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妙方

丛笑

<p class="ql-block">  谈及此“神仙妙方”,还得回到四十年前,我上高二时说起。也就是高二上期开学没多久,我就拉肚子,开始是拉稀,没当回事,然后就成了白痢疾,赶快到乡卫生院买药治疗,收效甚微,没两天就转成了红痢疾,差不多个把小时就上一次厕所,小腹下坠,隐隐作疼。无奈,我只好请假回家。</p> <p class="ql-block">  我半路搭一辆拉沙的小四轮,到家已是十点多。到家了,却没一个人在家,我出门找我妈(估计是在田干活),碰见邻居姑奶梅,其实这个姑奶也就比我大三 四岁而已,小学都没上过一天。姑奶问我 :“湛(小名),这时候咋回来了?” “拉痢疾,还是红痢疾,一会儿一趟,小肚子下坠的都疼。” 我强壮着笑脸说,“姑奶,见我妈没?” </p> <p class="ql-block">  “没事,不用找你妈,” 姑奶貌似很自信地说,手里还轻轻地动一下掂着的簸箕,“你现在就去地里薅些马齿苋,越老越好,再到小卖铺买半斤红糖。然后把马齿笕淘洗个两三遍,加水淹过马齿苋,煮个二三十分钟,倒出来一大碗,再放一大把红糖,搅搅趁热喝,保你晚上就好。” 姑奶好像有什么紧急事情去做,说完飞快地走了。</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没想那么多,就按姑奶所说去做了。村头空地到处都是马齿苋,三五分钟都薅了好多,回来的路上,又在十字街小卖铺,花了四 五毛钱的样子,买了半斤红糖。然后,按姑奶说的如法炮制,趁热喝下,当时整个肚子里都是热热的。</p> <p class="ql-block">  临近晌午,我妈回来,我把前面一切细说一遍。我妈听后说:“你姑奶说的没错,我再给你烧个鸡蛋面汤喝喝,差不多晚上都好了。” </p><p class="ql-block"> 中午也就喝了碗鸡蛋面汤,倒头就睡,到快黄昏时,只去过一次厕所。晚饭时,我妈又给我煮了一大碗马齿苋红糖水,趁热喝下,没到半夜彻底痊愈。</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起,吃着我妈给我烙的烙馍卷菜,喝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妈又煮的一大碗马齿苋红糖水,临走又拿了两块钱的生活费,步行返校,看着路边熟悉的风景,满心都是欢喜。</span></p> <p class="ql-block">  此后的这几十年,没遇见拉肚子,特别是拉痢疾,就如法炮制,无不药到病除,真是“神仙妙方”,无任何虚夸之词。</p><p class="ql-block"> 今天,虽说医药事业发达,各种特效药什么的都有,对付这种小毛病似乎手到擒来。但相较于这土的不能再土的民间验方,还是有许多不便之处,特别是对于那些个吃药打针很费劲儿的小孩子来说,这“神仙妙方”,还真是便当的很,一是马齿苋红糖水甜甜的,婴儿童喜喝:二是根本不用怕有任何副作用;三是花钱极少,三五块钱搞定。</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一代代人智慧的结晶,一代代人的相传与实践,护佑着我们中华子民生生不息。看似简单,一文不值,实则包含着“大道至简”的高深哲理,很值得今人深思与践行。</p> <p class="ql-block">  我已是临退休之人,今天献此民间验方,既是对姑奶奶的一种美好追忆 ,又是与有缘人的一种福报。</p><p class="ql-block"> 夏秋之际,“愿君多采颉”,晾干保存,以备不时之需。</p><p class="ql-block"> 当然, 你也可以权作听我饭后闲谈,喷饭一乐,也不为不益。</p><p class="ql-block"> 最后,为防止坏人构陷,特此声明:本人不负任何责任,仅是爱心善意之举。</p><p class="ql-block"> </p>