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1011~12,老朋友相约与市公安局离退休部分老干部,一起参加梅总组织的的永安二日游。</p> <p class="ql-block">路上台湾原创音乐人余天龙和爱好音乐的老同志,大展歌喉,为大家助兴。</p> <p class="ql-block">永安是重庆、桂林全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永安是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贡川古城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北郊,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现存核心遗存为明嘉靖年间修筑的城墙及城门体系</p><p class="ql-block">1、古镇以明代丹霞石城墙、会清桥等建筑群为主体,包含陈氏大宗祠、笋帮公栈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整保留“先有贡川后有永安”的历史空间格局</p><p class="ql-block">2、其古城墙原长3100米(现存约1300米),是福建省唯一完整保留城防体系的城堡式聚落。明代书院“栟榈书院”曾藏书十万卷,科举史上涌现16位进士,形成“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登科”的文化盛景</p> <p class="ql-block">保存完好的会清桥</p> <p class="ql-block">至今还保存完好的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明朝贡川镇进士巷因出三名进士得名</p><p class="ql-block">永安贡川进士巷位于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是一条百米长的小巷,因明朝时期走出三名进士而闻名,成为当地文风鼎盛的象征。以下是其历史背景和故事:</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起源与命名:明朝嘉靖至崇祯年间,进士巷先后诞生了三位进士:林腾蛟(嘉靖年)、严九岳(万历年)、罗明祖(崇祯年)。三人同出一巷,声名远播,当地人遂将此巷命名为“进士巷”。</p><p class="ql-block">文化地位:贡川古镇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代(公元741年),素有“先有贡川,后有永安”之说。进士巷体现了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周边还保留着明代古城墙、陈氏大宗祠等古迹。</p><p class="ql-block">延伸影响:除三名进士外,贡川镇历史上还出过探花2名、进士16名及众多举人,宋代陈氏家族更被朱熹誉为“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登科”,宋高宗曾赐“大儒里”牌坊。</p> <p class="ql-block">听取老人讲述进士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当年红七军团十九师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参观八一村的允升堂和桂林堂</p> <p class="ql-block">当年亲自向胡锦涛总书记汇报新农村建设情况的八一村老书记,在允升堂给大家介绍总书记考察情况。</p> <p class="ql-block">参观八一村桂林堂</p> <p class="ql-block">交流彼此体会</p> <p class="ql-block">梅总为大家安排博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勇夺状元,好运连连的老朋友</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游览莲花山</p> <p class="ql-block">莲花山玻璃桥</p> <p class="ql-block">莲花山天空之镜</p> <p class="ql-block">抱金蟾,万事顺遂!</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福建省政府从福州内迁永安,使其成为战时省会达七年半(1938年5月—1945年10月)。在此期间,永安吉山汇聚了近40个省级机关部门及大批中共党员、文化名人和爱国进步人士,成为东南半壁文化精英荟萃之地,之所以成为省政府行政中心,之所以成为省政府行政中心,主要日军侵华造成福州等沿海城市威胁:为保持抗战指挥系统的连续性;永安地处闽中山区,远离海岸线,便于疏散,日军不易攻击,闽江上游重要支流沙溪流经永安,交通的便利性得以保障。</p> <p class="ql-block">永安一中培养出来的两个院士</p> <p class="ql-block">永安一中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永安一中有缘人</p> <p class="ql-block">永安吉山浮桥</p> <p class="ql-block">当年福建省政府的防空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