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西——渭南.潼关.大荔

木子又木

<p class="ql-block">去渭南市主要是想去潼关。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p> <p class="ql-block">到了渭南市,先吃一碗炉齿面,再来一个肉夹馍。</p> <p class="ql-block">明厨给人吃的很放心。</p> <p class="ql-block">驱车前往潼关。</p> <p class="ql-block">潼关古城。一个全新打造的旅游小镇,可能投资跟不上,没建好,是个半拉子工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逛了一下就直接开车去黄河边了。</p> <p class="ql-block">天气不好,下着大雨,我们冒雨抵达黄河边,雨后黄河的气势更加汹涌澎湃。</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山西、陕西、河南的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雨大的衣服都湿了,不敢把叮当放地上,生怕淋湿了它。</p> <p class="ql-block">沿着黄河的路我们准备去大荔县丰图义仓的“天下粮仓”看看。</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荔县就被这广告词给震住了《中国大荔全域农业公园》,觉得有点造势。</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丰图义仓的“天下粮仓。”丰图义仓是慈禧太后朱批建的,坐落于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它的诞生,与一位晚清重臣紧密相连——阎敬铭。清光绪八年(1882年),阎敬铭向慈禧太后建议修建此仓,以备不时之需。慈禧太后欣然朱批“天下第一仓”,从此,这座粮仓便名扬四海。</p> <p class="ql-block">  丰图义仓的建筑格局独树一帜,采用了“城中城”的形式,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外城为夯土筑成,呈半圆形,坐东朝西,是义仓的第一道防线;内城则为“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呈长方形,坐北朝南。整个粮仓高大坚固,保存完好,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走进丰图义仓,你会被它的仓储设计所震撼。58间粮仓环绕内城四周,一仓一门,面向广场,后有窗口,便于通风换气。每座粮仓进深约11米,宽约4米,高约5米,可存放粮食达90多吨。粮仓采用砖窑式结构,门外环绕一圈回廊,既防火又防盗。地板由松木铺成,距离地面约40厘米,墙体四周设有排气孔,有利于空气流通和潮气排出。这种设计,使得粮仓内一年四季都保持在适宜的恒温状态,非常适合储存粮食。</p> <p class="ql-block">  历经风雨的沧桑岁月的丰图义仓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见证了晚清时期的政治风云、社会变迁以及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关中发生大饥荒,丰图义仓赈灾放粮,保住了无数人的性命。</p> <p class="ql-block">冒着大雨,我们又去神话传说《仓颉造字》仓颉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仓颉是古代中国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中国汉字的创造者之一。他出生于公元前27世纪,是黄帝的后裔,同时也是黄帝时期的重要官员。仓颉以他对汉字的贡献而闻名于世,被尊称为“造字圣人”。</p> <p class="ql-block">记于2025年9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