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历代都不乏其人,位居至尊、叱咤风云的皇帝也是史不绝书的,但是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则除了玛克斯-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世奇才于无意中给我们留下了这部《沉思录》,我们藉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这部书由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实秋翻译,今年在长达近四十天的潇潇秋雨中不便到山野游逛,便找来这本书放在床头反复阅读,并摘记了一些段落,感到很值得,享受到盎然的开卷乐趣。今天把它和自然风光串在一起,若能给您一丝愉悦,那正是我最诚挚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 人生之过程不过是一个点,其本质是变动的,其知觉是模糊的,其整个身体之构造是易于腐朽的,其灵魂是一个漩涡,命运是不可测的,名誉是难以断定的。简言之,躯体方面的实物像是一条河之逝水,灵魂方面的事物像是梦,像是云雾;人生是一场战斗,又是香客的旅途,死后的名誉只是被人遗忘;那么在人生路途中能帮助我们的是什么呢?只有一件东西一一哲学。这便是说,把内心的神明保持得纯洁无损,使之成为一切欢乐与苦痛的主宰;做起事来不要漫无目的,亦不存心作为,更进一步,要迎受一切发生的或注定的事。因为无论其为何事,都是与我们自己同一来源;最重要的是,以愉快的心情等候死亡,须知一切生物都是几种原质所组成,死亡不过是那几种原质的解体而已。如果每一件东西不断地变成为另一件东西,其间就没有什么可怕,那么一个人对于一切事物之变动与解体又何需恐惧。这是合于自然之道的,自然之道是没有恶的。</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灵魂之堕落,莫过于把自己尽量变成为宇宙的赘瘤。对任何发生的事情抱怨,便是对于自然的违逆,因为一切的事物都不过是自然的某一部分而已。另一堕落之道便是,对于某人加以嫉视,甚至意欲加害于他,许多愤怒的人便往往如是。第三个堕落之道便是:被享乐或苦痛所征服。第四:戴着假面具,在言行上虚伪无诚。第五:行为或意向漫无目标,对任何事都掉以轻心不加考虑,殊不知最琐细的事也应顾虑到其结果。有理性的人应以服从那最原始的组织形式一一即宇宙之理性与法则,为其终极之目标。</p> <p class="ql-block"> 人活于世,要有自恃自立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决心,任何事都不听从运气,除了理性之外,绝不仰仗任何东西。他为善不倦,慈悲为怀,诚实无欺。</p> <p class="ql-block"> 由于欲望而产生的过错比由于愤怒而产生的过错更为可厌。因为激于愤怒的人之违反理性,好像是很苦痛的,不自觉地良心不安;但是由欲望而犯过错的人,被快感所挟持,好像是在做错事之际有一点较为放纵,较为缺乏男子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严肃而不虚矫,要怀有慈悲、自由与公道,不可稍存其他的念头,避免一切粗心大意,避免一切违反理性的感情激动,避免一切虚伪、自私,以及对自己一份命运的抱怨。</p> <p class="ql-block"> 肉体、灵魂、智慧:感觉属于肉体,欲念属于灵魂,真理属于智慧。靠了感官而获得印象,牛亦优为之;像傀儡似的由欲念来牵线,则野兽与嬖童(男性卖淫者),一个法拉里斯与一个尼禄(以残虐闻名的暴君),都是同样的。说到靠智慧做向导以尽他们所体认到的责任,则不信神的人,见国家危急而不救的人,关起门来做坏事的人,全都有这个本领。</p><p class="ql-block"> 如果任何其他的事皆是上述各种人所共有的,那么一个好人的特点只剩下这一点了,那便是一一对于一切发生的事和命运给他编造的事,一概地感觉愉快而且欢迎,不污损其内心的神明,不以许多妄念去烦扰它,保持其宁静肃穆,规规矩矩地事之如神,不作妄语、不为邪行。如果所有的人不信他过的是简单朴素而愉快的生活,他也不对他们任何人发怒,也不改其常轨,他依然是纯洁地、宁静地朝着他的生命的鹄的前进,随时准备离开人生,毫无勉强地接受他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做事能遵从正确的理性,诚恳的、勇敢的、从容的,专心一意的,保持内心的纯洁神圣,好像现在立刻就要把它奉还给造物主一般;如果你能把握这一点,别无他求亦无所回避,而满足于自然所准许的目前的活动,谈吐一言一语均不失为大胆的真实,那么你一生将是幸福的了;没有人能阻止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