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化“学科育人”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广东音乐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10月14日,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西校区)音乐教研组在区教研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学科育人视域下的广东音乐大单元教学中《落雨大》《排排坐》课例课堂观察听评课活动,区教研中心副主任彭靓,学校行政领导,以及区内部分音乐教师共同参与。</p> <p class="ql-block"> 殷思琴老师执教的广东童谣“落雨大”,轻松活泼、朗朗上口,歌曲描述了广州街道下雨的场景,老师将情景巧妙融入其中,不仅带学生体验了歌曲律动还加入了下雨前引子的创编,让歌曲层层递进,深入浅出,营造出有趣的岭南街景和广东特色。其文化的传播浸润在课堂的环节中,让孩子们寓教于乐、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邓星老师执教的广东民歌《排排坐》,本节课教学亮点突出,巧妙运用“音符果子”游戏化突破节奏难点,融合AI技术激发学生对方言歌曲的兴趣,通过粤语学唱与文化渗透,自然升华谦让分享的主题,实现音乐性、人文性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统一。</p> <p class="ql-block"> 课例观摩结束后,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西校区)音乐教研组随即开展组本研讨评课。老师们根据芦淞区音乐学科“新质·主体”育人课堂观课量表进行多维度的点评,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以及“课堂文化”等观课点各抒己见,现场研讨氛围热烈,碰撞出不少教学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 最后,芦淞区教研中心副主任彭靓老师对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首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及学校音乐组老师的研讨成果。对于育人课堂而言,从前期对教案的反复打磨到呈现,再到客观专业的评课,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锐意创新,亮点纷呈。但彭老师也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区域音乐文化的深度挖掘、大单元教学的跨学科设计、拓展环节的歌曲链接等角度,给予了现场老师许多真知灼见和建设性指导。对于后续如何实施“新质主体”育人课堂,以及所要达到的维度及核心指标都给予了明确方向。</p> <p class="ql-block">撰稿:周汝 刘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