人多了几分耐心,多了几分坚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