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美术馆观丰子恺作品

徐庆举

<p class="ql-block">  今年适逢丰子恺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由北京画院、丰子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9月5日起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开展。展览以“无限清凉”为题,分为“诗意之情”“护生之心”“童真之趣”“闲逸之韵”四大板块,并辅以书信、手稿、文献展品以及多种互动体验,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展览空间,将丰子恺温润通透的艺术世界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 10月12日,笔者来到北京画院美术馆参观了这个展览,并拍摄了所有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丰子恺(1898-1975),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创者,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杰出代表,上海中国画院实至名归的首任院长,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装帧设计家。此次展览,不仅是致敬一位跨越文学、绘画、音乐、翻译等多领域的文化巨匠,更希望通过书画、文献、音视频与互动结合的形式,邀观众不再只是“观看”,而是“走入”那个细腻、温暖而富哲思的艺术世界,于喧嚣中寻回一片“无限清凉”的心灵栖居。</p> <p class="ql-block">  丰子恺的艺术始终关注人性的本真和生活的意趣,其作品中的这份“清凉”,既是他的美学风格,亦是其精神内核——在信息纷扰、人心焦灼的当下,这份跨越时空的“清凉感”显得尤为珍贵,那是一种从容感知生命、以温柔姿态与世界相处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展览题名“无限清凉”灵感源自丰子恺与思想家马一浮之间一段颇具禅意的对话。当年丰子恺有意创作《无常画集》,马一浮淡然点拨:“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此言如清风拂面,令他“顿觉清凉”,从此以平常之心观照世间,在瞬息中捕捉永恒。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里,藏着他所悟得的“常”——童真不泯是常,草木枯荣是常,人间情味亦是常。他将飘忽的无常化为了可触可感的日常,于流动的时光中定格生命本真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该展自开幕以来吸引了很多观众,已延期至2025年11月2日,需通过美团APP实名预约免费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