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旅游小记 :彩云之南(六)</p><p class="ql-block">文稿 : 空菊幽兰</p><p class="ql-block">摄影 航拍视频 :刘国平</p><p class="ql-block">参加人员 : 贵阳筑爱家园部分家人</p><p class="ql-block">腾冲行记:松山遗址的沉重与铭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休整一日后,我们按计划前往中缅边境口岸瑞丽(姐告口岸),房东提议顺路先去芒市,再前往松山战役遗址,我们便依此路线出发。</p><p class="ql-block"> 云南正值雨季,连日飘着细雨,雨势不大,却为这段行程添了几分沉静。驱车一个半小时,我们抵达松山抗战遗址。这里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1944年滇西抗战中,松山战役是关键一役。中国远征军历时3个月零3天,以7773人的伤亡代价,全歼日军1288人,攻克了日军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坚固工事,为收复滇西、打通滇缅公路奠定基础,此役更被美国西点军校列为经典山地攻坚战。</p> <p class="ql-block">遗址内矗立着402座雕塑,按1:1.2的真人比例塑造,分12个方阵纪念1942年入缅作战的远征军,涵盖将军方阵、娃娃兵方阵、女兵方阵、驻印军方阵等。</p> <p class="ql-block">走到“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前,我们自发组织集体默哀,深深鞠躬三次以表敬意。默哀时,泪水不自觉地滑落。前行不远,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娃娃兵方阵。一旁有位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孩子们正往每个娃娃兵的水杯里放糖果,父亲轻声对孩子说:“你们牵牵他们的手。”这句话瞬间让我破防——本该在父母身边撒娇、坐在课堂读书的年纪,这些孩子却扛起钢枪,踏上生死未卜的战场。那一刻,我格外想念儿子,多希望他能在我身边,一同感受这份沉甸甸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将军方阵中,有戴安澜、史迪威、孙立人等22位抗战名将的雕塑,望着他们的身影,满心都是敬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未亲身经历战争,但站在这片遗址上,我才真正读懂“一寸山河一寸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堆砌的誓言。在遗址中行走,脚步不自觉放轻,生怕惊扰了沉睡的英雄,也怕急促的呼吸打乱这份沉重的缅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能自由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笑着规划下一餐吃什么、明天去哪里游玩,这份安稳从不是凭空而来。是先烈们顶着枪林弹雨、豁出性命拼来的,是他们用鲜血将“盛世中华”四个字,从苦难中一点一点托举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感恩,便是此次腾冲之行最难忘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